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能否提前解除?

律师回答
摘要: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有期徒刑缓刑后,缓刑期满,有期徒刑就不再执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缓刑考验期满后,犯罪分子仍需遵守相关规定,否则可能会被撤销缓刑并执行原判刑罚。
缓刑期间是一个考验期,不存在减刑的问题,但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因此,缓刑不可以提前解除。
一、有期徒刑放缓后是否能定罪刑
有期徒刑缓刑后是否执行要看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的具体表现。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不存在漏罪或犯新罪,未违反应当遵守的规定时,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因此,犯罪分子被判有期徒刑缓刑后,缓刑期满,有期徒刑就不再执行。
二、缓刑期满解除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延伸阅读
缓刑可以正常上班吗
缓刑期间是可以继续参加工作。在刑法对缓刑的规定中,没有限制缓刑人员继续工作。缓刑,全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处罚的刑罚。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法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刑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结语: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宣告。缓刑考验期满后,犯罪分子可以被解除缓刑,但如果在缓刑期间犯新罪或发现前罪未判决,应当撤销缓刑并重新审判。缓刑期间若违反相关规定,也会被撤销缓刑并执行原判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第七十六条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缓刑能提前解除吗?

律师分析: 一般不能提前结束。缓刑主要适用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且要满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条件,如果满足这些条件则可以适用缓刑。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缓刑能提前解除嘛?

律师解答: 一般不能提前结束。缓刑主要适用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且要满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条件,如果满足这些条件则可以适用缓刑。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缓刑能不能提前解除

缓刑不能提前解除,等缓刑考验期届满后才能完全恢复人身自由,如果在缓刑期间又有相关的犯罪行为,司法机关会依法撤销缓刑,缓刑被撤销后还需要执行判罚。下文将详细介绍缓刑可以提前解除吗这个问题。 一、刑事案件中缓刑可以提前解除吗?...查看全文

缓刑可以提前解除吗

缓刑不可以提前解除。缓刑不是刑罚,缓刑期间就是一个考验期,不存在减刑的问题,但是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所以,...查看全文

缓刑可以提前解除矫正?

律师分析: 可以依法减刑。 社区矫正是缓刑人员在社会上的一种监管方式,相当于是执行缓刑判决,也就是有条件的执行有期徒刑的监外执行,不会因为表现好就缩短期限。 【法律依据】: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八条 社区矫正人员符合法定减...查看全文

处分能否提前解除?

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未遂)罪在侵害客体和犯罪目的方面存在差异。故意伤害罪主要侵害他人的健康,而非剥夺生命权利;而故意杀人(未遂)罪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故意伤害罪的目的是损害他人健康,而非剥夺生命;而故意杀人(未遂)罪的目的是...查看全文

社区戒毒能否提前解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三条和《戒毒条例》第三章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社区戒毒的期限为三年,戒毒人员必须在户籍所在地接受社区戒毒,但除了户籍地之外,还可以在现居住地接受社区戒毒。期满解除时,社区戒毒执行地公安机关应当出具解除...查看全文

租赁合同能否提前解除?

租赁方可以提前解除土地租赁合同,但需符合协商一致、当事人约定或法定解除事由。提前解除不违约,若满足特定条件,出租人可收回房屋,承租人可单方面解除合同。对于附着物的处理,可根据合同约定或自行协商解决。...查看全文

能否提前解除强制戒毒?

戒毒人员成功戒毒后,强制隔离戒毒所可以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但需经过诊断评估和相关程序的批准。强制隔离戒毒所应提前通知决定机关,并通知戒毒人员家属、单位、户籍所在地或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将其按期领回。对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所外就医人员...查看全文

能否提前解除承包合同?

承包合同可提前解除,但需赔偿损失。根据《民法典》,定作人可在承揽人完成工作前解除合同,但需赔偿承揽人损失。合同可由法院判决解除或双方协商解除。若无理由提前解除,属违约行为需承担责任。解除合同应提前通知对方,除非双方协商一致。借款合...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能否提前解除?

用人单位可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但需要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法定事由随时解除合同,如试用期不符合条件、严重违纪、严重失职、刑事责任等。劳动者也有权提前解除合同,如因病无法从事工作、不能胜任工作、合同基础发生重大变...查看全文

停业整顿能否提前解除

律师分析:对违法做出的停业整顿决定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法律依据:《责令价格违法经营者停业整顿的规定》第五条 价格主管部门做出责令停业整顿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经营者有...查看全文

行政拘留能否提前解除?

律师分析: 我国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拘留可以提前解除,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可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查看全文

能否提前解除租房合同?

房东想要提前解除租房合同需要先与承租人协商,达成一致意见方可解除。若协商不成,提前解除属于违约,需承担违约责任。按合同约定处理,无约定可协商、调解或起诉解决。...查看全文

劳务合同能否提前解除?

劳务合同可以提前解约,但需协商一致;劳务合同一般签一年,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签劳务合同不可随时辞职,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民法典》和《劳动合同法》规定了解约和辞职的具体条件。...查看全文

协议是否能够提前解除?

合同可以解约,根据法律规定,有三种情形可以解除合同:协议解除、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在合同未生效时,只需与对方达成一致即可解除合同。然而,如果解除合同导致对方预期利益损失或对方已做必要准备以履行合同,则可能承担一定的责任。...查看全文

前罪缓刑后罪能否缓刑

法律分析:前罪判缓刑,后罪如果符合下列条件的,能判缓刑: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具有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等条件。但是构成累犯的,则不能判缓刑。...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中能否提前解除?

劳动合同可以通过协商一致或提前通知解除。若用人单位采取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强迫劳动者,或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合同,无需事先通知。...查看全文

合同未到期能否提前解除?

租房合同的提前解除条件包括:1.当事人协商一致;2.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如不可抗力;3.承租人未按约定使用致使损失;4.承租人未支付或迟延支付租金;5.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6.不定期租赁可随时解除,但需提前通知承租人。...查看全文

担保人能否提前解除责任

法律分析:担保人可以提前解除责任,如果债权人免除担保人的责任,主债权合同无效导致担保合同无效,主债权消灭等情况出现,则担保人的责任因为上述情况的发生可以提前解除。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八条_x000...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张小璐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刑事辩护、刑事辩护

已服务216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