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假药的法律措施

律师回答
摘要: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指违反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假药行为。对于生产销售假药的违法行为,根据刑法规定将处以不同程度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单位犯罪将处以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进行刑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假药是指依法被认定为假药或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
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生产销售假药的处罚有:
1、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单位犯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个人犯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法定刑处罚。如果药品本身不危害人体健康的,当然不能认定为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若药品本身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的,当然应认定为生产、销售假药罪。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条所称假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
延伸阅读
打击假药:加强法律制裁以保护公众安全
近年来,随着假药问题的日益严重,保护公众安全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迫切需要加强法律制裁力度。通过加强法律制裁,我们能够有效打击假药行为,维护公众的健康和利益。
首先,加强法律制裁能够起到威慑作用。严厉的法律惩罚将让那些从事假药生产、销售和传播的人们望而生畏,降低他们的违法行为意愿。这种威慑作用将有助于减少假药的市场供应,从根本上保护公众免受假药的危害。
其次,加强法律制裁可以提高执法效果。针对假药行为的法律规定和制裁措施应当更加明确和具体,使执法人员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同时,加强执法部门的培训和配备,提高他们对假药行为的识别和打击能力,从而加大打击力度,确保法律制裁的有效实施。
最后,加强法律制裁有助于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度。通过公开曝光假药案例和加大宣传力度,可以增强公众对假药问题的认识和警惕性。同时,鼓励公众积极举报和参与打击假药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合力,为保护公众健康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加强法律制裁是打击假药、保护公众安全的关键举措。通过威慑作用、提高执法效果和提升公众意识参与度,我们能够共同构建一个无假药的社会,确保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结语:加强法律制裁是打击假药、保护公众安全的关键举措。严厉的法律惩罚能够起到威慑作用,降低假药市场供应,保护公众免受假药危害。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定和制裁措施,提高执法效果,加大打击力度。同时,通过公开曝光案例和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众对假药问题的认识和警惕性。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打击假药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合力。共同构建一个无假药的社会,确保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八条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医疗机构、医师违反规定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四)发现假药或者劣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四十四条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根据戒毒人员的性别、年龄、患病等情况,对戒毒人员实行分别管理。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对有严重残疾或者疾病的戒毒人员,应当给予必要的看护和治疗;对患有传染病的戒毒人员,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隔离、治疗措施;对可能发生自伤、自残等情形的戒毒人员,可以采取相应的保护性约束措施。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管理人员不得体罚、虐待或者侮辱戒毒人员。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打击销售假药的法律措施

销售假药罪是指违反药品管理法规,销售危害人体健康的假药。犯罪者可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若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可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打击假药犯罪的法律措施有哪些?

卖假药罪刑罚规定:销售假药,轻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重者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特重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查看全文

打击药品虚假广告的法律措施

虚假药物广告违法,消费者可要求三倍赔偿。虚假广告涉嫌犯罪,涉及经济损失可报警处理。《刑法》第222条规定,虚假广告者可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打击疫情谣言的法律措施

疫情传谣者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是:处以五日至十日的拘留,并可处以五百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轻者可被处以五日以下的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的罚款,此处罚决定由公安机关做出。...查看全文

打击虚假广告的方法与措施

虚假广告的严重性及处罚标准:虚假广告必须情节严重才构成罪,包括违法所得1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且再次虚假宣传、造成严重后果等;构成虚假广告罪者将被处以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经营...查看全文

打击发票造假:法律措施与治理手段

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属于犯罪行为,一般处罚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若数量大或有严重情节,将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查看全文

打击妨碍执法的措施

妨碍执法的处理方式:根据妨害行为后果的不同,可以采取治安管理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的方式进行处理。治安管理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包括警告、罚款、拘留等措施。而构成犯罪的妨碍执法行为则依据《刑法》进行惩处,可能面临有期徒刑、拘...查看全文

打击非法集资的措施

网络非法集资属于刑事犯罪,涉嫌集资诈骗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建议受害者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以便公安机关进行调查和处理。非法集资的判断取决于是否采用欺诈手段非法集资,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非法集资行为严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查看全文

打击商品图案侵权的法律措施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认定的侵权行为可以采取处罚措施,包括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制造工具,并可处以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根据著作权法,侵权人应按实际损失或违法所得赔偿权利人,赔偿金额还应包括权利人的合理开支,若难以确...查看全文

打击销售侵权商品的法律措施

《商标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规定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商标侵权行为的处罚措施,包括责令停止侵权、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制造侵权商品的工具,以及处以罚款等。对于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侵权行为,可以处以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对于五年内实...查看全文

贿赂罪的法律规定及其打击措施

打击介绍贿赂罪的法律规定:犯罪情节严重者,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该罪行侵犯国家机关管理活动和工作人员廉洁性。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贿人与受贿人之间的沟通、撮合,推动贿赂行为的实施。...查看全文

打击家庭虐待和遗弃的法律措施

虐待和遗弃家庭成员构成虐待罪和遗弃罪,虐待罪处罚较轻,最高两年刑期;遗弃罪处罚较重,最高五年刑期。遗弃罪是指拒绝扶养无生活来源或独立能力的家庭成员。...查看全文

打击生产销售假药的法律责任

生产销售假药的处罚及假药的定义与鉴定。根据《刑法》规定,生产、销售假药会受到刑事处罚,根据严重程度可处以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假药包括成分不符、冒充其他药品、禁止使用、未经批准生产或销售、变质、被污染...查看全文

打击性骚扰的方法与措施

2005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条首次明确规定“禁止对妇女进行性骚扰”,但未明确定义,使性骚扰成为一个法律悬而未决的概念。根据学理,性骚扰是以性暗示的言语或行为针对他人并使其感到不悦的行为。实施性骚扰触犯《治...查看全文

打击黄色违法犯罪的措施

娱乐场所及其从业人员违法涉黄行为将吊销执照,罚款;普通人走私淫秽物品将拘役、管制、罚款或有期徒刑;普通人传播淫秽物品将拘役、管制、罚款或有期徒刑;聚众淫乱活动首要分子或多次参加者将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引诱未成年人参与聚众淫乱活动...查看全文

打击毒品犯罪的措施

打击毒品犯罪的措施:1、加大打击刑事犯罪力度。2、刑事制裁与行政手段相结合对一些尚不够刑事制裁的违法分子,适时运用治安处罚手段。3、加大法律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法律素养。4、加强对戒...查看全文

打击毒品犯罪的措施

法律分析:打击毒品犯罪的措施:_x000D_ 1、加大法律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法律素养;_x000D_ 2、加强对戒毒所的管理,让其真正成为戒毒的场所;_x000D_ 3、加大打击刑事犯罪力度;_x000D_ 4、刑事制裁...查看全文

打击网络赌博的措施

网络赌博涉嫌赌博罪,刑事处罚。营利赌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罚金。开设赌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罚金;情节严重者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查看全文

打击毒品犯罪的措施

打击毒品犯罪的措施:_x000D_ 1、加大法律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法律素养;_x000D_ 2、加强对戒毒所的管理,让其真正成为戒毒的场所;_x000D_ 3、加大打击刑事犯罪力度;_x000D_ 4、刑事制裁与行政手段相结合对...查看全文

打击假货:相关政策及处罚措施

出售假货的处罚及起刑点标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销售假货的金额分为较大、巨大、特别巨大三种,超过五万元属于较大类型,可能判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金额特别巨大可能面临7年以上有期徒刑及财产没收。公众可向工商部门举报,受害者可要求商家赔偿...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