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做伪证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律师回答

一、刑事案件中做伪证会如何处罚

1、刑事案件中做伪证的,构成伪证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如何认定伪证罪,伪证罪向哪里起诉

1、怎么认定伪证罪。伪证罪与非罪的界限。对于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工作不负责任,疏忽大意,或者业务水平有限而提供不正确的鉴定、记录、翻译的;以及由于对于案件真实情况一知半解,认识不准确,或者道听途说而传闻作证,从而提供了虚假证明的,因不具备伪证的主观故意,不构成伪证罪。对于虽有伪证行为,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应认定为犯罪。依照《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侵犯公民民主权利、人身权利和渎职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以伪证罪立案追究刑事责任:伪证行为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轻罪重判的;伪证行为足以使犯罪分子逃避刑事处罚或者重罪轻判的;伪证行为造成冤、假、错案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经济犯罪分子销毁罪证或得制造伪证的;出于伪证行为致使他人自杀或精神失常的;伪证行为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2、伪证罪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这两种犯罪都有陷害他人的故意,两者的区别是:前者的主体是特殊主体;而后者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前者的行为是在侦查、审判中发生的;后者的行为是立案侦查之前实施的,并且是引起案件侦查的原因。前者是通过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等手段实现的;后者则是作虚假的告发。前者只是在个别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上,提供伪证;而后者则是捏造了整个犯罪事实。前者的目的可能有两种:既可以是陷害他人,也可以是包庇罪犯;而后者的目的只能是陷害他人,使无罪者受到刑事处分。

3、伪证罪与包庇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界限。这三种犯罪的行为人,在作虚假证明,为犯罪分子隐匿罪证方面极为相似,目的都是包庇罪犯。其区别主要在于:主体要件不同。伪证罪是特殊主体;后两种包庇犯罪是一般主体。实施犯罪的时间不同,伪证罪只能在侦查、审判阶段实施;后两罪则可以在犯罪分子被逮捕、关押前实施,也可以在被逮捕、判刑之后实施。犯罪的内容不同。伪证罪掩盖的是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犯罪情节;后两罪所掩盖的可以是全部罪行或者重要犯罪事实。包庇对象的情况不同。伪证罪包庇的是在侦查、审判中,未被逮捕或者未被判决的未决犯罪嫌疑人;后两罪所包庇的可以是未决犯罪嫌疑人,也可以是已决犯人,或者是服刑中逃跑的犯罪分子。

4、伪证罪向哪里起诉。伪证罪通常是由人民检察院作为公诉机关向人民法院进行起诉,对犯伪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刑事案件做伪证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对于伪证行为的处罚有以下两点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若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作伪证,将构成伪证罪,一般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而犯罪情节严重者将受到3-7年有期徒刑的处罚;同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若毁灭证据、伪造证据或妨害作...查看全文

做伪证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做伪证应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1、刑事诉讼中作伪证: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查看全文

做伪证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做伪证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11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员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以及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及指使、贿买、胁迫他人做伪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查看全文

做伪证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公司骗贷,财务负责人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要看财务是否参与骗贷。如果参与了,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如果没有参与,或者不知情,则不用承担法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五条...查看全文

做伪证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 一、刑事诉讼中作伪证。根据《刑法》第307条的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帮助当事人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查看全文

做伪证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公司骗贷,财务负责人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要看财务是否参与骗贷。如果参与了,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如果没有参与,或者不知情,则不用承担法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五条...查看全文

做伪证人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做伪证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11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员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以及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及指使、贿买、胁迫他人做伪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查看全文

做伪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作伪证的法律责任:刑事诉讼中,指使他人作伪证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帮助伪造证据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民事诉讼中,伪造、毁灭证据可罚款、拘留,阻止证人作证或指使他人作伪证可构成犯罪,对单位可罚款、拘留,构成犯罪可追究刑事...查看全文

民事纠纷做伪证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查看全文

伪造证据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作伪证需承担法律责任:刑事诉讼中,作伪证可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者,可判三至七年有期徒刑。民事诉讼中,作伪证可受罚款、拘留;构成犯罪者将追究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做伪证在民事诉讼中应承担哪些责任?

民事诉讼做伪证会被处以罚款或拘留,构成犯罪的承担刑事责任。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查看全文

作伪证会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伪证罪的法律后果严重,犯罪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伪证罪指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在刑事诉讼中故意提供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隐瞒犯罪证据。这种古老犯罪...查看全文

做伪证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民事伪证有罪指的是在民事诉讼中,伪证者触犯了刑法,帮助伪造证据罪或妨害作证罪等。刑法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妨害作证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查看全文

在法院做伪证应承担什么责任

法庭上做伪证的需要承担被罚款、拘留的行政处罚,如果是在刑事法庭上作伪证的,意图使他人受到法律追究的,可能会构成伪证罪,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受害人说谎是否构成伪证 受害人说谎构成伪证。法庭上说谎属于做伪证,作伪证是犯罪行...查看全文

行政案件作伪证承担的法律责任

行政诉讼中作伪证属于妨害行政诉讼的行为,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排除妨害行政诉讼行为法院有权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主要有:训诫、责令具结悔过、罚款及司法拘留。其中,罚款的数额应在1000元以下,拘留的天数应在15日以下。严重妨害行政诉讼构...查看全文

行政案件作伪证承担的法律责任?

律师分析: 行政诉讼中作伪证属于妨害行政诉讼的行为,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排除妨害行政诉讼行为法院有权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主要有:训诫、责令具结悔过、罚款及司法拘留。其中,罚款的数额应在1000元以下,拘留的天数应在15日以下。严重妨...查看全文

违法做伪证会有哪些刑事责任?

作伪证是有可能坐牢的。根据《刑法》第305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做伪证应承担什么责任

法律分析:民事诉讼中做伪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十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五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拘留的期限,为十五日以下。法律依据:_x0...查看全文

做伪证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做伪证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11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员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以及以 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及指使、贿买、胁迫他人做伪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查看全文

做伪证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11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员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以及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及指使、贿买、胁迫他人做伪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