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期间财产的所有权归属问题

律师回答
摘要:共有形式有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其中共同共有包括夫妻共同财产和家庭共同财产。最高院的司法解释未明确解决共有形式问题,但适用新婚法的司法解释规定同居期间财产按共同共有处理,除非有证据证明为一方所有。尽管没有结婚登记,但双方共同生活、购置财产,周围人也认为他们是夫妻关系,因此认定同居期间财产共同共有是合理的。
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是民法上的两种共有形式。按份共有,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分别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共同共有,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共有人,根据某种共有关系而对某项财产不分份额地共同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共同共有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夫妻共同财产和家庭共同财产。
最高院的这一司法解释没能解决问题,因为它只提到了按照一般共有原则处理,而一般共有原则到底是共同共有还是按份共有,并没有提及。
但是最高院关于适用新婚法的司法解释一规定:被宣告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当事人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按共同共有处理。但有证据证明为当事人一方所有的除外。这一规定虽没有直接规定同居期间产生的问题如何解决,但是对于认定同居期间财产的性质还是有参考价值的。虽然双方并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法律上也没有承认他们的事实婚姻关系,但是对于双方当事人来讲,他们在购置、处分财产的时候确实是以共同生活为目的,并且周围人也都认为他们是夫妻关系,所以认定同居期间的财产由两人共同共有也是可以说得通的。
延伸阅读
同居期间财产分割与分配方式
同居期间财产分割与分配方式涉及对未婚同居期间所形成的共同财产进行公平合理的划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分割与分配:首先,双方可以自愿协商达成协议,明确各自的权益份额和财产归属;其次,可以委托专业律师或仲裁机构进行调解或裁决;还可以诉诸法院,由法官依法判决财产分割与分配。在进行分割与分配时,应综合考虑双方的经济贡献、财产来源、劳动力投入等因素,确保分割结果公平合理。此外,法律法规对特定情况下的财产分割也有明确规定,如存在共同债务、财产混合等情况。因此,在同居期间财产分割与分配时,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处理。
结语:在处理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的共有财产问题时,最高院司法解释的不足导致了争议的产生。然而,最高院关于适用新婚法的司法解释对于认定同居期间财产的性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虽然未婚同居并没有法律承认的婚姻关系,但如果双方在共同生活并被周围人认可为夫妻关系,认定同居期间的财产由两人共同共有是合理的。在同居期间财产分割与分配时,可以通过自愿协商、专业律师或仲裁机构调解或法院判决等方式进行公平合理的划分。重要的是综合考虑双方的经济贡献、财产来源和劳动力投入等因素,确保分割结果公正合理。此外,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 共有 第三百零六条 按份共有人转让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份额的,应当将转让条件及时通知其他共有人。其他共有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行使优先购买权。
两个以上其他共有人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共有份额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 共有 第三百零八条 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 共有 第三百零九条 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享有的份额,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出资额确定;不能确定出资额的,视为等额享有。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同居期间财产归属权问题

同居期间的财产属于共同财产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认定。如果财产是双方共同取得的,则属于共有财产。如果是一方个人所得的财产,则不属于共同财产。如果双方事先有约定或规定财产归各自所有,则不属于共同财产。对于以夫妻名义进行的同居,根据时...查看全文

同居期间房产的权益与归属问题

同居关系与婚姻关系不同,同居本身并不能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故不能仅凭存在同居这一事实确认同居期间一方购买的财产为共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规定,非法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应按等分原则,并考虑各方对财产的贡献大小进行分...查看全文

夫妻分居期间的财产归属问题

夫妻分居期间的财产是共有财产,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夫妻分居期间一方所欠债务可能视情况而定,但如果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债务,则视为共同债务。...查看全文

信托财产所有权的归属问题

对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存在四种争论:物权说认为所有权属于受益人;双重所有权说认为受托人是名义所有人,委托人或受益人是实际所有人;债权说认为受托人享有所有权,受益人享有债权;附条件的法律行为说认为所有权归受托人,条件成熟后归委托人或受益...查看全文

同居期间孩子的抚养权归属问题

同居关系在我国不受法律保护,解除同居关系需双方协商,法院不予受理。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权利,生父或生母需负担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独立生活。...查看全文

同居期间子女抚养权归属问题

父母双方达成协议的处理:尊重协议,除非对子女有严重不利影响。父母未达成协议的处理:根据子女年龄和情况,考虑父母的条件和子女的意愿。对于十周岁以上的子女,法院会考虑子女的个人意见。对于子女单独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多年的情况,可优先...查看全文

同居期间财产归属

1、同居后一方的收入或财产,原则上应归该方当事人所有。但另一方当事人对取得该财产的当事人在取得该财产时有资助,或在取得该财产的过程中有辅助性劳动及提供生活帮助的,则该收入或财产应为一般共有。可根据当事人在取得财产中的作用大小,确定...查看全文

陪嫁财物的所有权归属问题

结婚女方给陪嫁的钱属于赠与行为,婚前个人赠与属于个人财产,登记结婚后的陪嫁可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具体权利归属需依约定或提供证据;男方提出离婚时,财产可协议分割,法院判决时考虑子女和女方权益;根据《民法典》,夫妻可约定财产归属,约定...查看全文

无居民海岛的所有权归属问题

无居民海岛属于国家所有,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无居民海岛所有权。海岛保护法规定了保护海岛的自然资源、自然景观以及历史、人文遗迹的措施。禁止改变自然保护区内海岛的海岸线,采挖、破坏珊瑚和珊瑚礁,砍伐海岛周边海域的红树林。国家支持海岛的科...查看全文

夫妻共同财产:婚姻期间的财产归属问题

婚后财产归属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一定都是夫妻共同财产。根据法律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某些财产属于个人财产,如人身损害赔偿、遗嘱或赠与合同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等。夫妻可以约定婚姻期间所得财产归各自所有或部分共同所有。这些约定对...查看全文

同居期间生育子女的抚养权归属问题

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权利,抚养权的归属可由双方协商确定。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查看全文

离婚不离家同居时期的财产归属问题

离婚不离家同居时期的财产不属于共有财产,但如果另一方在取得财产时提供资助或辅助性劳动及生活帮助,则应认定为一般共有。自愿离婚的夫妻应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一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协议应包括双方对子女抚养、财产和债务处理等事项...查看全文

分居夫妻的财产归属问题

分居并不表示夫妻婚姻关系终止,分居期间夫妻所得仍属共同财产。根据法律规定,夫妻分居两地分别管理的婚后所得财产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劳动收入、合法收入、受赠财产和继承财产等。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应均等分割,但实际处理可...查看全文

关于婚姻期间的财产归属问题

婚前取得的股票属于婚前财产,婚后增值部分归夫妻共同财产;婚前财产在婚后取得仍属于婚前财产;婚前共同贷款购房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婚前个人付款购房属于个人婚前财产。...查看全文

同居期间生育子女抚养权归属问题

非法同居期间生的孩子抚养权归谁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根据《民法典》规定,父母解除同居关系时,双方需协商抚养非婚生子女,如无协议,法院将考虑子女利益作出判决。在实践中,哺乳期子女原则上由母亲抚养,但如果父亲条件好且得到母亲同意,也可由...查看全文

同居期间生育孩子抚养权归属问题

同居期间所生子女在分手后抚养权属于谁?母亲优先抚养未满两周岁的子女,已满两周岁的需根据利益和具体情况判决。抚养权是父母对子女的人身权利,分为婚生和非婚生抚养。...查看全文

同居期间双方财产的归属

法律解析: 因同居双方未办理婚姻登记,双方没有形成法律上的夫妻身份关系,对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就不能适用婚姻法的规定处理,同居期间财产分割的方法是,在共同共有关系终止时,对共有财产的分割,有协议的,按协议处理;没有协议的,应当根据等...查看全文

同居期间双方财产的归属

同居不等于婚姻,没有法律夫妻关系。财产分割要按共有财产等分原则,考虑贡献和实际需要。共同共有关系终止时,有协议按协议处理。...查看全文

同居期间双方财产的归属

法律分析:因同居双方未办理婚姻登记,双方没有形成法律上的夫妻身份关系,对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就不能适用婚姻法的规定处理,同居期间财产分割的方法是,在共同共有关系终止时,对共有财产的分割,有协议的,按协议处理;没有协议的,应当...查看全文

农民集体所有的财产归属问题

根据法律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农村的土地并不是属于国家所有,而是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也就是属于全体农民所有,任何个人不能够私自侵占、买卖...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