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虚假信息的法律责任问题

律师回答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对疫情造谣、传谣者将受到法律处罚。非犯罪行为将受到治疗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者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造成严重后果者可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者可被处以拘留和罚款。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对疫情进行造谣、传谣的,依据情节承担法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进行治疗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延伸阅读
虚假信息传播引发的法律纠纷及应对措施
虚假信息的传播在疫情期间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不仅给公众带来了恐慌和误导,也给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带来了威胁。在法律层面上,虚假信息传播涉及到多个法律责任问题。例如,散布虚假信息可能构成诽谤、诈骗或者扰乱社会秩序等罪行,相关责任人可能面临刑事处罚。此外,虚假信息传播还可能导致民事纠纷,被误导的个人或机构可能要求赔偿损失。针对虚假信息传播,应对措施包括:加强信息监管和发布渠道的审核,加大对虚假信息的打击力度,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辨别能力,加强国际合作打击跨境虚假信息传播等。通过综合运用法律手段和社会共治,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虚假信息传播带来的法律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结语: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对于散布虚假信息、造谣传谣的行为,法律明确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于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进行治疗管理处罚。此外,《治安管理处罚法》还明确规定了对于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等行为的处罚措施。针对虚假信息传播,我们应加强信息监管、提高公众法律意识和辨别能力,并综合运用法律手段和社会共治,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第二章疫苗研制和注册第十七条疫苗临床试验申办者应当制定临床试验方案,建立临床试验安全监测与评价制度,审慎选择受试者,合理设置受试者群体和年龄组,并根据风险程度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受试者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第二章疫苗研制和注册第十八条开展疫苗临床试验,应当取得受试者的书面知情同意;受试者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应当取得其监护人的书面知情同意;受试者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应当取得本人及其监护人的书面知情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第六章异常反应监测和处理第五十四条接种单位、医疗机构等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应当按照规定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主动收集、跟踪分析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将质量分析报告提交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疫情期间虚假信息传播的法律责任

疫情期间虚报信息可能构成犯罪,涉及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可判三年以下徒刑或拘役。该罪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严重失职导致传染病传播,且情节严重。罪行侵犯的对象是国家的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查看全文

疫情期间散布虚假信息罪的法律责任

故意传播虚假信息构成犯罪,根据《刑法》第291条之一,投放虚假物质或编造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可处3至7年有期徒刑。编造虚假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并传播也可处3至7年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虚假疫情信息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疫情信息者将承担法律责任,包括责令改正、给予警告;若造成严重后果,可暂停业务活动或吊销执业许可证;涉及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将受到处分;若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处罚。...查看全文

疫情期间散布虚假疫情信息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律师分析: 散布关于疫情的不实言论需要承担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主要是治安管理方面的行政拘留和行政罚款的责任,如果是刑事责任那么指的就是,根据我国刑法当中,对于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来进行定罪处罚。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疫情期间散布虚假疫情信息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法律解析: 散布关于疫情的不实言论需要承担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主要是治安管理方面的行政拘留和行政罚款的责任,如果是刑事责任那么指的就是,根据我国刑法当中,对于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来进行定罪处罚。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什么是传播虚假疫情信息的法律责任?

散布谣言、谎报警情等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将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惩罚,包括拘留和罚款。情节较轻者可处以较轻的拘留或罚款。若构成犯罪,则将按照刑法中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进行处罚。...查看全文

疫情期间哄抬物价的法律责任问题

违反价格法第十四条,不正当价格行为包括捏造涨价信息、采取抬高或压低等级手段变相提高或压低价格,违法牟取暴利等;在疫情期间,故意囤积物资、哄抬物价将被认定为非法经营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可处以有期徒刑、拘役、罚金及财产没收。...查看全文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疫情信息承担的法律责任?

律师分析: 编造并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而进行传播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暂停其业务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许可证;负有直接责任的...查看全文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疫情信息承担的法律责任

法律解析: 编造并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而进行传播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暂停其业务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许可证;负有直接责任的...查看全文

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问题

开发商发布虚假广告,售楼广告作为商品销售手段具有广泛应用。当事人违反该内容应承担违约责任。售楼广告对商品房及相关设施的具体说明和承诺,对买受人的决定订立合同及房屋价格确定有重大影响,应被视为合同内容的一部分。若开发商更改设计,买受...查看全文

虚假公证的法律责任问题

公证是一种由公证机构根据申请人的要求,按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证明的活动。行为人若进行虚假公证,给他人造成损失,将承担民事责任;若违反治安管理,将受到相应的治安管理处罚;若构成犯罪,将...查看全文

网络虚假信息的法律责任

网络造谣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涉嫌诽谤罪最高可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民事主体可要求媒体采取更正或删除措施,侵权者需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网络造谣犯法,行为人需承担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和恢复名誉;行政责任...查看全文

虚假信息传播的法律责任

转发虚假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法律后果;若造成严重后果,刑罚将达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编造或明知虚假信息并故意传播于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者,同...查看全文

故意传播虚假疫情信息将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疫情信息的人将承担法律责任,包括责令改正、警告,造成严重后果者可能被暂停业务活动或吊销执业许可证;国家工作人员还可能受到处分;构成治安管理违法行为者将受到公安机关的处罚。...查看全文

故意传播虚假疫情信息会带来哪些法律责任?

我国法律规定,对于不构成刑事犯罪的行为可进行治安处罚,最高十日拘留并可罚款五百元以下。构成刑事犯罪的行为,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严重后果者可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疫情不实信息的的法律责任

在新型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对疫情造谣、传谣的行为将受到法律追究,不构成犯罪的将受到治疗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投放危险物质、扬言实施破坏行为等行为将受到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查看全文

疫情期间申报虚假信息是否犯罪?

填报虚假信息可能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刑法和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有期徒刑和罚款。个人和单位必须按照法律规定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的调查和控制措施,并如实提供相关情况,而这些机构也不能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查看全文

疫情期间散布虚假信息是否犯罪?

轻微情节违法,严重情节犯罪。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散布谣言、投放危险物质等行为处罚轻微;根据《刑法》,编造恐怖信息、虚假灾情等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将受到刑罚。...查看全文

疫情期间传播虚假信息怎么处罚

疫情期间传播虚假信息的处罚标准及刑罚,以及传播虚假信息罪的构成要件。疫情期间传播虚假信息可能受到行政处罚,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则需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涉及编造爆炸威胁等恐怖信息,或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查看全文

疫情期间传播虚假信息是犯罪吗

疫情期间上报虚假信息,涉嫌瞒报疫情,可能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危害公共安全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刑法》第409条规定了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刑罚,最高可处三年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根据《刑法》第114条和第115条,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