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徇私舞弊罪与徇私枉法罪

律师回答
摘要:两罪都是徇私枉法,侵犯国家机关正常活动。但区别在于:(1)主体不同,前罪为行政执法人员,后罪为司法工作人员;(2)客观行为不同,前罪为不移交应移交给司法机关的案件,后罪为刑事枉法追诉或裁判;(3)前罪侵犯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和执法活动,后罪侵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两罪都是特殊主体,都表现为徇私枉法,都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但两罪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
(1)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后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
(2)客观行为不同。本罪是利用行政执法的职权,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的行为;后罪则表现为利用司法职权,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刑事枉法追诉或者枉法裁判的行为。
(3)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活动;后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延伸阅读
徇私舞弊罪与徇私枉法罪的区别及法律适用范围
徇私舞弊罪与徇私枉法罪是两种不同的犯罪行为,尽管它们都涉及到徇私和违法行为。徇私舞弊罪主要指公职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为个人或他人谋取利益,违反法律规定,采取舞弊手段,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而徇私枉法罪则是指公职人员滥用职权,违反法律规定,以个人意志替代法律规定,扭曲法律适用的行为。
徇私舞弊罪的法律适用范围主要涉及到行政、经济、司法等领域,包括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犯罪行为。而徇私枉法罪则主要涉及到司法领域,包括徇私枉法、徇私枉判等犯罪行为。两者的区别在于犯罪行为的性质和具体表现形式不同,但都属于滥用职权、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对于这些犯罪行为,法律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的处罚措施,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法治秩序。
结语:两罪都是特殊主体,都表现为徇私枉法,都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但两罪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本罪的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违反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活动;后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违反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徇私舞弊罪主要指公职人员为个人或他人谋取利益,违反法律规定,损害国家和他人权益;徇私枉法罪则是指公职人员滥用职权,违反法律规定,扭曲法律适用。两者都属于滥用职权、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应受到法律的严惩,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法治秩序。
法律依据
《刑法》第399条第1款,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徇私舞弊罪与徇私枉法罪的区别

两罪都是特殊主体,都表现为徇私枉法,都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但两罪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1)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后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2)客观行为不同。本罪是利用行政执法的职权,对...查看全文

徇私舞弊罪和徇私枉法罪

徇私舞弊罪和徇私枉法罪的区别在于:前者主体为行政执法人员,违法行为为不移交应追究刑责的案件;后者主体为司法工作人员,违法行为为追诉或裁判中的枉法行为,直接侵害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查看全文

徇私舞弊罪和徇私枉法罪的区别

徇私舞弊罪和徇私枉法罪的区别:1.主体的不同。徇私舞弊的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徇私枉法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2.客观的行为不同。徇私舞弊是利用行政执法的职权,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的行为。...查看全文

徇私舞弊罪和徇私枉法罪的区别

1、性质不同。(一)枉法裁判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二)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查看全文

徇私枉法罪和徇私舞弊罪的区别

一、徇私舞弊和徇私枉法的区别 1、主体的不同,徇私舞弊的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徇私枉法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客观的行为不同,徇私舞弊是利用行政执法的职权,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的行为。徇私枉法则表现为利用司法职权...查看全文

徇私舞弊罪与徇私枉法罪的区分方式是什么?

徇私舞弊与徇私枉法两种罪名都是一个特殊的主体,它们的表现形式都表现为徇私枉法,都是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一、主体的不同。徇私舞弊的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徇私枉法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二、客观的行为不同。徇私舞弊是利用行政执法的职...查看全文

徇私舞弊和徇私枉法的区别

法律分析:《刑法》第九章的规定,玩忽职守罪、滥用职权罪、徇私枉法罪都属于渎职罪,刑法没有徇私舞弊罪的说法,只有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和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等罪名。上述罪名的区分如下:一、一般...查看全文

徇私枉法和徇私舞弊的区别

徇私舞弊罪与徇私枉法罪怎么来进行区分 徇私舞弊与徇私枉法两种罪名都是一个特殊的主体,它们的表现形式都表现为徇私枉法,都是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但这里要说的是两罪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下面。 一、主体的不同...查看全文

徇私舞弊罪

一、什么是徇私舞弊罪   徇私舞弊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和有关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和权力,对明知是无罪的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故意颠倒黑白作枉法裁判;或者利用职务包庇、窝藏经济犯罪分子...查看全文

徇私舞弊与营私舞弊的区别

徇私舞弊和营私舞弊的区别在于主观恶意不同,前者是为了私人关系而违法,后者是为了个人利益而违法。徇私舞弊是欺骗手段用于私人关系的违法行为,而营私舞弊是有意欺瞒事实真相以谋取个人利益。徇私舞弊罪的客观行为包括减刑、假释等违法行为;营私...查看全文

区分徇私舞弊与滥用职权罪

徇私舞弊罪与滥用职权罪的区别在于前者指司法工作人员特意让无罪者受追诉或包庇有罪者,后者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违法决定或处理无权事项,侵吞公共财产。...查看全文

商检徇私舞弊罪

法律分析:商检徇私舞弊罪,是指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故意伪造检验结果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部门、机构的正常活动及国家其他有关机关的正常活动。进出口商检验制度既是一种国际惯例,同时对于...查看全文

商检徇私舞弊罪?

律师分析: 商检徇私舞弊罪,是指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故意伪造检验结果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部门、机构的正常活动及国家其他有关机关的正常活动。进出口商检验制度既是一种国际惯例,同时对于保证进...查看全文

徇私舞弊和营私舞弊的区别

两个都是特殊主体,都表现为徇私枉法,都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但两罪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徇私舞弊的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侵犯的直接客体是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活动,利用行政执法的职权,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查看全文

徇私舞弊和营私舞弊的区别

法律分析:徇私舞弊的意思是为了私人关系(或自身利益)而使用欺骗(他人)的方法做违法乱纪的事。而营私舞弊是为达到个人利益,有意欺瞒事实真相。两者区别在于主观恶意不同,徇私舞弊是为了私人关系,而营私舞弊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法...查看全文

徇私枉法罪?

律师分析: 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在客观方...查看全文

徇私枉法罪?

律师分析: 徇私枉法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犯罪客体是我国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以及管理秩序;2、客观方面为公职人员在刑事诉讼中存在着出于个人目的而歪曲事实,违反法律的行为;3、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司法机关工作人员;4、主观表现为故意。 ...查看全文

徇私枉法罪

法律分析: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在...查看全文

徇私枉法罪

法律解析: 徇私枉法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犯罪客体是我国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以及管理秩序;2、客观方面为公职人员在刑事诉讼中存在着出于个人目的而歪曲事实,违反法律的行为;3、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司法机关工作人员;4、主观表现为故意。 ...查看全文

如何区分徇私枉法罪与包庇罪

法律分析:这样区分徇私枉法罪与包庇罪:_x000D_ 1、主体不同。前者主体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员,而后者为一般主体。_x000D_ 2、犯罪手段不同。前者的包庇手段,必须是利用职务之便,通过办案活动实现包庇罪犯的目的。_x0...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