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人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它们区别就是连带保证人直接对这个债务人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而一般担保人对这个债务人在法院强制执行仍然没有钱的情况之下,才会对这个债务人的债务承担这一个还款义务。
而一般担保人不会坐牢,但是出现以下情况,法院会以进一步履行这个判决生效的这个裁定罪来判决这个担保人。
1、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有转移,故意损坏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这个判决裁定无法执行。
2、担保人、被执行人或者协助义务人与国家机关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人员的这个情形这个之前,妨碍法院的强制执行所导致这个判决裁定无法履行的,这样的情形才会导致担保人坐牢。
一、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一)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行为。
(二)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包括应当履行的义务的全部或部分。
(三)指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行为。没有能力执行的,不构成本罪。
(四)情节严重的行为。是指下列行为;
1、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2、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3、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4、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5、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二、判决前转移财产违法吗
判决前转移财产是违法的。我国的法律保护了每一个公民的合法财产安全,但是同时面对当事人有偿还能力但是却据拖欠债务不偿还的情况,法院同样有能力把其财产冻结拍卖抵押之后用于偿还债务。
一、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主体要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主要是有义务执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
2、主观方面,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而故意拒不执行;
3、客体要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法院的正常活动;
4、客观方面,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和裁定,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2、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3、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4、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5、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综上所述,判决前转移财产是违法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裁定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主要是有义务执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而故意拒不执行,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