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开发合同中的技术成果权益划分

律师回答
摘要:合作开发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权的共有权利及放弃权利的规定。根据《民法典》第八百六十条规定,合作开发的当事人共有申请专利的权利,其他当事人享有优先受让权。当事人声明放弃专利申请权后,可以由其他方单独或共同申请。申请人获得专利权后,放弃方可以免费使用该专利。不同意申请专利的一方不得申请专利。(《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根据《民法典》第八百六十条的规定,合作开发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合作开发的当事人共有;当事人一方转让其共有的专利申请权的,其他各方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受让的权利。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合作开发的当事人一方声明放弃其共有的专利申请权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可以由另一方单独申请或者由其他各方共同申请。申请人取得专利权的,放弃专利申请权的一方可以免费实施该专利。
合作开发的当事人一方不同意申请专利的,另一方或者其他各方不得申请专利。
(《民法典》生效时间是2021年1月1日)
延伸阅读
合作开发合同中技术成果的所有权归属及分配方式
合作开发合同中的技术成果所有权归属及分配方式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根据合作开发合同的约定,技术成果的所有权可以归属于一方或双方共同所有。如果一方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或资源,可能会主张对技术成果的独占所有权。另一方可能会主张共同所有权,因为他们共同参与了技术的开发和实施。在确定所有权归属时,可以考虑各方的贡献、投入和风险分担等因素。分配方式可以通过协商确定,如按照各方的贡献比例分配所有权或通过许可协议进行技术成果的合理使用和转让。为了避免纠纷,建议在合作开发合同中明确规定技术成果的所有权归属和分配方式,以确保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作关系的持续发展。
结语:根据《民法典》第八百六十条的规定,合作开发完成的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归合作开发的当事人共有,但可根据约定转让或放弃。若一方放弃专利申请权,其他各方可优先受让或共同申请。合作开发的当事人不同意申请专利,则其他各方不得申请。在确定技术成果所有权归属时,可考虑各方的贡献、投入和风险分担等因素,并通过协商确定分配方式。建议在合作开发合同中明确规定所有权和分配方式,以确保各方的权益和合作关系的持续发展。(《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2021修正);第三章 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 第三十八条 国家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互联互通、竞争有序的技术市场,鼓励创办从事技术评估、技术经纪和创新创业服务等活动的中介服务机构,引导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和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技术交易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平等、互利有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十条 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
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手续。
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5修正):第四章 技术权益 第四十一条 科技成果完成单位与其他单位合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合作各方应当就保守技术秘密达成协议;当事人不得违反协议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技术秘密的要求,披露、允许他人使用该技术。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合作开发合同中技术成果的权益划分及分享方式

合作开发合同技术成果的归属和分享原则:对于发明创造权归属,放弃专利申请权的一方可以免费实施专利,不同意申请专利的一方不得申请;对于技术秘密成果,使用权和转让权应在合同中约定,若无约定则各方均有权使用和转让,收益归使用方所有。...查看全文

技术开发合同中技术成果权益划分

委托开发的发明创造专利权属于研究开发人,合作开发的发明创造专利权属于各方共有。对于技术秘密成果的使用权、转让权和利益分配办法,需当事人另行约定。技术开发合同是指就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或新材料的研究开发订立的合同,包括委托开发和合...查看全文

合作开发合同的技术成果怎么判

合作开发合同的技术成果归属,根据民法典第860条判决:合作开发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权属于各方共有,其中一方转让时其他方享有优先受让权。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对公开或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应在10日内发送判决书,...查看全文

合作开发合同的技术成果属于谁

法律分析:合作开发合同的技术成果,属于合作开发的当事人,上述当事人共同享有该成果;如果其中一方转让其共有的专利申请权的,则其他各方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受让的权利,当事人另有约定的则除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合作开发合同的技术成果属于谁

合作开发合同的技术成果归合作双方所有,他们共同分享这些成果。如果其中一方转让了共有的专利申请权,其他方有权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收购。除非另有约定,否则不适用此规定。...查看全文

技术开发合同中技术成果的归属权问题研究

技术开发合同中的发明创造权归属原则:合作开发完成的发明创造权属于当事人共有,转让优先权归其他合作方;委托开发完成的发明创造权属于研究开发人,委托人有权实施专利。技术秘密成果的使用权、转让权和收益分配需约定,无约定时当事人有权使用和...查看全文

合作开发合同的技术成果能归谁所有

法律分析:1、委托开发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研究开发人。研究开发人取得专利的,委托人可以免费实施该专利。如果研究开发人转让专利申请权的,委托人可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受让专利申请权。...查看全文

合作开发合同的技术成果能归谁所有?

律师分析: 1、委托开发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研究开发人。 研究开发人取得专利的,委托人可以免费实施该专利。如果研究开发人转让专利申请权的,委托人可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受让专利申请权。 2、合作开...查看全文

合作开发合同的技术成果能归谁所有

法律解析: 1、委托开发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研究开发人。 研究开发人取得专利的,委托人可以免费实施该专利。如果研究开发人转让专利申请权的,委托人可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受让专利申请权。 2、合作开...查看全文

合作开发合同的技术成果应该归谁所有

法律分析:合作开发合同的技术成果,应该归合作开发的当事人共有;如果当事人一方转让其共有的专利申请权的,其他各方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受让的权利。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查看全文

技术开发合同中技术风险的分配原则

技术开发风险的负担原则是根据合同约定、质量、价款、报酬和履行地点等内容确定的,若无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应按公平原则合理分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如无法达成补充协议,则依据相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查看全文

民法典的合作开发合同的技术成果归属有哪些

合作开发合同的技术成果归属:根据《民法典》,合作开发的技术成果的专利申请权归各当事人共有,可以优先受让。委托开发合同的技术成果归属:除非法律或合同另有规定,委托开发的技术成果的专利申请权归研究开发人所有,委托人有权实施该专利。...查看全文

委托开发的技术开发合同成果归哪一方

技术开发合同的成果归研发人员所有,除非法律或当事人另有规定。研发人员有权申请专利,但如果委托人获得专利权,可以合法使用该专利。...查看全文

委托开发的技术开发合同成果归哪一方

法律分析:委托开发的技术开发合同成果归研究开发人,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研究开发人享有申请专利的权利;但是研究开发人取得专利权的,委托人可以依法实施该专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查看全文

委托开发的技术开发合同成果归哪一方

技术开发合同中的成果归研究开发人所有,除非法律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研究开发人有权申请专利,但委托人可以合法使用获得的专利权。...查看全文

委托开发的技术开发合同成果归哪一方

技术开发合同规定,研发人员拥有委托开发的成果,但法律或当事人约定另有规定。研发人员有权申请专利,如果获得专利,委托人可以合法使用该专利。...查看全文

委托开发的技术开发合同成果归哪一方

技术开发合同的成果归研发人员所有,除非法律或当事人另有规定。研发人员有权申请专利,但如果委托人获得专利权,可以合法使用。...查看全文

委托开发的技术开发合同成果归哪一方

技术开发合同的成果归开发人员所有,除非法律或当事人另有约定。开发人员有权申请专利,但如果委托人获取专利权,可以合法使用该专利。...查看全文

合作开发协议的技术成果能归谁所有?

法律解析: 1、委托开发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研究开发人。 研究开发人取得专利的,委托人可以免费实施该专利。如果研究开发人转让专利申请权的,委托人可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受让专利申请权。 2、合作开...查看全文

合作开发协议的技术成果能归谁所有?

律师解答: 1、委托开发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研究开发人。 研究开发人取得专利的,委托人可以免费实施该专利。如果研究开发人转让专利申请权的,委托人可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受让专利申请权。 2、合作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