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者和被教唆者是否能成立共同犯罪

律师回答

1、教唆者和被教唆者不一定成立共同犯罪。
2、如果被教唆的人事先已有犯意,教唆人的教唆只是加强决意,那么教唆人只能构成帮助犯,成立共同犯罪。
3、如果被教唆的人对所犯的罪并不知情,那么教唆人只能构成间接实行犯,按实行犯论处,被教唆的对象视为“工具”,不构成犯罪,故此处由于缺乏意思联络,不成立共同犯罪。
4、法律依据:《刑法》
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一、共犯的定罪与身份
1、共同实行犯的定罪与身份
(1)双方都有特定身份的情况。第一种是双方都有身份且利用共同职务上的便利构成的共同实行犯。具有特定身份的人共同实施法律要求犯罪主体具有特定身份的犯罪,并且利用共同职务上的便利,可以构成共同实行犯。第二种是双方都有身份但未利用共同职务上的便利是否构成共同实行犯。这种情况不可一概而论,而应当区分下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法律虽然要求犯罪主体具有特定身份,但并未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只要具有特定身份,就可以构成共同实行犯。第二种情况是法律不仅要求犯罪主体具有特定身份,而且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如果没有利用共同职务上的便利,即使都有特定的身份,也不能构成共同实行犯。
(2)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共同实行犯罪。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共同实行的犯罪,如何认定犯罪性质是理论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主要的观点有:第一种:主犯决定说。该说认为共同犯罪的性质是由主犯犯罪的基本特征来决定。主犯具有特殊身份,使特殊主体,应按特殊主体所犯之罪定罪根据该规定;主犯没有特殊身份,是一般主体,按一般主体所犯之罪定罪。第二种:分别定罪说。该说认为对有身份者与无身份者应分别定罪:有身份者按身份犯定罪;无身份者按普通犯定罪。
2、教唆犯的定罪与身份
(1)没有特定身份的人教唆具有特定身份的人实施法律要求犯罪主体具有一定身份的犯罪。例如,贪污罪是身份犯,没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不能单独构成贪污犯,但是如果没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教唆国家工作人员进行贪污,就应以教唆犯论处。另外,根据我国刑法和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可以看出,对于无身份者教唆有身份者实施身份犯之罪,对无身份者都应以身份犯的共犯论处。
(2)具有特定身份的人教唆没有特定身份的人犯罪。对此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认为,由身份者教唆无身份者实施某一犯罪行为,在两者可以构成不同犯罪的情况下,由身份者只能构成无身份者的犯罪的教唆犯,而不能构成身份犯的教唆。第二种观点认为,有身份者教唆无身份者实施某一犯罪行为,在两者可以构成不同犯罪的情况下,有身份者构成身份犯的教唆犯,而不能构成非身份犯的教唆犯。
3、帮助犯的定罪与身份
我国司法实践中已广泛采纳没有特定身份的人可以帮助具有特定身份的人而成为法律要求犯罪主体具有特定身份的犯罪的帮助犯这一观点。而具有特定身份的人帮助没有特定身份的人实施犯罪,两者可以构成不同的犯罪,对没有特定身份的人依法论处,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则应区分两种不同情况按想象竞合犯或者间接实行犯分别处理。具有特定身份的人帮助没有特定身份的人实施某种行为,没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依法不构成犯罪的,对于具有特定身份的人可以作为利用有故意无身份的人作为工具的间接实行犯论处,而没有特定身份的人则作为间接实行犯的从犯。
二、对教唆犯的处罚原则是什么
1、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如果教唆犯与被教唆的人成立共同犯罪,或者在2人以上共同故意教唆他人犯罪因而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下,对于教唆犯应分清作用予以处罚:起主要作用的,认定为主犯;起次要作用,认定为从犯(也有可能成立胁从犯)。
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传统的主流观点坚持认为,对“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这一规定,要按照教唆犯的成立条件以及《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进行理解。
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即教唆未遂。
(1)共犯独立性说:这是传统刑法理论的主流观点。据此,“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包括:被教唆人拒绝教唆犯的教唆;被教唆人接受教唆后没有实施犯罪行为;被教唆人实施的犯罪不是教唆行为所致;被教唆人所犯之罪的性质与教唆犯所教唆的犯罪性质完全不同。
(2)共犯从属性说:被教唆者(实行犯)已经实施了犯罪,只是没有既遂,则教唆者(教唆犯)构成犯罪,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适用第29条第2款之后,不再适用未遂犯的处罚规定)。对于被教唆者,犯罪未遂的适用第23条未遂犯的处罚规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教唆者和被教唆者是否能成立共同犯罪

一、教唆者和被教唆者是否能成立共同犯罪 1、教唆者和被教唆者不一定成立共同犯罪。 2、如果被教唆的人事先已有犯意,教唆人的教唆只是加强决意,那么教唆人只能构成帮助犯,成立共同犯罪。 3、如果被教唆的人对所犯的罪并不知情,那么教唆人...查看全文

教唆者和被教唆者成立共同犯罪吗

教唆人和被教唆人不一定构成共同犯罪。如果被教唆者有犯罪意图,教唆人只能构成帮助犯;如果被教唆者不知情,教唆人只能构成间接实行犯,视为“工具”,不构成犯罪。缺乏意思联络,不成立共同犯罪。...查看全文

教唆者和被教唆者成立共同犯罪吗

法律分析:教唆者和被教唆者不一定成立共同犯罪。如果被教唆的人事先已有犯意,教唆人的教唆只是加强决意,那么教唆人只能构成帮助犯,成立共同犯罪。如果被教唆的人对所犯的罪并不知情,那么教唆人只能构成间接实行犯,按实行犯论处,被教...查看全文

教唆者与被教唆者是共同犯罪吗

法律分析:教唆者与被教唆者是共同犯罪。如果教唆行为引起了被教唆人的犯罪故意,被教唆人进而实施被教唆的犯罪行为,即教唆行为与被教唆人实施犯罪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则教唆行为与被教唆人的犯罪行为构成共同犯罪。法...查看全文

教唆者成立共同犯罪吗

法律解析: 成立,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教唆他人实施犯罪活动构成教唆犯的,教唆犯与实施具体犯罪行为的犯罪分子会构成共同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查看全文

教唆者成立共同犯罪吗

法律分析:教唆者成立共同犯罪,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教唆者成立共同犯罪吗

法律分析:成立,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教唆他人实施犯罪活动构成教唆犯的,教唆犯与实施具体犯罪行为的犯罪分子会构成共同犯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查看全文

教唆者教唆他人犯罪的成立要件是什么

法律分析:教唆者教唆他人犯罪的成立要件:_x000D_ 1、只有具备相应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才可以成立独立教唆犯;_x000D_ 2、教唆对象必须是特定的,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_x000D_ 3、教唆犯在主观方面必须有教唆...查看全文

教唆者教唆他人犯罪的成立要件是什么

教唆者教唆他人犯罪的成立要件:1、只有具备相应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才可以成立独立教唆犯;2、教唆对象必须是特定的,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3、教唆犯在主观方面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4...查看全文

教唆犯与被教唆人构成共同犯罪吗

法律分析:教唆犯与被教唆人构成共同犯罪,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法律依据:_x000D_ 《刑法》第二十五条...查看全文

教唆犯与被教唆人构成共同犯罪吗

如果被教唆人实施了被教唆的刑事犯罪行为时,构成刑事犯罪的,被教唆人在犯罪行为中起到帮助的作用,是有可能构成共同犯罪的。但教唆犯与被教唆人也并不都构成共同犯罪。教唆犯是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人,从定义上看,其教唆的行为必须是针对一定的对...查看全文

教唆是否能构成共同犯罪?

教唆能构成共同犯罪。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教唆他人实施犯罪活动构成教唆犯的,教唆犯与实施具体犯罪行为的犯罪分子会构成共同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查看全文

教唆成立共同犯罪吗

一、教唆成立共同犯罪吗 教唆成立共同犯罪。 教唆犯是指没有亲自实施犯罪,而是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即其使没有犯罪意图的人产生犯罪意图,或者使本来已有犯罪意图的人坚定了犯罪意图并实施犯罪。但是,不是所有的教唆都是成功的,有的人虽然实施了...查看全文

教唆抢夺被教唆者持刀抢劫构成何种犯罪?

抢劫罪的主旨是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抢劫公私财物,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进行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抢劫银行或金融机构、多次抢劫或抢劫数额巨大、抢劫致人重伤或死亡、冒充军警...查看全文

教唆犯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教唆犯是否是共同犯罪要视情况而定。1、教唆犯和被教唆犯罪的人形成共同关系。但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应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2、间接正犯,是教唆行为的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没有刑事责任的人犯罪...查看全文

教唆罪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教唆犯罪不一定是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我国法律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查看全文

教唆犯罪能否独立成罪?

教唆犯不可独立构成犯罪,属于从犯。教唆犯功能是引起他人犯罪,若他人未犯罪,则无需考虑教唆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主犯与从犯,若教唆犯独立构罪,则主犯不构罪,从犯也不构罪,矛盾结论。...查看全文

教唆他人抢夺被教唆者持刀抢劫构成何种犯罪

法律分析:教唆他人抢夺被教唆者持刀抢劫构成教唆罪。教唆罪,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罪的特征是教唆人并不亲自实施犯罪,...查看全文

教唆犯是否为共同犯罪

法律分析:教唆犯一般为共同犯罪。但是,由于教唆人实施教唆行为以后,被教唆人可能去实施被教唆的罪,也有可能不去实施被教唆的罪,或者去实施了另外一种犯罪。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只有教唆人一人的行为,就不存在共同犯罪...查看全文

教唆构成共同犯罪吗

法律分析:教唆是构成共同犯罪的,且应当按照其教唆的罪进行处罚。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