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入伍休学流程

律师回答
摘要:大学生入伍休学流程和相关法律知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修订决定,现役军人入伍前已被高校录取或正在就读的学生,服役期间保留入学资格或学籍,退出现役后两年内可入学或复学,享受奖学金、助学金和减免学费等优惠。义务兵和服役不满十二年的士官入伍前是工作人员或职工,服役期间保留人事或劳动关系,退出现役后可选择复职复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服现役期间应予保留。
一、大学生入伍休学流程
这个需要到学校的教务处进行申请的,但是要带上自己的入伍通知书。
二、相关法律知识
根据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决定:
第五十五条
现役军人入伍前已被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或者是正在普通高等学校就学的学生,服役期间保留入学资格或者学籍,退出现役后两年内允许入学或者复学,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奖学金、助学金和减免学费等优待;入学或者复学后参加国防生选拔、参加国家组织的农村基层服务项目人选选拔,以及毕业后参加军官人选选拔的,优先录取。
义务兵和服现役不满十二年的士官入伍前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者职工的,服役期间保留人事关系或者劳动关系;退出现役后可以选择复职复工。
义务兵和士官服现役期间,入伍前依法取得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应当保留。
延伸阅读
大学生入伍休学申请与手续办理
大学生入伍休学申请与手续办理是指大学生在选择入伍服役期间,暂时中断学业并享受休学待遇的过程。具体办理流程如下:首先,大学生需要向学校提交入伍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入伍通知书等。接着,学校将对申请进行审批,并办理休学手续,包括填写休学申请表、办理休学手续费等。同时,大学生还需办理入伍手续,如参加体检、签署入伍协议等。完成以上步骤后,大学生即可正式入伍,享受相应的休学待遇。在服役期满后,大学生需及时向学校提交复学申请,并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办理复学手续,以便顺利回归学校继续学业。大学生入伍休学申请与手续办理是一项重要程序,需要学生与学校、军队等多方合作,确保顺利进行。
结语:大学生入伍休学申请与手续办理是一项重要程序,需要学生与学校、军队等多方合作,确保顺利进行。具体流程包括向学校提交入伍申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入伍通知书等。学校将审批申请并办理休学手续,同时大学生需办理入伍手续。完成以上步骤后,大学生即可正式入伍,享受相应的休学待遇。服役期满后,大学生需及时提交复学申请,并按规定办理复学手续,顺利回归学校继续学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2012修正):第二章 职权 第十八条 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分别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职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人员法(2022公布): 第七章 待遇保障 第四十五条 预备役人员所在单位不得因预备役人员履行预备役职责,对其作出辞退、解聘或者解除劳动关系、免职、降低待遇、处分等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2021修正):第六章 军队院校从青年学生中招收的学员 第三十八条 根据军队建设的需要,军队院校可以从青年学生中招收学员。招收学员的年龄,不受征集服现役年龄的限制。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大学生入伍政审流程

法律分析:应征公民的政治审查工作,由县、市征兵办公室统一组织,公安机关具体负责,有关单位予以协助。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村民(居民)委员会和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和公安派出所,应当按照征兵政治审查工作的有关...查看全文

大学生入伍的报名流程

法律解析: 网上报名预征:有应征意向的高校毕业生可在征兵开始之前登录“全国征兵网”进行报名,填写、打印《应届毕业生预征对象登记表》和《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申请表》(以下分别简称《登记表》、《申请表》),交所在...查看全文

大学生入伍的报名流程?

律师分析: 网上报名预征:有应征意向的高校毕业生可在征兵开始之前登录“全国征兵网”进行报名,填写、打印《应届毕业生预征对象登记表》和《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申请表》(以下分别简称《登记表》、《申请表》),交所在...查看全文

大专入伍退学费流程?

律师分析: 学生在征兵报名时将《申请表》交至入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以下简称县级征兵办)。学生通过征兵体检被批准入伍后,县级征兵办对《申请表》加盖公章并返还学生。 学生将《申请表》原件和入伍通知书复印件,寄送至原就读高校...查看全文

大专入伍退学费流程

学生在征兵报名时将《申请表》交至入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以下简称县级征兵办)。学生通过征兵体检被批准入伍后,县级征兵办对《申请表》加盖公章并返还学生。 学生将《申请表》原件和入伍通知书复印件,寄送至原就读高校学生资助管理...查看全文

入伍的在校大学生是否需要休学?

大学生参军需办理休学,具体情况取决于学校政策、个人情况和国家政策。了解参军政策、向学校提出休学申请、沟通学籍保留选项、重新规划学业计划、退役后回校完成学业是关键。务必了解相关政策和规定。...查看全文

入伍大学生学费退还时间

兵役制度的主旨:兵役制度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军和承担军事任务的重要制度,分为义务兵役制和志愿兵役制。本文介绍了学生入伍退学费的流程,包括填写表格并盖章,提交相关证明文件给学校负责的老师。义务兵服役期间享受供给制待遇和津贴,并享受保险和...查看全文

大学生入伍新政策

发布的大学生当兵最新政策是什么 大学生当兵最新政策是对于入伍的高校大学生给予国家资助,如给予一次性奖励金、减免学费等,现在以甘肃省为例,具体规定如下: 《关于印发甘肃省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和应征青年进藏服役政策措施的通知》(甘政发〔...查看全文

2021大学生入伍规定?

律师解答: 一、高校毕业生预征对象参军入伍享受“四优先”政策:(1)优先报名应征。报名由县级兵役机关直接办理。夏秋季征兵开始前,县级兵役机关通知其报名时间、地点、注意事项等。确定为预征对象的高校毕业生,持《应届毕业生预征对象登记表...查看全文

2021大学生入伍规定?

法律解析: 一、高校毕业生预征对象参军入伍享受“四优先”政策:(1)优先报名应征。报名由县级兵役机关直接办理。夏秋季征兵开始前,县级兵役机关通知其报名时间、地点、注意事项等。确定为预征对象的高校毕业生,持《应届毕业生预征对象登记表...查看全文

入伍 在校大学生可以入伍吗

在我们国家是鼓励大学生当兵的,如果大学毕业去当兵,那么还有可能得到提干的机会,如果是在校大学生可以去当兵吗?有什么优惠政策?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我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查看全文

大学生入伍是否会影响学籍?

大学生自愿入伍后可保留学籍一年。征兵适用于18-22岁男性和18-20岁女性大学生,按非农业户口青年征集。入伍前需通过体检和政审,合格后入伍。...查看全文

大学生参军入伍政策

法律分析:1、2021年大学生参军入伍优惠政策一:四个优先(优先报名应征、优先体检政考、优先审批定兵、优先安排使用)。2、2021年大学生参军入伍优惠政策二:学费减免。3、2021年大学生参军入伍优惠政策三...查看全文

大学生入伍年龄多少?

大学生入伍年龄要求及法律依据:男兵大专、本科在校生17-22岁,大专毕业生17-23岁,本科、研究生在校生17-24岁;女兵普通高校在校生及应届毕业生17-22岁。依据《兵役法》,所有公民都有服兵役的义务,但有生理缺陷、残疾或被剥...查看全文

大学生应征入伍纹身

法律分析:有少量、隐蔽纹身的,符合征兵条件的不妨碍当兵。 兵役法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 有严重生理缺陷或者严重残疾不适合服兵役的人,...查看全文

安徽大学生入伍规定?

律师解答: 1.优先征集。大学生优先报名应征、优先体检政考、优先审批定兵、优先安排使用。 2.保留学籍。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前,正在高校就读的学生(含高校新生),服役期间按规定保留学籍或入学资格,退役后2年内允许复学或入学。 3.按...查看全文

大学生入伍年龄要求

法律解析: 男性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为年满18至22周岁,高职(专科)毕业生可放宽到23周岁,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可放宽到24周岁。女性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为年满18到20周岁,应届毕业生放宽到22周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大学生入伍年龄要求

法律解析: 男性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为年满18至22周岁,高职(专科)毕业生可放宽到23周岁,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可放宽到24周岁。女性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为年满18到20周岁,应届毕业生放宽到22周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大学生入伍政审规定?

法律解析: 大学生参军优惠政策是指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除享有优先报名应征、优先体检政审、优先审批定兵、优先安排使用“四个优先”政策,家庭按规定享受军属待遇外,还享受优先选拔使用、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退役后考学升学...查看全文

大学生应征入伍规定?

律师解答: 国家鼓励大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大学生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除享有优先报名应征、优先体检政审、优先审批定兵、优先安排使用“四个优先”政策,家庭按规定享受军属待遇外,还享受优先选拔使用、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退役...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李玉鸽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合同纠纷、合同纠纷

已服务249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