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的遗产范围,我们大致可以把它分为四类:
1、公民的个人财产所有权,它主要包括:
①公民个人所有的房屋等不动产;
②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③公民的林木、牲畜、家禽;
④公民的合法收入;
⑤公民的储蓄存款、生活用品;
⑥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2、公民享有的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它主要包括:
①公民的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
②公民的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③公民的商标权中的财产权力;
④公民的发明权、发现及其他科技成果权中的财产权利。
3、公民享有的债权和负担的债务,它主要包括:
①合同之债中能够作为遗产转移的债权、债务;
②因侵权行为而产生的债权、债务;
③因不当得利而发生的债权、债务;
④因无管理之债中的债权、债务。
4、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它主要包括:
①公民的有价证券中设定的财产权利和财产义务;
②公民从事承包经营活动应取得的个人收益;
③复员、转业军人持有的资助金、复员费、转业费、医疗费;
④因工伤残的抚恤费和革命残废军人的抚恤费。
一、丧葬费,死亡抚恤金能否作为遗产继承
抚恤金、丧葬费不是遗产。遗产是指公民死亡时遗留的、可以依法转移给他人的个人合法财产。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有价证券和履行标的为财物的债权等)。
公民死亡的时间是划定遗产的特定时间界限,是公民在死亡后才发生的,而不是公民在死亡时所遗留的,因此不是遗产。同时,公民只有在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的前提下才能通过行使一定的民事行为,取得财产所有权或其他合法债权,而丧葬费和抚恤金是公民所在单位在公民死亡时才给付的,不是基于公民死亡前的民事行为而取得的。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