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合同无效的情况

律师回答

赠与合同无效的情况

一、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根据《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8条之规定,所谓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是在受欺诈人因欺诈行为发生错误认识而作意思表示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是行为人在他方有意的欺诈下陷于某种错误认识而为的民事行为。

第69条的规定,所谓胁迫,是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相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胁迫也是影响合同效力的原因之一。

依《合同法》第52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合同,只有在有损国家利益时,该合同才为无效。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所谓恶意串通,是指当事人为实现某种目的,串通一气,共同实施订立合同的民事行为,造成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损害的违法行为。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司法实践中并不少见,诸如,债务人为规避强制执行,而与相对方订立虚伪的买

卖合同、虚伪抵押合同或虚伪赠与合同等;代理人与第三人勾结而订立合同,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行为,亦为典型的恶意串通行为。该类合同损害了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因而也具有违法性,对社会危害也大,所以《合同法》将《民法通则》第58条第1款第(4)项所规定的“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无效,纳入到无效合同之中,以维护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维护正常的合同交易。

恶意串通而订立的合同,其构成要件是:

1、当事人在主观上具有恶意性。即明知或者知其行为会造成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损害,而故意为之。

2、当事人之间具有串通性。串通是指相互串连、勾通,使当事人之间在行为的动机、目的、行为以及行为的结果上达成一致,使共同的目的得到实现。在实现非法目的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后,当事人约定互相配合或者共同实施该种合同行为。

3、双方当事人串通实施的行为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恶意串通的结果,应当是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受到损害。法律并不禁止当事人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中获得利益。但是,如果双方当事人在谋求自己的利益的同时而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的时候,法律就要进行干预。

恶意串通所订立的合同,是绝对无效的合同,不能按照《合同法》。

第58条规定的一般的绝对无效合同的原则处理,而是按照《合同法》。

第59条的规定,将双方当事人因该合同所取得的财产,收归国有或者返还集体或者个人。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也称为隐匿行为,是指当事人通过实施合法的行为来掩盖其真实的非法目的,或者实施的行为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是在内容上是非法的行为。

当事人实施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当事人在行为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并不是违反法律的。但是这个形式并不是当事人所要达到的目的,不是当事人的真实意图,而是通过这样的合法形式,来掩盖和达到其真实的非法目的。因此,对于这种隐匿行为,应当区分其外在形式与真实意图,准确认定当事人所实施的合同行为的效力。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而订立的合同,应当具备下列要件:

一是当事人所要达到的真实目的或者其手段必须是法律或者行政法规所禁止的;

二是合同的当事人具有规避法律的故意;

三是当事人为规避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采用了合法的形式对非法目的进行了掩盖。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在法律、行政法规无明确规定,但合同又明显地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时,可以适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条款确认合同无效。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是指当事人在订约目的、订约内容都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合同法解释》第4条明确规定:“合同法实施以后,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应当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为依据。”

需要说明的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的合同,不管当事人在主观上是故意所为,还是过失所致,只要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则就确认该合同无效。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赠与合同无效的情况有哪些

法律分析:赠与合同无效的情况有:_x000D_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_x000D_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_x000D_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_x000D_ 4....查看全文

赠与合同无效的情况有哪些

赠与合同无效的情况包括以下几种:违背公序良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等。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就没有法律约束力。...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赠与合同无效的情况有哪些

法律分析:《民法典》规定赠与合同无效的情况具体有: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赠与合同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赠与合同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所签订的赠与合同无效;违背公序良俗签订的赠与合同无效;法律其他规定。...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赠与合同无效的情况有哪些

《民法典》规定赠与合同无效的情况包括:签订赠与合同时使用虚假意思的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赠与合同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所签订的赠与合同无效;违背公序良俗签订的赠与合同无效;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况。...查看全文

合同赠与无效的情况有哪些?

赠与合同的无效性在我国没有专门的规定,只能根据《民法典》中的一般规定来判断。这些规定包括:欺诈、胁迫、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以及违反强制性规定等情况。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强制性...查看全文

赠与合同生效的情况

赠与合同在下列情况下有效,即赠与合同的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赠与合同的条款齐全;并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赠与合同哪些情况下可以撤销 赠与合同可以撤销的情况有:赠与财产还未转移且不...查看全文

赠与合同无效的情形

法律分析:赠与合同无效的情形为赠与合同是由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赠与的意思表示不真实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以及违背公序良俗的等情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查看全文

合同赠与哪些情况会导致合同无效?

赠与合同无效后应返还财产,不能主张利息。根据《民法典》规定,无效合同需予以返还或折价补偿,有过错方需赔偿损失。若赠与合同无效,赠与财产应返还,但不能要求利息。此外,《民法典》还规定了赠与合同的定义和无效情形,如虚假表示、违反强制性...查看全文

何种情况下赠与无效

无效赠与的情况包括:恶意串通损害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公共利益、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还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虚假意思表示、违反公序良俗。赠与是一种财产所有权的转移,可通过赠与合同完成,也可通过诺成性合同...查看全文

什么情况下是无效赠与

以下这些情况下是属于无效赠与: 1、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2、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3、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 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我国并没有针对赠与合同无效的情形做出专门的规定,因此...查看全文

什么情况下是无效赠与

在以下这些情况下是无效赠与:1、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2、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3、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问:赠与无效后有什么后果?答:赠与无效后有以下这些后果:1.返...查看全文

在无权处分情况下,赠与合同的法律效果

赠与合同在无权处分情形下的效力待定,除非相对人善意、合同标的物合法且交易真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若受让人是善意的、以合理价格转让且符合登记要求,可取得不动产或动产的所有权。原所有权人可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若出...查看全文

赠与合同哪些情况下有效

法律分析:赠与合同在下列情况下有效,即赠与合同的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赠与合同的条款齐全;并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

赠与合同无效的情形是什么

法律分析:赠与合同无效的情形:赠与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赠与人是当事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的;赠与合同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或者赠与合同违背公序良俗的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

赠与合同无效的情形是什么?

律师分析: 我国并没有针对赠与合同无效的情形做出专门的规定,因此判断赠与合同是否无效,主要包括: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查看全文

合同赠与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赠与合同无效的条件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行为、通谋虚伪中的虚伪行为、违反强制性规定的行为、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以及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然而,如果涉及刑事犯罪案件不存在上述情形,则合同仍然有效。...查看全文

赠与合同无效的情形是什么

赠与合同无效的情况包括:赠与人是无法进行法律行为的人;赠与人是通过虚假意图达成的;赠与合同违反了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规定;或者赠与合同违背了公共秩序和良好风俗等。...查看全文

赠与合同无效的情形是什么

法律分析:我国并没有针对赠与合同无效的情形做出专门的规定,因此判断赠与合同是否无效,主要包括: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查看全文

房屋赠与合同一般在什么情况下无效

首先,赠与合同也是需要遵守民法典规定的。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在赠与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查看全文

合同无效的情况?

律师分析: 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是:1、合同当事人没有缔约能力;2、合同违反法律法规的请知规定;3、合同违背公序良俗;4、合同意思表示虚假;5、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