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罪刑事责任和判刑标准

律师回答
摘要:侵占罪是指非法占有他人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的行为,主体为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是他人财物仍非法占有。犯罪对象限于代为保管的财物、他人遗忘物和埋藏物。职务侵占罪是指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没收财产。职务侵占罪最高可判15年。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犯罪对象只限于三种财物:一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二是他人的遗忘物,遗忘物不等于遗失物,也不同于遗弃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了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由于有期徒刑最高是15年,因此不考虑数罪并罚的情况下,职务侵占罪最高可以判到15年。
延伸阅读
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证据标准和审判实践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本应归公的财物据为己有的犯罪行为。其构成要件包括:一是行为人必须是公职人员;二是必须存在职务关系;三是必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四是必须具备一定数额的财物。在审判实践中,要求严格的证据标准,除了需要确凿的证据证明被告人的违法行为外,还需要证明财物的归属、价值等关键要素。审判实践中,对于职务侵占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也有一定的差异,一般会考虑到被告人的主观恶性、数额大小、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对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证据标准和判刑标准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结语:侵占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主体为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必须出于故意且明知属于他人的财物。犯罪对象包括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他人的遗忘物和埋藏物。职务侵占罪是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占有本应归公的财物的犯罪行为。构成要件包括公职人员身份、职务关系、非法占有目的和一定数额的财物。在审判实践中,对证据标准和判刑标准的认定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5月14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35号)和2007年10月25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正案》(公安部令第95号)同时废止。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七条 公安机关可以使用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技术制作电子笔录等材料,可以使用电子印章制作法律文书。对案件当事人进行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的过程,公安机关应当同步录音录像。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二百零九条 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犯罪事实、无罪或者罪轻的事实、申辩和反证,以及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证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证据,公安机关应当认真核查;对有关证据,无论是否采信,都应当如实记录、妥善保管,并连同核查情况附卷。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职务侵占罪判刑标准

法律解析: 职务侵占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量刑标准有:1、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判刑标准

法律解析: 职务侵占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量刑标准有:1、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判刑标准

法律分析:职务侵占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量刑标准有:1、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判刑标准

法律分析:职务侵占罪的判刑标准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判刑标准

职务侵占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量刑标准有:1、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判刑标准?

律师分析: 职务侵占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量刑标准有:1、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的刑事责任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从犯职务侵占罪判刑标准

利用职务之便,盗用单位财物者将面临法律制裁,数额较大者将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者将面临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能被没收财产。从犯可能获得从轻处罚或免除处罚。...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3万判刑标准

职务侵占罪的刑期范围为三个月至六个月,犯罪数额达到一万元起点的可以确定量刑起点。职务侵占罪根据犯罪数额判决,数额巨大者将面临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既遂判刑标准?

职务侵占罪既遂,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并处没收财产。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既遂判刑标准?

法律分析:职务侵占罪既遂判刑标准: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既遂的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职务侵占罪既遂的刑事责任是承担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承担五年以上的有期徒刑。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刑事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 职务侵占的立案标准为:将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七十五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刑事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 职务侵占罪刑事立案标准:职务侵占数额达到六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诉。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有刑事责任吗

法律分析:职务侵占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的,有刑事责任。构成该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行为刑事责任

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2倍、5倍执行。职务侵占是指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单位财物。必须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并有侵占行为。单位财物包括...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

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1、构成职务侵占罪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职务侵占一般指职务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余...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

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是: 1、犯此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侵占罪的行为特征有哪些...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

法律分析:   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271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还...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冯淏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合同纠纷、合同纠纷

已服务130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