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医疗事故时,报警是否有用?

律师回答
摘要:医疗事故处理方法:当怀疑医院存在医疗事故时,可协商调解、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或直接起诉。和解、调解和诉讼是处理医疗事故的常见方法。医疗事故鉴定可由卫生行政部门或法院委托鉴定机构进行。在诉讼前,可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或医疗过错鉴定,但鉴定不是法定前置程序。维护自身权益的关键是及时检查、治疗并留下相关证据,投诉、申请鉴定或起诉。
通常情况下,医疗事故不需要报警处理。当事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首先,到医院进行检查,确定是否存在医疗事故,及时进行治疗并留下相关证据。如果医院确实存在医疗事故,当事人可以向该科室投诉。如果无法通过投诉解决问题,当事人可以向当地卫生部门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另外,当事人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一、怀疑医院是医疗事故怎么办
怀疑医院是医疗事故的可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首先医患双方可以进行协商调解,达成协议,纠纷处理结束。如果双方协商不成,医患任何一方均可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请求进行医学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协调双方承担相应责任。还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法院会根据案情,委托鉴定机构进行司法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做出依法判决。
二、医疗事故怎么处理呢
治疗医疗事故的方法有:
1、和解。医疗纠纷发生后,患者和医院可以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确定和解协议的效力;
2、调解。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医疗事故纠纷双方的要求调解医疗事故赔偿;
3、诉讼。诉讼前,当事人可以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或者医疗过错鉴定,医疗事故鉴定由医学会鉴定,医疗过错鉴定由司法鉴定中心鉴定。鉴定不是医疗纠纷诉讼的法定前置程序。
延伸阅读
医疗事故需要重点说明什么
如果当事人陷入医疗事故纠纷,那么重点注意以下事项:1、首先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认是不是存在医疗事故,找到原因并进行治疗,留下必要的证据;2、确认医院存在医疗事故的话,可以向医院里面专门的科室进行投诉;3、可以向当地卫生部门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4、当事人也还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
结语:医疗事故的处理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方式进行。当事人应积极主动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怀疑医院存在医疗事故,可以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在治疗医疗事故时,可以采用和解、调解或诉讼等方法。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三条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发生医疗事故上报时间

医疗事故发生后如果可能为二级以上的12小时内上报。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属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是否可立案报警?

医疗事故报警立案需视是否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根据被侵害事实追究犯罪嫌疑人的责任。医院行政部门原则上处理医疗事故,但若构成犯罪行为,公安机关可立案处理。...查看全文

发生重大医疗事故的上报时间

一、发生重大医疗事故后报告的时限是 1、发生重大医疗事故后报告的时限是十二小时。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机构没有及时报告的,其直接负责人可能会承担行政责任。 2、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查看全文

发生重大医疗事故后报告的时限是

法律分析:发生重大医疗事故后报告的时限是十二小时。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机构没有及时报告的,其直接负责人可能会承担行政责任。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查看全文

发生交通事故当时没报警过后报警有用吗

发生交通事故之后,有些人会因为有急事而选择当场不报警,等急事处理完了之后才去报警,那么发生交通事故当时没报警过后报警有用吗?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一、发生交通事故当时没报...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发生损害是否有赔偿

法律分析:医疗事故发生损害有赔偿。已认定为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赔偿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等法律规定的费用。医疗事故赔偿费用实行一次性结算。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_x0...查看全文

事故发生后未报警,是否还能报警?

交通事故发生时未报警,过后仍可报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记录并决定是否受理。当事人可自行协商处理财产损失事故,填写损害赔偿协议书。公安机关可适用简易程序处理轻微伤或财产损失事故。交通警察应固定现场证据后责令撤离,记录事故细节并制...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发生后医疗鉴定时间?

律师分析: 应当在一年内提出争议处理的申请,医疗事故鉴定也应在知道损害之日起一年内进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查看全文

未在事故发生时报警,是否可以在事故后报案?

交通事故发生后未及时报案,经交警部门核查后,若确实存在交通事故,交警部门应受理并记录相关信息,否则应以书面形式告知当事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如属公安机关管辖,移送给公安机关处理,否则告知当事人到其他相关部门报案。...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发生时,医生是否一定需承担责任?

医疗事故责任及判定要件。医生需承担医疗事故责任,由医疗机构承担民事赔偿,医务人员受行政处分或刑事责任。医疗事故分为四级,根据损害程度划分。判定医疗事故需满足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违反规范,存在主观过失,患者有人身损害且与医疗行为有因果...查看全文

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多久报备

法律分析: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应当立即报备。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法律依据:《《医疗事...查看全文

发生二级以上医疗事故上报时间

二级医疗事故上报时间: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第三条规定,医疗机构发生或发现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后,应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查看全文

发生医疗事故是否可以起诉

法律分析:发生医疗事故可以起诉。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起诉权利,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原告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被告明确;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且属于人民法院管辖范围的,必须受理。...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发生后多久上报

法律分析:医疗事故发生后如果可能为二级以上的12小时内上报。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属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报警规定

患者发生医疗事故纠纷后能否向公安机关报案,关键要看是否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刑事责任。医疗机构不能排除犯罪行为的可能性,患者可以根据一定事实向公安机关报案,即使事实上不属于医疗事故罪。法定代理人...查看全文

发生交通事故报警时限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报警没有时间限制,但是建议尽快报警,时间长了会影响案件调查,交警部门也可以不受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发生时,及时报警是否为时尚之选?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原则:发生事故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有人身伤亡需抢救并报告警方;无争议可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轻微财产损失先撤离再协商。未及时报警可事后请求交警处理,警方核查后受理或告知不受理。...查看全文

发生医疗事故诉讼时效是多久

医疗事故诉讼时效为三年,最长保护期为二十年;医疗事故鉴定有效期为一年;医疗事故诉讼时效过期后仍可起诉,但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查看全文

发生医疗事故时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一、医院医疗事故怎么处理最好医院医疗事故这么处理最好:1.医护人员向患者或家属做好沟通、解释、解答工作;2.解释无效的,应及早上报医务部;3.医务部接到上报后做相应调查、了...查看全文

发生医疗事故时该怎么办?

医疗事故赔偿争议的解决途径包括与医疗机构协商解决、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以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医方应冷静处理起诉状,全面收集相关证据并制定诉讼策略,对答辩状内容应慎重对待,不轻易承认原告提出的事实。...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