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法律规定概述

律师回答
摘要:见义勇为是指非负有法定职责或义务的自然人,在保护国家、集体利益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时,积极主动、不顾个人安危地与侵害行为或自然灾害进行斗争的行为。
1、见义勇为的主体是非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自然人。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主体,在履行法定职责或者义务时,不能成为见义勇为的主体。
2、见义勇为所保护的客体,是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公民为保护本人生命、财产安全而与违法犯罪做斗争的行为,不能认定为见义勇为。
3、见义勇为的主观方面在于积极主动、不顾个人安危。
4、见义勇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遭受正在进行的侵害的时候,义无反顾地与危害行为或者自然灾害进行斗争的行为。
延伸阅读
见义勇为法律规定的适用范围和实施要点
见义勇为法律规定的适用范围和实施要点涉及到在紧急情况下,个人基于正当理由采取行动救助他人的法律规范。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见义勇为行为应符合以下条件:紧急情况下的危险、救助行为的必要性、救助行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适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火灾等紧急情况。实施要点包括明确行为的紧急性、确保救助行为的安全、与相关部门及时沟通、保护个人权益等。此外,见义勇为者应享有法律保护和社会尊重。尽管见义勇为行为的法律规定存在,但在实践中仍需权衡利弊,确保行为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结语:见义勇为是非负有法定职责或义务的自然人,为保护国家、集体利益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而积极行动,不顾个人安危。见义勇为行为应符合紧急情况下的危险、救助行为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合法性等条件。适用范围包括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火灾等紧急情况。见义勇为者应受到法律保护和社会尊重。在实践中,需权衡利弊,确保行为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见义勇为法律规定

保护见义勇为法律规定是什么 我国关于见义勇为的保护体现在民法与刑法之中: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受损时的责任承担与补偿办法】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查看全文

见义勇为的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我国关于见义勇为的保护体现在民法与刑法之中: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受损时的责任承担与补偿办法】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查看全文

见义勇为法律规定最新

最新法律对于见义勇为是如何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百八十四条【紧急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查看全文

见义勇为法律如何规定

法律上对于认定见义勇为做了以下的认定:根据《民法总则》第183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的,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查看全文

见义勇为法律?

律师分析: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查看全文

见义勇为法律

律师分析: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法律上如何规定见义勇为?

律师分析: 1、见义勇为行为实施主体是自然人。 2、见义勇为者必须实施了危难救助行为。 3、行为人并不具备法律约定的义务。 4、行为人主观存在维护公共利益或降低公共危害的意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查看全文

见义勇为认定规定?

法律解析: 在认定见义勇为的过程中,必须要找到行为人为公共利益不顾个人人身和生命安全的行为。当然,对于不顾个人安危的标准是可以有多种理解方式的,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旨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或抢险救灾等行为,无论行为的效果和程度,都可以...查看全文

见义勇为认定规定?

律师解答: 在认定见义勇为的过程中,必须要找到行为人为公共利益不顾个人人身和生命安全的行为。当然,对于不顾个人安危的标准是可以有多种理解方式的,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旨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或抢险救灾等行为,无论行为的效果和程度,都可以...查看全文

见义勇为认定规定?

法律解析: 在认定见义勇为的过程中,必须要找到行为人为公共利益不顾个人人身和生命安全的行为。当然,对于不顾个人安危的标准是可以有多种理解方式的,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旨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或抢险救灾等行为,无论行为的效果和程度,都可以...查看全文

法律上怎么去规定见义勇为

(1)见义勇为行为实施主体是自然人。(2)见义勇为者必须实施了危难救助行为。(3)行为人并不具备法律约定的义务。(4)行为人主观存在维护公共利益或降低公共危害的意愿。一、投放危险物质...查看全文

法律见义勇为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解析: 1、见义勇为的主体是非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自然人。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主体,在履行法定职责或者义务时,不能成为见义勇为的主体。2、见义勇为所保护的客体,是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公民为保护本人生命、...查看全文

法律见义勇为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解析: 1、见义勇为的主体是非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自然人。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主体,在履行法定职责或者义务时,不能成为见义勇为的主体。2、见义勇为所保护的客体,是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公民为保护本人生命、...查看全文

见义勇为的法律规定及保护

见义勇为者不承担民事责任,但依法保护其权益。《民法典》明确规定,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同时,见义勇为者保护他人民事权益而自己受损的,侵权人应承担责任,无法承担责任时受益人应给予适当补偿。此外,见义勇为者可以申...查看全文

法律见义勇为是如何规定的?

律师分析: 1、见义勇为的主体是非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自然人。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主体,在履行法定职责或者义务时,不能成为见义勇为的主体。2、见义勇为所保护的客体,是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公民为保护本人生命、...查看全文

见义勇为的法律规定及保护

保护见义勇为法律规定是什么 我国关于见义勇为的保护体现在民法与刑法之中: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受损时的责任承担与补偿办法】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查看全文

法规如何规定见义勇为?

法律解析: 1、见义勇为的主体是非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自然人。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主体,在履行法定职责或者义务时,不能成为见义勇为的主体。 2、见义勇为所保护的客体,是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公民为保护本人生命...查看全文

法规如何规定见义勇为?

律师解答: 1、见义勇为的主体是非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自然人。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主体,在履行法定职责或者义务时,不能成为见义勇为的主体。 2、见义勇为所保护的客体,是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公民为保护本人生命...查看全文

见义勇为被打法律上有何规定

法律分析:见义勇为被打的,打人的人属于侵权,因此见义勇为的人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因此遭受的损失,包括财产损失和人身权利遭到侵害的损失。比如医药费等费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查看全文

见义勇为的认定规定?

法律解析: 目前我国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见义勇为的认定标准。见义勇为是指个人不顾自身安危通过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等方式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的一种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陈若兰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婚姻家庭、婚姻家庭

已服务90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