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故意杀人罪的刑罚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非故意杀人罪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3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引起其他犯罪的区别在于行为人是否希望避免死亡结果的发生,以及是否考虑避免死亡结果的可能性。
一、非故意杀人罪如何判刑
非故意杀人罪即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1、正确区分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其他犯罪。
刑法分则某些条文规定的过失犯罪,如失火罪、过失爆炸罪、交通肇事罪等,也往往发生过失致人死亡的结果,但它们都是因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是业务过失而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规定这些犯罪的刑法条文与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法条文,形成特别法条与普通法条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应按特别法条论处,不定过失致人死亡罪。因此,刑法第233条在规定了过失致人死亡罪及其法定刑之后指出:“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正确区分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
(1)二者有相似之处:都发生了他人死亡的结果,行为人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都不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
(2)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行为人希望避免死亡结果的发生,死亡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意志,后者的行为人对死亡结果持放任态度,发生死亡结果并不违背行为人的意志;
(3)前者的行为人在预见到死亡结果可能发生的情况下,仍然实施其行为,是因为他认为凭借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可以避免死亡结果的发生,后者的行为人,在明知死亡结果可能发生的情况下,仍然实施其行为,是为了实现其他目的,行为人没有考虑凭借一定的主客观条件避免死亡结果的发生。
延伸阅读
结语: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情节较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过失致人重伤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需要正确区分过失致人死亡罪与其他过失犯罪,如失火罪、过失爆炸罪、交通肇事罪等,根据特定法条论处。同时,要区分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前者希望避免死亡结果,后者对死亡结果持放任态度。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是否考虑避免死亡结果的发生是区分二者的关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总则第二章犯罪第一节犯罪和刑事责任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故意杀人罪的刑罚是什么

法律分析:故意杀人罪的刑罚是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的有机体,是人赖以存在之前提。...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罪刑罚是什么?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犯罪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其刑罚包括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而情节较轻的则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侵犯他人生命的最恶劣的犯罪之一。...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罪行的刑罚是什么?

根据具体案情和犯罪人情况,对于神经病或未成年人,根据国家法律规定不会判处死刑,但仍需承担刑法责任。情节较轻者判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情节较重者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故意行为包括报复、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查看全文

非故意杀人罪的刑罚制度

不作为故意杀人罪是一种以不作为形式实施的侵害他人生命权利的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2条,犯罪行为严重的将受到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情节较轻的则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罪的非故意惩罚

故意杀人罪的一种形式是不作为故意杀人,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刑罚包括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间接故意是对自己行为可能导致被害人死亡的后果采取放任态度。根据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罪的刑罚为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查看全文

一般故意杀人罪的刑罚是什么?

杀人罪的刑罚应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决定,包括图财、奸淫、报复、毁灭证据等卑劣动机,采用残酷手段杀人,杀害特定对象,造成严重后果,引起社会震动等。...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罪既遂的刑罚是什么?

故意杀人罪的刑罚根据情节轻重而定,最高可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社会危害结果,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行为,应负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定,故意...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罪的最新刑罚是什么?

我国刑法尚未设立“非故意杀人罪”,但存在“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实施致人死亡的行为,并且已经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主观责任形式为过失。该罪名的法定刑是处三到七年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犯罪处...查看全文

我国故意杀人罪的刑罚是什么

故意杀人是侵犯公民生命权的最恶劣犯罪行为,根据中国刑法第232条规定,应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故意谋杀和蓄意杀人的刑罚是什么?

根据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情节严重者将面临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较轻者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打架致人死亡或婴儿窒息死亡都可能涉及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查看全文

残疾人故意杀人罪刑罚是什么?

故意杀人罪的刑罚根据情节轻重有不同的处罚力度,同时对于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年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罪行的刑罚应该是什么?

故意杀人罪赔偿标准:根据刑法规定,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具体案情更重要。赔偿标准包括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及交通费、食宿费等。被扶养人赔偿根据劳动能力、年龄等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根据《最高...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罪行的刑罚

故意杀人判死刑的条件:根据法律依据,综合考量犯罪情节、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量刑情节等,特别残忍、恶劣、严重的才可判死刑。具体量刑标准由法院审理确定。死刑政策执行严格,保留死刑但慎重适用。...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未遂的刑罚是什么?

故意杀人未遂案件的刑罚应比既遂案件从轻或减轻,根据《刑法》第二十三条和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对于情节较轻的未遂案件,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对于情节严重的一般不会超过十年。法官在判决时需综合考虑案件的全部情况,特别是对于由民间...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是什么

本文介绍了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量刑和法律依据。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量刑为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则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伤害罪是指有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且必须是非法进行的,已...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罪的刑罚是多少?

故意杀人罪的刑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划分为死刑、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应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行为剥夺他人生命权,属非法剥夺,构成犯罪。正当防卫不负法律责任,但防卫过当需...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罪既遂的最新刑罚是什么?

本文介绍了故意杀人罪既遂的最新刑罚标准以及与刑事处罚和治安处罚的区别。故意杀人罪既遂的刑罚为死刑,但情节较轻的则可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容留他人吸毒的违法者被判拘役,拘役刑期的计算和折抵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未遂刑罚是什么?

犯故意杀人罪的刑罚根据情节轻重分为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未遂犯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手段不残忍且无其他后果属于情节较轻,而手段极其残忍则不从轻、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罪刑罚表

犯故意杀人罪的刑罚根据情节的轻重而定。情节较轻的包括防卫过当、义愤杀人、激情杀人、受嘱托杀人、帮助他人自杀和生母溺婴等。一般情况下,故意杀人致人重伤的刑罚是死刑、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但如果情节较轻,则判处3年以上10年以...查看全文

故意杀人罪刑罚是多少?

故意杀人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一般会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只有情节较轻的情况下,才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