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解析:
印花税是我国税法中的一种税种,主要针对的是各类法律事务和商业活动中的文件、契约、票据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纳税人在办理相关业务时,需要自行计算印花税,并将计算结果在办理相关业务时一并缴纳。具体来说,在做印花税的分录时,需要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来确定相关会计科目。 一般来说,印花税的分录中,属于借方账户的会计科目是“应交税费-印花税”,属于贷方账户的会计科目则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例如,购买房产时产生的印花税,可以将贷方科目设置为“固定资产-不动产-房屋购置费”。需要注意的是,当公司进行多项业务时,每项业务的印花税都需要单独计算和缴纳,不能将多项业务的印花税合并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三条 纳税人根据应纳税凭证的性质,分别按比例税率或者按件定额计算应纳税额。具体税率、税额的确定,依照本条例所附《印花税税目税率表》执行。应纳税额不足一角的,免纳印花税。应纳税额在一角以上的,其税额尾数不满五分的不计,满五分的按一角计算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