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罪中的财物,包括货币、物品和财产性利益。财产性利益包括可以折算为货币的物质利益如房屋装修、债务免除等,以及需要支付货币的其他利益如会员服务、旅游等。后者的犯罪数额,以实际支付或者应当支付的数额计算。
受贿罪是指什么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受贿罪中没收财产是指什么?
受贿罪依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是可以判处没收财产的。在刑法规定,没收财产是指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没收只能是没收犯罪分子其本人所有的财产,如果涉及到与其他人的财产有共有的情况应考虑其占有的份额。然后再进行没收的程序。并且在没收财产时不得没收不属于犯罪分子的财产,尤其是涉及到其亲属亲戚等,比如涉及到相关的公司和合伙人的一些材料,这些相关的一些财产是不能进行没收的。当然没收财产是一定有法院生效判决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实施的。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犯罪构成是指什么
客体要件: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客体就是该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客观要件: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一是关系密切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或是关系密切人,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二是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其关系密切人,利用该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原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主体要件: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及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主观要件: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表现为该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是某国家工作人员的关系密切人,与该国家工作人员有着特殊的关系,足以让第三人相信其能够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或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即认识到其是在以某种方式利用者该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并且希望请托人能够给付财物或自己会主动向请托人索贿。
刑诉法中的近亲属是指什么
《刑事诉讼法》中的“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私用送给单位财物是否构成受贿罪
按照单位行贿罪处理的。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向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行贿的行为。这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财物;二是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单位行贿是由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由其负责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实施,获取的不正当利益也归单位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