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都开始落实退林还耕政策,退耕还林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生态治理工程,目的是修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实施20多年来成绩斐然,使得我国江河湖泊的源头及沿岸生态环境得以明显改善,功在当代,福荫子孙,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安全基础。制定退耕还林规划时,应当考虑退耕农民长期的生计需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地也基本把握上述原则,很好地贯彻和落实了退耕还林的实施条例。但是,在极个别地方,确实也存在少数有违规定,直接或变相扩大退耕还林实施范围的现象,如将低产的基本农田退耕还林,甚至是标准的基本农田退耕还林,这就需要我们适时纠错纠偏,正本清源。退林还耕的意义和范围: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耕地十分匮乏的国家,人均耕地不足1.2亩,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粮食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这也是我国一直致力于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的缘由。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城镇人口快速增加,叠加农民进城务工因素,农村人口锐减,耕地抛荒现象较为严重,很多农民为了不让耕地荒芜,纷纷种植树木,一来减少土地荒芜,二来也可以增加一定的收益,这也是很多地方“退耕还林”的主要原因。为了调控和遏制这种现象,很多地方先后出台“一户一田”、“高标准农田改造”等项目,综合整治很多地方耕地小而散、基础设施较差的现状,满足耕地适应机械化作业的需求,但收效甚微。此次的“耕地非农化”治理,应该还是上述政策的延续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