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指定监护人的法律规定

律师回答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第十七条规定,精神病人的监护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亲属; (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第一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第十八条规定,监护人的职责权利与民事责任

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

根据法律规定,父母永远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子女承担监护职责,在司法实践中,如果父母无法承担监护人职责的,可以由法律上规定的顺序承担监护人职责,还可以由司法机关指定监护人。另外,如果被监护人出现违法行为的,监护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法典规定监护人指的是谁?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父母。如果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都可以担任监护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查看全文

指定监护人的法律规定

律师分析: 指定监护人是指父母在生前指定监护人对未成年子女进行监护的行为。这一制度可以保障未成年孩子的合法权益,避免因为父母双亡或者父母无法行使监护职责等原因导致未成年人无人监护的情况发生。但是,法律规定了一系列条件来限制指定监护...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遗嘱指定监护人合法吗

遗嘱指定监护是合法的,但必须是父为监护人的情况才可以。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遗嘱监护需要符合条件:立遗嘱人必须是被监护人后死的父母,享有亲权等。...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遗嘱指定监护人合法吗

法律分析:遗嘱指定监护是合法的,但必须是父为监护人的情形,才可以遗嘱指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遗嘱监护一般指的是被监护人的父母以遗嘱方式选定监护人的监护。但这种遗嘱应符合下...查看全文

民法典监护权的法律规定

在我国,监护权是为了保障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实施管理和保护的法律资格。以下就让为大家带来《民法典》关于监护权的法律规定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查看全文

民法典监护人规定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重点对于监护人做出了以下规定:      1. 监护人有义务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合法以及其他权利;若监护人不依法履行义务,应当承...查看全文

民法典的遗嘱指定监护人有什么规定

民法典规定,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时,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遗嘱指定监护人的范围包括其他近亲属和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根据法律规定,父母担任监护人后可以指定监护顺位内的人担任监护人。...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关于遗嘱指定监护人的规定

民法典关于遗嘱指定监护人的主旨是明确了监护人的范围,包括父母、近亲属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对于监护人确定有争议的情况,可以由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指定,当事人也可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在指定监护人时,应尊重被监护...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监护人可以事先指定吗

民法典规定,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预先指定监护人,但无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则不能。可以与亲属或组织协商并书面确定监护人。...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指定法定监护人需要怎么办理

法律分析:《民法典》规定有权指定监护人的主体是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父母是孩子当然的监护人,若是父母没有丧失监护能力,就必须进行监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查看全文

指定监护人的法规规定?

律师解答: 指定监护人的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者无监护能力的,可以由未成年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者其余的亲属、朋友来进行监护。未成年的监护人如果有争议,可以由未成年人的父亲、母...查看全文

指定监护人的法规规定?

法律解析: 指定监护人的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者无监护能力的,可以由未成年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者其余的亲属、朋友来进行监护。未成年的监护人如果有争议,可以由未成年人的父亲、母...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监护权的法律规定

在我国,监护权是为了保障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实施管理和保护的法律资格。以下就让为大家带来《民法典》关于监护权的法律规定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一、《民法典》关于监护权...查看全文

指定监护人具体法律规定

指定监护人的具体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同:如果监护人有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损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等情形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并依法指定监护人。一、成年了是否还有...查看全文

民法典对意定监护人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意定监护人的法律规定如下:意定监护人是被监护人自己决定的监护人。我国法律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意定监护可以指定其他人吗

法律分析:《民法典》规定,意定监护可以指定其他人意定监护人的。即意定监护可以是近亲属,也可以是近亲属以外的其他关系密切的亲属朋友,在自愿的基础上,经过有关组织或机构的同意成为监护人。意定被监护人应当是年满十八周岁、智力水平...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意定监护可以指定其他人吗

《民法典》规定意定监护可指定近亲属或其他关系密切的亲友,需经有关组织同意。被监护人需年满18岁、智力正常。...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意定监护可以指定其他人吗

法律解析: 民法典规定意定监护可以指定其他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十三条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意定监护可以指定其他人吗

法律分析:民法典规定意定监护可以指定其他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十三条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监护人是否可以事先指定

监护人可以事先指定,父母可遗嘱指定,资格人可协议确定。监护是对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监护人履行职责,被监护人接受监督和保护。...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