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犯滥用职权如何界定

律师回答
摘要:共同犯罪的要件:必须有正犯的实行行为、必须有共同犯罪的意思、必须有帮助行为。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分别处罚。
1、必须有正犯的实行行为。在共同犯罪中,正犯是整个犯罪的中心,只有实行行为才是犯罪论的核心。从犯若没有一定的正犯行为作为依托,那么从犯本身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在共同犯罪中,没有从犯不影响共同犯罪的成立,但如果没有正犯的行为,则共同犯罪不可能成立。
2、必须有共同犯罪的意思。共犯中的共同犯罪的意思,是指实行帮助行为者即片面共犯有共同犯罪的,这种故意表现在:行为人知道自己在帮助他人犯罪,对于正犯的犯罪行为及其性质、法律后果及责任有基本的认识,而且希望或放任该危害结果的发生,即片面共犯主观上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3、必须有帮助行为。这种帮助行为必须与正犯的实行行为有直接的影响,帮助行为与正犯的意思必须一致。
《刑法》
第三百九十七条【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延伸阅读
结语:共同犯罪的成立需要三个要素:正犯的实行行为、共同犯罪的意思和帮助行为。正犯是犯罪的中心,共同犯罪的存在不依赖于从犯。共同犯罪的意思表现为帮助行为者对犯罪行为及其后果有认识,并希望或放任该危害结果的发生。帮助行为必须与正犯的行为有直接的影响,并一致。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和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犯罪行为,以及共同故意犯罪都应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而共同过失犯罪则按照个人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5月14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35号)和2007年10月25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正案》(公安部令第95号)同时废止。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七条 公安机关可以使用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技术制作电子笔录等材料,可以使用电子印章制作法律文书。对案件当事人进行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的过程,公安机关应当同步录音录像。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二百零九条 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犯罪事实、无罪或者罪轻的事实、申辩和反证,以及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证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证据,公安机关应当认真核查;对有关证据,无论是否采信,都应当如实记录、妥善保管,并连同核查情况附卷。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如何界定滥用职权的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的主旨要点: 共同犯罪要求包括正犯实行行为、共同犯罪意思和帮助行为。共犯需知道自己在帮助他人犯罪,并对正犯行为、法律后果和责任有基本认识,同时希望或放任危害结果发生。帮助行为必须直接影响正犯实行行为,且与正犯意图一致。...查看全文

如何界定职权滥用?

根据滥用职权立案标准,枉法裁判罪的立案标准包括导致当事人或其近亲属自杀、自残造成重伤、死亡或精神失常,以及伪造、变造有关材料、证据、制造虚假案件,串通当事人制造伪证、毁灭证据或篡改庭审笔录、枉法裁判等行为。此外,徇私情节严重,包括...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的共犯如何确定

滥用职权的共犯的确定要求必须有正犯的实行行为,如果没有正犯的行为,则共同犯罪不可能成立。必须有共同犯罪的意思,主观上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必须有帮助行为,帮助行为与正犯的意思必须一致。【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罪共犯认定

  滥用职权罪共犯的认定标准如下所示: _x000D_   1、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均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有相同的犯罪内容、故意; _x000D_   2、犯罪的主体均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_x000D_   3、国家机关工作...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罪共犯认定

法律解析: 滥用职权罪共犯的认定标准如下所示: 1、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均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有相同的犯罪内容、故意; 2、犯罪的主体均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罪共犯认定?

律师分析: 滥用职权罪共犯的认定标准如下所示: 1、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均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有相同的犯罪内容、故意; 2、犯罪的主体均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罪共犯认定

滥用职权罪共犯的认定标准如下所示:1、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均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有相同的犯罪内容、故意;2、犯罪的主体均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罪追诉时效如何界定

法律分析:滥用职权罪的追诉时效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律...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的重大损失如何界定

法律分析:滥用职权的重大损失的界定:_x000D_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5人以上的;_x000D_ 2、导致10人以上严重中毒的;_x000D_ 3、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犯罪如何认定

(一)必须有滥用职权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没有滥用职权,完全是在具体的职权范围内处理事项,则不能认定为滥用职权罪。但另一方面,不能为了给行为人开脱罪责,而扩大行为人的具体的职权范围;也不能以属于官僚主义为由开脱行为人的罪责,官僚主义不...查看全文

界定滥用职权的方法

滥用职权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违法决定、处理事项,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根据我国刑法,滥用职权罪的构成必须导致上述结果,即行为与结果存在因果关系。滥用职权罪属于结果犯,只有发生特定的危害结果才能构成犯罪。...查看全文

如何界定滥用职权罪中的重大损失

该文章的主要要点是对于认定某种情形的标准,包括:(一)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9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轻伤3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6人以上的;(二)造成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三)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四...查看全文

国有公司员工如何界定滥用职权罪?

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构成条件:本罪属结果犯,需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严重亏损,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方可构成犯罪。...查看全文

职权滥用如何认定?

滥用职权罪的主要构成条件是:侵犯国家机关正常活动,滥用职权导致公共财产和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观上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重大损失,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犯罪如何认定自首?

律师分析: 滥用职权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认定为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犯罪如何认定自首

法律解析: 滥用职权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认定为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犯罪如何认定自首

法律分析:滥用职权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认定为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滥用职权,滥用职权罪如何认定?

律师分析: 成立滥用职权罪,首先必须有滥用职权的行为;其次要求行为造成重大损失,对于没有造成重大损失的滥用职权行为,不能认定为滥用职权罪。符合这两点的认定构成滥用职权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滥用职权,滥用职权罪如何认定

法律解析: 成立滥用职权罪,首先必须有滥用职权的行为;其次要求行为造成重大损失,对于没有造成重大损失的滥用职权行为,不能认定为滥用职权罪。符合这两点的认定构成滥用职权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查看全文

滥用职权成立共犯吗

法律分析:滥用职权可以成立共犯。如果两个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出于共同犯罪的故意,实施了共同协作,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可构成滥用职权罪的共犯。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