法律是否承认微信欠条?

律师回答
摘要:微信借条具有法律效力,需满足规范、齐全的要求。除微信聊天记录外,其他证据可辅助证明借贷关系,如银行转账回单、支付宝/微信转账凭证。借条应包括借款人和放款人的完整法定姓名及身份证号码,借款金额的大写和小写表示,借款时间期限的明确约定,借款利息的明确约定和支付方式,借款本人签字及担保人签字。担保应使用连带保证,保证期限不短于借款还款期限。
微信打的欠条,一样具有法律效力。只要欠条内容规范、齐全一样受法律保护。
微信上的借条是属于电子数据,也是证据种类之一,但同时,要用微信聊天记录证明民事法律关系的存在,必须具备相关条件,即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同时,欲证明借贷关系成立,应尽量辅以其他证据加以辅助,比如银行的转账回单或者取款凭证、支付宝或者微信转账的凭证等。
1、应写清楚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最好能附一个身份证号码;
借条作为表明双方借贷关系的法律文件,署名应当准确、规范、严谨,严格按照身份证上的法定姓名签署。作为出借人对借款人的署名应当高度重视,一般稳妥的做法是要求借款人携带身份证,按照身份证上的名字署名,并附上身份证号码。
2、应写清楚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
借款金额是他日债务人偿还多少的重要依据,为了防止有些人故意修改产生纠纷最好用汉字大写数字表示更为妥当。
3、应写清楚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
借贷双方可以约定还款期限,也可以不约定具体的还款期限。约定了具体的还款期限的,其诉讼时效为期满之日起3年。出借人应当在还款期至后3年内及时要求借款人清偿,以防止因为诉讼时效已满而丧失胜诉权。
4、应写清楚借款的利息,应有明确的年利率或月利率,最终应支付的借款利息总额(包括大写和小写金额),以及支付方式等约定;
个人借贷一般发生在亲朋好友之间,有些人碍于情面,对借款是否计算利息含糊其辞,为今后纠纷埋下了隐患。俗话说“亲兄弟,明算帐”,在金钱往来上亲朋好友之间更应当明明白白,这样反而更有利于长久保持情谊。因此,借贷时应当明确借款有偿无偿,有偿借款利息的计算方式是月息还是年息,利息是同本金一起支付还是提前分段支付。这些情况都要在借条上约定清楚明确,才能避免以后发生纷争。
5、应有借款本人亲自签章、手印或亲笔书写的签字,有担保人的同样要书写。
要求借款人提供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亲友在借条上签字作保。担保应当使用连带保证,保证期间尽量拉长一点,不能短于借款还款期限。一旦发现借款人经济状况恶化,丧失还款能力,应当及时向保证人主张担保责任,以防止保证期间届满,担保人不承担保证责任,致使担保落空。
延伸阅读
结语:微信打的欠条,具备法律效力,内容规范、齐全则受法律保护。微信借条属于电子数据,也是证据之一,但需具备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借贷关系证明应辅以其他证据,如银行回单、支付宝转账凭证等。借条应包括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及身份证号码,借款金额的大写和小写表示,借款时间期限的明确约定,借款利息的年/月利率和总额,还有借款人和担保人的签字、手印或亲笔书写。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法律是否保护微信欠条?

微信欠条真实则受法律保护,可作为民事借贷纠纷证据;虚构则不受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3条,证据种类包括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方可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查看全文

微信欠条是否授法律保护

法律分析:一、微信欠条是否授法律保护1、微信欠条如果是真是的,那就受法律保护。微信欠条查明真实性后也是可以当做民事借贷纠纷的证据,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如果微信欠条是虚构的,那么肯定就不受法律的保护...查看全文

微信欠条是否受法律保护?

微信借条具有法律效力,但要满足一定条件。首先,借条应写明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和身份证号码。其次,借款金额应包括大写和小写表示。第三,借款时间期限应明确起止日期和借款期限。第四,借款利息应有明确的年利率或月利率,并约定支付方式。...查看全文

微信欠条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微信借条有效,但需辅以其他证据。微信借条属电子数据,可作为证据之一。要用微信聊天记录证明法律关系,需满足真实、合法、关联条件。证明借贷关系,可辅以银行回单、取款凭证、支付宝或微信转账凭证等。...查看全文

微信承认欠钱有法律依据吗

律师分析:可以的,但是有条件限制,微信聊天记录属于电子数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七十四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查看全文

微信承认欠钱有法律依据吗

而微信上的借条是属于电子数据,也是证据种类之一,但同时,要用微信聊天记录证明民事法律关系的存在,必须具备相关条件,即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同时,欲证明借贷关系成立,应尽量辅以其他证据加以辅助,比如银行的转账回单或者取款凭证、支付...查看全文

微信文字打欠条法律认可吗

微信欠条和手写欠条在法律上都受到保护,但必须满足一定条件。微信欠条需要查证真实性,并符合民事借贷纠纷的证据要求。手写欠条需要包含明确的债务人、债权人、金额等要素,并且是在平等自愿的情况下产生的。同时,欠条的取得也必须合法,否则可以...查看全文

微信上打的欠条法律认可吗

微信借条是有效的,但需提交其他证据辅助证明借款关系存在。微信聊天记录作为电子数据是一种证据,但需满足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条件。辅以其他证据如银行转账回单、支付宝或微信转账凭证可进一步证明借贷关系成立。...查看全文

微信上打的欠条法律认可嘛

1.微信上的借条本身是有效的,但是,如果想要证明借款关系的存在,还需要提交其他证据加以辅助。而微信上的借条是属于电子数据,也是证据种类之一,但同时,要用微信聊天记录证明民事法律关系的存在,必须具备相关条件,即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查看全文

微信上打的欠条法律认可么

1.微信上的借条本身是有效的,但是,如果想要证明借款关系的存在,还需要提交其他证据加以辅助。而微信上的借条是属于电子数据,也是证据种类之一,但同时,要用微信聊天记录证明民事法律关系的存在,必须具备相关条件,即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查看全文

微信上打的欠条法律认可吗

1.微信上的借条本身是有效的,但是,如果想要证明借款关系的存在,还需要提交其他证据加以辅助。而微信上的借条是属于电子数据,也是证据种类之一,但同时,要用微信聊天记录证明民事法律关系的存在,必须具备相关条件,即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查看全文

没打欠条微信承认借钱?

律师分析: 一、借贷关系没有借条,并不妨碍起诉; 二、起诉要符合相关条件,与有无借条无关; 1、起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分割或者发生争议,而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人民法院行使国家审判权予以保护的诉讼...查看全文

微信电子欠条是否受法律保护?

微信借条作为一种电子数据,虽然在法律上是有效的证据,但要证明借款关系的存在还需提供其他辅助证据,如转账回单、支付宝或微信转账凭证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16条规定,电子数据包括邮件、聊...查看全文

微信上打的欠条法律上认可吗

微信上的借条本身是有效的,但是,如果想要证明借款关系的存在,还需要提交其他证据加以辅助。而微信上的借条是属于电子数据,也是证据种类之一,但同时,要用微信聊天记录证明民事法律关系的存在,必须具备相关条件,即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同...查看全文

微信欠条能否受到法律保护?

微信借条作为电子数据是一种有效的证据,但要证明借款关系的存在,还需要其他辅助证据。根据最高法院的规定,电子数据包括网上聊天记录等形式的信息。为了证明借贷关系成立,可以辅以银行转账回单、支付宝或微信转账凭证等其他证据。存储在电子介质...查看全文

微信上承认欠钱是否可以起诉

法律分析:微信上承认欠钱可以起诉,当事人因为欠款纠纷提起诉讼的需要注意起诉的法定条件为,原告要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要有明确的被告,要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及事实和理由等。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_...查看全文

微信上承认欠钱能否起诉

微信上承认欠钱可以起诉处理的。但是如果要法院支持本人的诉求,还需要有其他的有效证据证明。如双方签订的借款合同,转账记录、录音录像等等,只凭借聊天的记录是不足以支持个人的诉求的。起诉所需证据类型,具体包括如下:...查看全文

微信欠条有法律依据吗

法律分析:一、微信欠条有法律依据吗1、微信欠条如果是真是的,那就受法律保护。微信欠条查明真实性后也是可以当做民事借贷纠纷的证据,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如果微信欠条是虚构的,那么肯定就不受法律的保护。...查看全文

微信欠条受法律保护吗

法律分析: 微信欠条如果是真是的,那就受法律保护。微信欠条查明真实性后也是可以当做民事借贷纠纷的证据,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如果微信欠条是虚构的,那么肯定就不受法律的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查看全文

微信欠条受法律保护吗

法律分析:微信欠条是可以受法律保护的。微信欠条查明真实性后也是可以当做民事借贷纠纷的证据的,现在的电子合同已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其法律效力关键在于电子签名是否安全可靠。所以其真实性是这个证据是否受法律保护的关键。...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