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5000元所带来的后果

律师回答
摘要:挪用5000公款会怎样:挪用公款罪主体为国家人员,损害人民利益、辜负组织信任。挪用5000以下不严惩,5000-1万用于非法活动,1万-3万用于个人营利活动,3个月未还也立案。各省级检察院可确定具体数额标准,并报备最高检。挪用包括个人及他人使用,多次挪用累计计算,共谋者共同追究责任。挪用救灾等款物从重处罚。挪用公款罪主体为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委派人员等。
挪用5000公款会怎样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国家人员,不仅会对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害还会辜负组织的信任,挪用公款只有5000的那么就不会严重处罚。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l.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2.挪用公款数额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
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
各省级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上述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既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也包括给他人使用。多次挪用公款不还的,挪用公款数额累计计算;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的公款,挪用公款数额以案发时未还的数额认定。挪用公款给其他个人使用的案件,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对使用人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这里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与前述贪污罪中国家工作人员的内涵、外延基本相同。同样具有特定性和公务(职务)性。
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延伸阅读
结语:挪用5000公款会怎样?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国家人员,不仅会对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害还会辜负组织的信任。虽然挪用公款只有5000元,可能不会受到严重处罚。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各省级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挪用公款罪是特殊主体罪,包括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对于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情况,将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九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该国家工作人员说明来源,不能说明来源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差额特别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财产的差额部分予以追缴。
国家工作人员在境外的存款,应当依照国家规定申报。数额较大、隐瞒不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二章 反洗钱监督管理 第十条 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设立反洗钱信息中心,负责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的接收、分析,并按照规定向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分析结果,履行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公款挪用所带来的法律后果

挪用公款的刑罚根据金额大小有不同程度的严重性,挪用公款超过三个月未还清的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及以下,公款数额较大的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还不上的将追缴个人财产并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对挪用救灾抢险等款物的从重处罚,挪...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5000元的处理方式

挪用公款罪的主旨是对国家人员挪用公款的行为进行处罚,以保护人民利益和组织信任。挪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的非法活动,将被立案,可能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然而,挪用公款数额只有5000元的情况则不会受到严重处罚。...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5000元会怎么样?

律师分析: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国家人员,不仅会对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害还会辜负组织的信任,挪用公款只有5000元的不会严重处罚。但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2.挪用...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5000元如何处置?

挪用公款罪的主旨是对挪用公款行为进行惩罚,无论数额大小,都应立案追究责任。挪用公款不仅损害人民利益,还背离了组织的信任。即使数额只有5000元,也应受到相应的处罚,最高可判3年有期徒刑或拘役。...查看全文

公款挪用5000元应对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4条规定:挪用公款构成犯罪,最高可判五年有期徒刑或拘役。挪用公款5000元以下不构成犯罪,能及时归还可从轻处罚或免罚。挪用公款的起刑点分为三种情况:5000-10000元用于非法活动,10000-300...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5000元能判几年?

律师解答: 挪用公款5000元,应当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查看全文

挪用资金100万所带来的法律后果

挪用资金罪的刑罚根据数额的大小而定,超过3个月未还或进行营利活动,数额在3万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可判拘役,5万元的可判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1.5万元以上不满2万元的可判拘役,2万元的可判有...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30万元所涉及的法律后果

《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关于贪污贿赂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规定了挪用公款罪的数额标准和情节认定。挪用公款数额在三万元以上应追究刑事责任,三百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超过三个月未还,五万元以上属于...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5000元能判多少年

挪用公款5000元,应当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查看全文

公款挪用5000元应如何处理?

本文介绍了利用公共资金归个人使用并用于非法活动的行为将受到立案调查,并对挪用公共资金罪的主体和国家人员的处罚标准进行了说明。同时,针对银行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的情况,列举了应予立案的情形和量刑标准。...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5000元能判多少年?

法律解析: 挪用公款5000元,应当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5000元构成犯罪吗

一般来说挪用公款5000元但没有进行非法活动是不构成犯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5000元构成犯罪嘛?

律师解答: 一般来说挪用公款5000元但没有进行非法活动是不构成犯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5000元能判多少年?

律师分析: 挪用公款5000元,应当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5000元构成犯罪吗?

律师分析: 一般来说挪用公款5000元但没有进行非法活动是不构成犯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查看全文

企业资金被私自挪用所带来的后果

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挪用资金数额...查看全文

处理员工挪用公款5000元的方法

员工挪用公款5000元涉嫌挪用公款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国家工作人员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罚,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20万可认定为挪用公款罪中数额较大的量刑...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5000元是否构成犯罪?

本文讲述了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的构成和处罚情况。根据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之便,挪用公款供自己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归还的,将定罪为挪用公款罪,处以五年以...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5000元以下是否犯罪?

挪用公款5千以下不构成犯罪。立案标准:个人使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个人使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个人使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5000元属于什么犯罪

挪用公款不足5000元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而会受到行政处分。只有当挪用公款达到5000元至1万元之间时,才会构成犯罪。因此,挪用公款不足5000元的金额无法满足挪用公款罪的数额标准。...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