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诈骗罪的程序在我国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

律师回答
摘要:本文介绍了刑事诉讼中的立案程序,包括立案材料的接受、审查和处理三个部分。在立案程序中,对立案材料的接受需要注意报案人、控告人和举报人的保密问题;对立案材料的审查需要正确认定有无犯罪事实发生,依法应否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为正确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决定打下基础;对立案材料的处理包括立案决定和不立案决定两种形式,具体决定需要根据立案条件和审查结果作出。
一、基本情况
诉讼程序,指的是诉讼阶段的各个步骤和形式。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立案程序包括对于立案材料的接受、审查和处理三个部分。
二、程序
(一)对立案材料的接受
对立案材料的接受,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材料的受理。它是立案程序的开始。接受立案材料,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都应当接受下来,然后依法处理,而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或推诿。刑事诉讼法第84条第3款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这里“紧急措施”是指保护现场、先行拘留嫌疑人、扣押证据等措施。
2、报案、控告和举报可以用书面或口头形式提出。刑事诉讼法第85条第1款规定: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和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根据这一规定,报案、控告和举报认识片面或错误造成的控告、举报与事实不符,甚至错误;而诬告则是故意捏造事实,伪造证据,目的在于陷害他人。
4、公安司法机关应当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保密,并保障他们及其近亲属的安全。为了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同犯罪行为做斗争,保障单位和个人行使控告、举报的权利,刑事诉讼法第85条第3款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即当他们的安全受到威胁时,公安司法机关应当主动采取保护措施或者被要求而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为了防止事后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打击报复,该款还规定,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们保密。
(二)对立案材料的审查
对立案材料的审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自己发现的或者接受的立案材料进行核对、调查的活动。其任务是正确认定有无犯罪事实发生,依法应否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为正确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决定打下基础。对立案材料的审查,是立案程序的中心环节,是能否正确、及时地立案的关键。因为立案或者不立案,取决于公检法三机关对立案材料审查的结果,而审查材料的过程,也就是根据法律所规定的立案条件,确认有无犯罪事实和分析、评断这种犯罪事实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过程。因此,对立案材料的审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刑事诉讼法第86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通过审查,应当查明:材料所反映的事件是否属于犯罪行为;如果属于犯罪行为,有无确实可靠的证据材料证明;依法是否需要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有无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在司法实践中,公安、检察或者审判机关对立案材料进行审查时,可以要求报案、控告、举报的单位和个人提供补充材料,或者要求他们作补充说明,也可以进行必要的调查。公安司法机关对立案材料的审查,只要求所取得的证据足以证明有犯罪事实发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而应当立案时;或者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而不应当立案时,立案前的审查工作就完成了。对于应当立案的,并不要求查清全部犯罪事实和查获犯罪嫌疑人。
对于自诉案件,由于法律要求自诉人在提起自诉时,应当同时提出证明犯罪事实发生的各种证据,因此,人民法院在审查过程中,如果认为自诉人提出的证据不充分,可以要求自诉人提出补充证实有关犯罪事实的材料,但在立案前法院不得进行调查。
(三)对立案材料的处理
对立案材料的处理,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通过对立案材料审查后,分别针对不同情况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决定。这是立案程序的最后结果。
刑事诉讼法第86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立案材料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根据这一规定,对立案材料的处理,包括立案决定和不立案决定两种形式。
1、决定立案及应办的法律手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经过对立案材料的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即有犯罪事实发生,对行为人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应当作出立案的决定。
公安机关对立案材料进行审查后,认为需要立案的,由承办人填写《立案报告表》,公安机关主管负责人批准后,交由侦查部门开始侦查。人民检察院对立案材料审查后,认为需要立案的,先由承办人填写《立案请示报告》,经检察长批准或检察委员会决定后,制作《立案决定书》。还应及时将《立案请示报告》和《立案决定书》报卜一级人民检察院备案。上级人民检察院认为不应当立案的,制作《纠正案件错误通知书》,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撤销案件。下级人民检察院如有不同意见,可以申请复议?人民法院受理的自诉案件,一般先由控告申诉庭:r作人员填写《立案审批表》,经主管负责人审查批准后,移交刑事审判庭审理。
2、决定不立案及应办的法律手续。接受立案材料的公安司法机关,经审查,如果认为不符合立案条件,即没有犯罪事实发生,或者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应当作出不立案的决定。
决定不予立案的,应当制作《不立案决定书》,写明案件的材料来源,决定不立案的理由和法律依据,决定不立案的机关等。根据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规定,公安司法机关决定不立案的,应当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对控告人的复议申请,应当及时审核并作出答复。对于那些虽然不具备立案条件,但有严重错误或一般的违法乱纪行为需要其他部门处理的,应当将报案、控告或者举报材料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首先如果诈骗罪的程序在我国肯定是要进行立案受理的,其实阶段分为第一个是对立案材料的接受,然后就是立案材料的审查,最后一点就是对立案材料的处理。具体的可以咨询一下专业的律师。
延伸阅读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接受立案材料的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1. 案件性质和案情要明确;
2. 案件事实清楚;
3. 有明确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
4. 有明确的犯罪嫌疑或者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客观证据;
5. 案件有明确的犯罪动机、目的;
6. 案件有明确的犯罪嫌疑或者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目的;
7. 案件有明确的犯罪嫌疑或者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等具体情节;
8. 案件有明确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可能性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只有同时满足以上八个要求,才能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否则,公安机关将不予立案。
结语:诉讼程序是诉讼阶段的各个步骤和形式,其中包括立案程序。对立案材料的接受、审查和处理是立案程序的开始。接受立案材料时,要注意报案、控告、举报的形式和要求,同时要保密并保障安全。对立案材料的审查是立案程序的中心环节,任务是正确认定有无犯罪事实发生,依法应否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为正确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决定打下基础。对立案材料的处理包括立案决定和不立案决定两种形式,具体取决于立案材料审查的结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七条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我国如何制定和实施诈骗罪的法律规定?

《刑法》明确规定了对于诈骗公私财物的处罚,根据数额的大小和情节的严重程度,分别处以不同的刑罚和罚金。数额较大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我国法律如何界定诈骗罪?

《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查看全文

我国集资诈骗罪的法律规定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了集资诈骗罪的刑罚,包括非法集资和数额大小的不同情况下的处罚。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别主要在于犯罪主观故意的不同,集资诈骗罪是为了永久非法占有资金,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只是临时占用,并有意图...查看全文

我国刑法如何规定诈骗罪的刑罚?

本文主旨为:对于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对于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查看全文

我国结婚的程序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分析:我国结婚的程序是:_x000D_ 1、男女双方准备好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以及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等材料;_x000D_ 2、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查看全文

我国法律规定如何举报跨国诈骗

在案发地的公安部门报案即可。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控告。...查看全文

诈骗罪的审判程序及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诈骗罪数额达到100万以上被视为特别巨大,犯罪者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的刑罚,并可能被处以罚金或没收财产。在确定刑罚时,法院会综合考虑犯罪事实、性质、情节以及对社会的危害...查看全文

徇私枉法罪犯罪主体在我国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解析: 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主要是司法工作人员中从事侦查、检察、审判工作的人员。包括公安、国安、监狱、军队保卫部门、人民检察院中的侦查人员(包括铁路运输检察院、林业检察院等专门检察院的检察人员)、人民法院的审...查看全文

徇私枉法罪犯罪主体在我国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

律师分析: 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主要是司法工作人员中从事侦查、检察、审判工作的人员。包括公安、国安、监狱、军队保卫部门、人民检察院中的侦查人员(包括铁路运输检察院、林业检察院等专门检察院的检察人员)、人民法院的审...查看全文

民事欺诈与诈骗罪的相关法律问题:我国法律如何规定欺诈与诈骗罪?

民事欺诈与诈骗罪不同,民事欺诈是通过瞒、哄、诱导等手段使受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谋取非法利益;而诈骗则是通过虚构事实迷惑受害人上当受骗,非法占有财物。...查看全文

法律对诈骗罪是如何规定的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对诈骗罪的规定:数额较大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者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查看全文

我国法律对于死刑复核程序是如何规定的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六条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第二百四十七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查看全文

盗窃罪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是如何界定的?

盗窃罪的量刑标准根据盗窃数额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来决定,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盗窃公私财物并造成财物损毁的处理方式取决于具体情况,可能会从重处罚或数罪并罚,也可能根据行为构...查看全文

我国法律关于诈骗罪如何定义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查看全文

庞氏骗局在我国法律上是如何释义的?

律师分析: 庞氏骗局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此类行为在我国会被认定为集资诈骗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查看全文

我国法律对诈骗罪的罚款规定是多少?

在我国法规中诈骗罪处罚金的有以下规定: 《刑法》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查看全文

我国刑法如何规定合同诈骗罪?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了合同诈骗罪的内容和处罚。合同诈骗的情形包括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诱骗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收受财物后逃匿以及其他骗取...查看全文

诈骗罪法律是如何规定处罚的

诈骗罪法律规定的处罚标准:1、诈骗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数额特别巨大...查看全文

诈骗罪法律是如何规定处罚的

法律分析: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查看全文

我国法律规定金融诈骗如何判刑

金融诈骗罪包含了不同类型的金融诈骗,判刑标准不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