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恶意抢注商标卖怎么办?

律师回答
摘要:本文介绍了商标被恶意抢注时的应对措施。根据《商标法》的相关规定,被抢注的商标在初步审定公告阶段,任何人均可以提出异议。如果异议期满后仍未有人提出异议,则核准注册并发放商标注册证,同时进行公告。对于恶意注册的情况,申请人还可以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争议,并撤销被强注的商标。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恶意抢注”的认定需要提供一定的证据,如申请人是否采取了不正当手段、是否是已注册商标的所有人等。
如果您的商标已被恶意抢注,并进入初步审定公告阶段,您可以提出异议。
法律依据:
《商标法》第三十条对初步审定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任何人均可以提出异议。公告期满无异议的,予以核准注册,发给商标注册证,并予公告。
《商标法》第三十一条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2、当被强注的商标核准注册时,可以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争议,撤销被强注的商标。
法律依据:
《商标法》第四十一条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本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或者是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由商标局撤销该注册商标;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该注册商标。
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本法第十三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三十一条规定的,自商标注册之日起五年内,商标所有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该注册商标。对恶意注册的,驰名商标所有人不受五年的时间限制。
除前两款规定的情形外,对已经注册的商标有争议的,可以自该商标经核准注册之日起五年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裁定。
商标评审委员会收到裁定申请后,应当通知有关当事人,并限期提出答辩。
二、如何认定恶意抢注
所谓“恶意抢注”只是人们的通俗称谓。按现行的《商标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即“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因此,“恶意抢注”就是申请人利用不合理或不合法的方式,将他人已经使用但尚未:注册的商标以自己的名义向商标局申请注册。构成“恶意抢注”的要件有以下几点:
(一)申请人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这是主观要件“恶意抢注”申请人是把他人已经使用的商标作为自己的商标提出申请,这种行为的本身,就已经侵占了他人的劳动成果,如果注册成功,无异于用合法的方式偷窃。更为严重的是一旦注册成功,“恶意抢注”申请人成为合法所有人之后,即会利用其注册商标的占用权,禁止他人使用原本属于自己的商标或利用其处分权对被抢注者高价转让或高价许可使用该商标。如果这些目的不能达到,则会提起侵权之诉或向工商行政管理商门举报并索取赔偿。现实的问题是,如何认定这一主观要件的成立?我们不可能深入到申请人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们主观愿望是否为了不正当利益而只能通过现象去剖析他的本质。哪些现象可以分析出来呢?一是看他注册成功后是否自己使用,即用在自己的产品上,这种产品是否和被抢注人的产品属同类或近似产品;二是是否对被抢注人高价转让或高价许可使用该商标;三是是否直接控告被抢注人侵权,并提出赔偿请求。通过这几方面的分析,如果“抢注”申请人注册商标,主要不是自己使用,甚至自己并没有产品,而后高价转让或向被抢注人提出赔偿请求,我们便可以准确认定他的主观目的,就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
(二)申请人采取了不正当手段,这是行为要件不正当手段,是指商标注册申请人以不合理或不合法的方式,在商标注册申请书和提供的相关材料中不真实地填报了有关事项,但是对于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而言,不可能对申请书和相关材料的真实性作出审查。因此,认定不正当手段,只可能在异议程序或在以后的被抢注人申请撤销该商标的程序中,由被抢注人提出证据,证明申请人采用了不正当手段。哪些是不正当手段呢?
1.申请人利用与他人同行的关系。中小型企业最容易成为被抢注的对象。因为中小型企业在向市场推出自己的产品时,往往并不是先注册商标再推出产品,更多的是当自己的产品有一定影响后才注册商标。
2.利用与他人曾经合作过的背景。作为合作者,他们是最清楚被抢注人的商标使用情况的,有的在合作期间,即偷偷地把合作者的商标注册为自己所有,有的则是在合作结束后,将合作者的商标抢先注册。
3.同一区域内了解内情的其他人。利用其不同的条件和自有的优势,如管理者、法律顾问、记者、商标代理人等,在进行新闻采访或进行管理等工作过程中了解到经营者商标使用的情况,并能预见抢注该商标所带来的利益而抢先注册。上述所列几种不正当手段,共同之处在于他们剽窃他人已经使用但未来得及申请注册的商标,在他们所申请注册的商标上并未凝聚自己的智慧和创意,他们实质上采用了欺骗的手段,用合法的形式掩盖不合法或不合理的本质,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三)注册成功,这是客观要件或事实要件只有注册成功,才会最终形成“恶意抢注”。如果在异议程序,被抢注人发现自己的商标被他人申请,即可提出异议,导致其注册不成功,当然就谈不上“恶意抢注”。事实上,在实践中,很大一部分经营者并不知道自己的商标已经被他人申请注册,即使在程序上有三个月的公告期,但这种公告并非所有经营者都能及时看见,往往直到抢注人成功注册后,被抡注人才知道原本属于自己的商标已被他人抢先注册了。那么要构成这一要件成立,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1、被抢注的是否是有一定影响的商标。通常情况下,没有任何影响的商标是没有人会去抢注的。“有一定影响”是指在一定地域被一定的人群所认知的区别性标记。事实上,一旦商品或服务项目投放市场,由于广告的作用和交易的过程,商标的影响在公众心目中已经开始产生,其影响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如一定的地域范围和一定的人群范围。怎样认定“有一定影响”呢?笔者认为,可以从该商品的广告投放、商品的销售额、市场占有率、消费者的知悉状态以及地域上的辐射面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2、是否是已经使用并正在使用的商标。被抢注的商标应认为是被抢注人已经使用并正在使用的商标,即强调商标的连续性使用,如果被抢注人曾经使用过的商标而中途停止使用的,他人申请注册,则不应该认定为“抢注”。衡量一件商标是否连续性使用的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他的商品是否连续性地投放市场,当然,商标的使用晚于抢注人的注册,则不存在抢先注册的问题。这一时间点,应以申请人向商标局提出申请之日为准。
因此,商标被恶意注册强买后可以通过采取一些措施阻止注册,可以在公告期内提出异议并向上反映申报;若是没有来得及在公告期内提出异议,可以在公告期结束后提出争议撤销。国家的《商标法》中也是有着相关规定的。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来咨询我们。
延伸阅读
商标是企业的重要资产,是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然而,由于恶意抢注行为的发生,导致商标被他人恶意注册,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对于这种情况,如何维权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对于恶意抢注行为,商标持有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途径来维权:

1. 申请商标撤销:商标持有人可以向商标局申请撤销恶意抢注的商标,请求恢复其原商标专用权。

2. 申请商标侵权:商标持有人可以请求恶意抢注人承担侵犯商标专用权责任,赔偿因其行为造成的损失。

3. 申请司法救济:对于恶意抢注行为,商标持有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司法救济。

在实际操作中,商标持有人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其商标被恶意抢注,并证明恶意抢注人的行为给其造成了损失。同时,商标持有人还需要了解恶意抢注行为的法律后果,以便在采取行动时作出明智的决策。

总之,对于恶意抢注行为,商标持有人应该及时采取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维权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积极收集证据,以期获得合法的救济。
结语:恶意抢注是指商标注册申请人利用不正当手段,以合法的方式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根据《商标法》的规定,任何人均可以在初步审定公告阶段提出异议。如果异议期满后没有异议,则予以核准注册并发放商标注册证,并予公告。对于恶意注册的商标,驰名商标所有人不受五年的时间限制,可以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裁定。若被强注的商标核准注册,则可以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争议,撤销被强注的商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八章 附 则 第七十三条 本法自1983年3月1日起施行。1963年4月10日国务院公布的《商标管理条例》同时废止;其他有关商标管理的规定,凡与本法抵触的,同时失效。
本法施行前已经注册的商标继续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一条 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
(一)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的;
(二)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
(三)其他缺乏显著特征的。
前款所列标志经过使用取得显著特征,并便于识别的,可以作为商标注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四章 注册商标的续展、变更、转让和使用许可 第四十一条 注册商标需要变更注册人的名义、地址或者其他注册事项的,应当提出变更申请。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恶意抢注商标怎么办

法律分析: 对于恶意抢注商标的,当事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之后由商标评审委员会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九个月内做出维持注册商标或者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裁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四十...查看全文

恶意抢注商标怎么办

法律分析:对于恶意抢注商标的,当事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之后由商标评审委员会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九个月内做出维持注册商标或者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裁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商标申请人恶意抢注倒卖商标怎么办

商标申请人恶意抢注倒卖商标的,应当在被抢注商标进入初步审定公告,提出异议。《商标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对初步审定公告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在先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违反本法第十三条第二款和第三款、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一款、第...查看全文

商标申请人恶意抢注倒卖商标怎么办

商标申请人恶意抢注倒卖商标的,应当在被抢注商标进入初步审定公告,提出异议。《商标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对初步审定公告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在先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违反本法第十三条第二款和第三款、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一款、第...查看全文

商标申请人恶意抢注倒卖商标怎么办?

律师分析: 商标申请人恶意抢注倒卖商标的,应当在被抢注商标进入初步审定公告,提出异议。《商标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对初步审定公告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在先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违反本法第十三条第二款和第三款、第十五条、第十六...查看全文

商标被恶意抢注怎么维权

法律分析:商标被恶意抢走,商标所有权人可以依法向商标局提出申请诉,请求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如果注册人对商标局的处理结果不满意的,还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法律依据:《中...查看全文

遇到恶意抢注商标怎么办

法律分析: 遇到恶意抢注商标的,权利人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商标局对恶意抢注者的申请会予以驳回,不予公告;如果恶意抢注者给商标权人造成损失的,可以要求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四条 自然人、法...查看全文

遇到恶意抢注商标怎么办

法律分析:遇到恶意抢注商标的,权利人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商标局对恶意抢注者的申请会予以驳回,不予公告;如果恶意抢注者给商标权人造成损失的,可以要求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别人恶意抢注商标怎么办

一、别人恶意抢注商标怎么办1.商标在注册过程中①提出异议:在他人抢先申请注册公司商标的时候,可以在对方注册商标的初审公告期3个月内提出异议,并提交自己企业公司使用商标的证据.2.商标已被抢先注册...查看全文

恶意抢注商标应该怎么样办

商标注册异议或无效的情况包括:1、注册的商标与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相似,容易混淆,可能损害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2、代理人未经授权以自己名义注册被代理人的商标,或者申请人明知他人已经使用的未注册商标与其申请的商标相似;3、申...查看全文

驰名商标被恶意抢注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驰名商标被恶意抢注的处理方式:_x000D_ 1、在商标初审公告的时候提出商标异议申请,注意商标初审公告只有三个月,只有在这期间才可以进行异议。_x000D_ 2、当被强注的商标核准注册时,可以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查看全文

恶意抢注商标有什么办法?

律师解答: 恶意抢注商标时,当事人可以依法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起申请,宣告恶意抢注行为无效。但是这种申请是具有时间限制的,法律对此的具体规定是自商标注册之日起五年内,在先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查看全文

恶意抢注商标什么意思

恶意抢注指的是:以获利等为目的、用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在该领域或相关领域中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域名或商号等权利的行为。恶意抢注多发生在以申请在先为授权原则、能带来一定经济利益或精神利益的权利领域,故多发生于商...查看全文

商标被恶意抢注,如何应对?

商标权人维护权益的途径及预防商标抢注的措施。商标权人可通过向商标局提出异议或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争议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申请异议或争议时,应提供恶意抢注的构成要件证据。预防商标抢注的措施包括在市场未动前确保商标权利、进行防御性注册...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商标被恶意抢注?

商标抢注是指申请人以不正当手段将他人已使用的商标作为自己的申请,如果注册成功,将侵占他人劳动成果。商标抢注需要满足主观要件(谋取不正当利益)、行为要件(采取不正当手段)和客观要件(注册成功)。商标抢注属于一种事实认定行为,撤销抢注...查看全文

什么是恶意抢注商标恶意抢注商标是如何认定的呢

法律分析:恶意抢注商标的认定:(一)在主观上,实施商标抢注的当事人都具有恶意,即明知或应知他人在先创意、使用商标的情况而抢先向商标局申请注册。(二)申请人采取了不正当手段,在商标注册申请书和提供的相关材料中不真实地填报了有...查看全文

什么是恶意抢注商标恶意抢注商标是如何认定的呢?

律师分析: 恶意抢注商标的认定:(一)在主观上,实施商标抢注的当事人都具有恶意,即明知或应知他人在先创意、使用商标的情况而抢先向商标局申请注册。(二)申请人采取了不正当手段,在商标注册申请书和提供的相关材料中不真实地填报了有关事项...查看全文

商标被恶意抢注的后果是什么?

商标恶意抢注是指以获利等为目的、用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在该领域或相关领域中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域名或商号等权利的行为。 根据《商标法》第三十二条,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查看全文

防止商标被恶意抢注的策略

商标被恶意抢注后,商标权利人应及时采取维权措施,包括向评审委员会申请撤销注册、委托专业律师代理等。恶意抢注行为主要包括复制、代理人抢注、抢注他人已使用商标等。根据《商标法》,商标权利人可向法院申请采取停止侵权和财产保全措施。商标抢...查看全文

商标恶意抢注认定怎么进行?

律师分析: 申请人采取了不正当手段,在商标注册申请书和提供的相关材料中不真实地填报了有关事项,对于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而言,不可能对申请书和相关材料的真实性作出审查。所以,认定不正当手段,只能在异议程序或在以后的被抢注人申请撤销该商...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