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建议”收悉,结合邯郸实际,现答复如下:
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已成为最具活力的发展要素。邯郸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围绕人才强市、人才优先战略,多措并举,引进并留住高端人才,为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出台人才新政,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
2019年,我市印发了《关于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服务邯郸绿色崛起若干意见》(邯办字〔2019〕2号),从人才引进、人才评价和人才激励、人才流动、科研成果转化、营造人才环境等方面,提出了26条具体的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其中,在“创新精准化引进机制”方面规定:对引进并驻邯工作的国内外顶尖人才(A类),由各级政府分别给予1000万元科研经费补贴和200万元安家费,视贡献情况最高给予5000万元综合资助。对引进并驻邯工作的国家级领军人才(B类),由各级政府分别给予500万元科研经费补贴和100万元安家费。对引进并驻邯工作的省级领军人才(C类),由各级政府分别给予200万元科研经费补贴和50万元安家费。在“加强人才住房保障”方面规定:对A类人才,采取“一人一议”方式解决住房问题;对B类、C类人才,租住房屋的据实报销,5年内每年报销最高5万元;对E类人才,由各级政府分别给予博士8万元、硕士5万元一次性购房补贴。申请公租房的,不受收入、社保年限、居住证年限等条件限制,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直接作为轮候批进行配租,在志愿填满的情况下仍未配租成功的在下一次分配时直接列入优先批配租。引进的高层次人才(A、B、C、E类)来我市创业在市内购买首套自用商品住房,不受住房限购政策限制,房屋登记部门优先办理房屋登记。
我市还先后出台了《邯郸市英才服务卡管理办法(试行)》(邯办字〔2018〕23号)、《关于印发邯郸市英才服务卡服务项目具体实施方案的通知》(邯组〔2018〕11号)等一系列文件,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对英才卡持有者享有子女入学、科研服务、金融服务、行政审批税务服务、出入境和居留服务、海关服务、职称评定、医疗保健、社会保险、公共服务10项服务内容,帮助人才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后顾之忧。
二、搭建桥梁、提升服务,在“引才留才”上下功夫
(一)创新开展“引才入邯”高校行活动。深入京津重点院校,围绕邯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质量发展和重点领域引进高层次人才智力,多层次搭建人才引进桥梁,健全民营企业人才需求对接平台。积极参加国家、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系列招聘活动,2021年89家企业参会,提供就业岗位19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99人。与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联合举办了该校成立以来的首场校园地市专场招聘活动,114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4400多个,达成就业意向510人。
(二)积极组织系列人才招聘会。一是组织参加了“京津冀网络招聘会”“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网络招聘会”等各类人才交流招聘活动。2021年参会企业101家,提供就业岗位1590个,达成就业意向643个。二是举办了“牛企在线、职等牛人”“邯在这里、邯有机会”、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第12届河北高层次人才交流大会邯郸分会场等线上招聘活动。1100余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7900多个。三是创新开展直播带岗招聘活动,由专业HR在线推荐岗位,企业在线进行答疑,实现人岗对接、线上面对面。2021年开展直播带岗宣讲会4场,在线观看近8万多人次、互动万多人次,达成就业意向2400余人。
(三)建强“一平台、一手册”,深化人才交流服务。围绕我市“532”主导产业,针对性的开展人才需求征集工作,搭建人才供需平台,精准引进急需人才。2021年累计走访2100多家企业,征集人才需求岗位2078个、9310人。同时,充分利用校园行、线上招聘专区、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招聘网站等平台优势,加大人才需求信息发布频率,拓宽信息发布渠道,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来邯回邯就业。制发了1000册2024年《邯郸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手册》,通过制作宣传片及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全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助力高校毕业生求职。
三、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推进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一)着力培养优秀基层青年人才队伍。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项目示范引领作用,继续组织实施“三支一扶”计划,每年选拔招募一批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三支一扶”人员能力提升专项计划,加大培养使用力度,提升计划实施成效,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在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促进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截至2021年底,我市选拔招募“三支一扶”志愿者1352人,目前在岗人员共计244人。同时,建立乡村青年人才激励机制,每两年组织一次市级农村青年拔尖人才选拔,每次评选30名,给予每人3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二)不断完善基层人才评价机制。为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不断向基层流动,保障人才扎根基层、服务一线,激发乡村人才动力,我市实行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政策,对在乡村学校任教累计满25年且仍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可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直接聘用到与其现有职称相对应的岗位;对符合职称申报评审标准条件,在乡村学校任教累计满25年且仍在乡村学校任教、任现职以来获县级及以上荣誉称号的教师,可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申报高级教师职称评审,评审通过的聘用到相对应的岗位;对符合职称申报评审标准条件,在乡村学校任教累计满25年且仍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可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申报一级教师职称评审,评审通过的聘用到相对应的岗位。2019年以来3459人享受到该项政策。同时,我市严格落实“城市医生晋升副主任医师前到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1年”申报高级职称政策,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的为广大农民健康服务。
(三)不断壮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充分利用电台、电视、纸媒、新媒体等对中华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及本市优秀技能工作者进行宣传报道,使社会大众了解职业教育,改变注重学历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社会风气,更加认同技能立身,通过提升岗位技能获得自身社会价值。2021年7月份我市成功举办了首届职业技能大赛,进一步营造了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社会氛围。二是我市出台了《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实施意见》,指导企业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鼓励企业在工资结构中设置体现技术技能价值的工资单元,引导企业建立针对技术工人的补贴性津贴制度,强化工资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提高技能人才津贴水平。落实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比照认定制度,改善企业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三是2019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以来,全市共计培训约万人次,超额完成省下达万人次的培训任务,专账资金累计支出约亿元,就业率达95%以上,全市形成了魏县“实打实”、涉县“靠得住”、峰峰“月嫂”等一大批劳务品牌,仅魏县2020年劳务输出达万人,创造工资性收入80亿元。2021年参加了我省“我为群众办实事”暨“就业职业培训工程”主题擂台赛,进一步扩大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为开展全市职业培训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我市将继续在引才留才上下功夫,全面贯彻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多渠道、多层次引进人才,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主动的作为,打造一流平台吸引一流人才,以一流人才发展一流产业,以一流产业助推我市“六个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