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人应该如何处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问题

律师回答
摘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涉嫌刑事犯罪,即使受害人未报案,公安机关也可立案追究责任。立案标准包括:个人非法吸收20万元以上,单位非法吸收100万元以上;个人非法吸收30户以上,单位非法吸收150户以上;个人非法吸收给存款人造成1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单位非法吸收给存款人造成5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受害人,应该及时报警处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涉嫌刑事犯罪的,属于公诉罪,即使被害人没有报案,但公安机关可以依法立案侦查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标准如下:
对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是否立案侦查,取决于有没有涉嫌以下三种情形中的一种:
1、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上来看,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2、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户数上来看,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30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50户以上的;
3、从造成的经济损失上来看,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延伸阅读
保护受害人权益:应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法律措施
受害人在应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问题时,可以依靠一系列法律措施来保护其权益。首先,受害人可以向警方报案,提供相关证据和信息,协助警方进行调查。其次,受害人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了解自己的权益和维权途径。此外,受害人还可以向有关监管机构投诉,如银行监管部门或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寻求他们的帮助和介入。同时,受害人可以参与相关的法律诉讼程序,通过法庭途径追求赔偿和公正。总之,通过依法行动和寻求专业支持,受害人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应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问题。
结语:受害人应及时报警,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属公诉罪,公安机关可立案侦查。立案标准:个人数额20万元以上,单位数额100万元以上;个人户数30户以上,单位户数150户以上;个人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单位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受害人可采取法律措施保护权益,报案、法律援助、监管机构投诉、法律诉讼等,以维护自身权益和追求公正。通过依法行动和专业支持,受害人能更好应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问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应该如何处罚

依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受害人应该有什么办法?

法律解析: 受害人应该及时报警处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涉嫌刑事犯罪的,属于公诉罪,即使被害人没有报案,但公安机关可以依法立案侦查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另外,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相关人员的进行定罪量刑,一经定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受害人应该有什么办法?

律师解答: 受害人应该及时报警处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涉嫌刑事犯罪的,属于公诉罪,即使被害人没有报案,但公安机关可以依法立案侦查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另外,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相关人员的进行定罪量刑,一经定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该如何处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处罚标准:1、非法吸收公共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共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应该如何量刑

法律解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量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应该如何量刑?

律师分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量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应该如何量刑

法律解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量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最新处罚标准如下: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应该处罚多久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判刑标准根据涉及数额和情节严重程度而定。法律规定对于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将处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对于涉及数额巨大或者情节严重的,会处以三年以上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涉及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情...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该如何判刑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涉嫌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应当如何处罚

法律解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处罚: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应当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处罚: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应当如何处罚?

律师分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处罚: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处理?

律师分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害人如何退赔

法律分析: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害人如何退赔受害人取回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中的资金的方式主要有二种:1、如果公安机关在办案中已经将赃款扣押的,可以直接由公安机关发还给受害人,或由法院在刑事判决后返还受害人...查看全文

如何惩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处罚标准:非法吸收公共存款或变相吸收,扰乱金融秩序,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二万元至二十万元罚款;个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100万元以上,单位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金额500万...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这样处罚:行为人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罪...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如何处置?

律师解答: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如何处置?

法律解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