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效力待定合同能不能解除

律师回答
摘要:《民法典》规定效力待定合同不能解除,只能撤销;合同解除的七种情形包括协商一致、条件成就、不可抗力、明示不履行、迟延履行、违约致使不能实现目的和其他情形。
一、民法典规定效力待定合同能不能解除
1、效力待定合同不存在解除的说法,而是可以撤销。
2、《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3、《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未被追认的,善意相对人有权请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就其受到的损害请求行为人赔偿。但是,赔偿的范围不得超过被代理人追认时相对人所能获得的利益。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的,相对人和行为人按照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
二、合同解除的七种情形分别是什么
1、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2、当事人约定的条件成就时解除合同;
3、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4、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5、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6、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7、其他情形。
所以在合同不具备对应的法律效力之前是不不存在解除合同的,解除合同的前提必须是合同具有其对应的法律效力,通过上述内容也可以了解到相关合同解除的七种情况,而效力待定的合同是可以按相关流程申请撤销的,只有懂得了相关的法律知识才能在遇到类似的情况后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民法典》规定,效力待定合同不存在解除的说法,而是可以撤销。在合同不具备对应的法律效力之前是不可能解除合同的。合同解除的七种情形包括当事人协商一致、约定条件成就、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债务、迟延履行债务、违约行为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以及其他情形。了解相关法律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在面对类似情况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 第四百七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
(一)要约被拒绝;
(二)要约被依法撤销;
(三)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
(四)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 第四百七十六条 要约可以撤销,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要约人以确定承诺期限或者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合理准备工作。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法典规定效力待定合同能否解除

《民法典》规定效力待定合同可以被撤销,但需注意以下规定:只有善意相对人有权撤销;撤销需在法定代理人追认前表示;撤销需以通知方式进行。...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效力待定合同能不能撤销

《民法典》规定,效力待定合同可以撤销。撤销效力待定合同主要是指,善意相对人在法定代理人追认之前通过通知的方式作出真实的撤销意思表示。...查看全文

效力待定合同能不能解除

当事人可以根据协商一致或符合法律规定和约定的情况解除待定合同。如果当事人达成一致,他们可以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后,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也会终止,未履行的部分也会终止。...查看全文

效力待定合同能不能解除

法律分析:效力待定合同如果当事人协商一致或者符合法定、当事人约定情形的能解除。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后,权利义务终止,当事人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如何解除效力待定合同

《民法典》规定,只有善意的相对人可以撤销待定合同,而且必须在法定代理人追认之前表达撤销意愿,并且需要以通知的方式进行。此外,还需遵守法律的其他规定。...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如何解除效力待定合同

《民法典》规定:只有善意相对人才能撤销待定合同,撤销意愿需在法定代理人追认前通知对方,另有法律规定。...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效力待定合同如何解除

法律分析:《民法典》对效力待定合同规定了撤销权,没有规定解除权。法律对效力待定合同撤销权的具体规定是: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可以通过通知的方式作出撤销的真实的意思表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民法典如何规定效力待定合同的解除?

解除效力待定合同也就是撤销效力待定合同,相对人撤销这类合同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撤销的意思表示必须法定代理人追认之前作出的,对于法定代理人已经追认的合同相对人不得撤销。(2)只有善意的相对人才可以作出撤销合同的行为。(3)相对人...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效力待定合同能否撤销?

《民法典》规定效力待定合同是能被撤销的。效力待定合同的撤销方式主要是指:善意相对人通过通知的方式在法定代理人追认之前作出撤销的真实的意思表示。 民法典规定效力待定合同能不能撤销 能撤销。撤销权是指合同的相对人在法定代理人追认限制民...查看全文

民法典效力待定合同怎么解除

效力待定合同的解除方式如下: 1、撤销的意思表示必须法定代理人追认之前作出的,对于法定代理人已经追认的合同相对人不得撤销。 2、只有善意的相对人才可以撤销合同。 3、相对人撤销合同时,应当以通知的方式表达,任何默示的方式都不能构成...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关于效力待定合同解除的规定

效力待定合同可撤销,无解除说法。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行为或适应其状况的行为有效。其他行为需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后有效。代理人30日内未追认,视为拒绝。追认前,善意相对人可撤销,需通知。...查看全文

效力待定合同能解除吗

法律解析: 如果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超过自己民事行为范围之外与他人签订了合同,就是效力待定合同,对待效力待定合同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取得追认人的追认,二是效力待定合同的解除也就是撤销,那么效力待定合同的解除要怎么做呢?. 下面找...查看全文

能否解除效力待定合同?

效力待定合同一般不能解除,只能被追认或撤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除纯获利益或适应其条件外,需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在追认前,善意相对人可撤销。撤销应以通知方式进行。...查看全文

效力待定合同能解除吗

法律分析:如果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超过自己民事行为范围之外与他人签订了合同,就是效力待定合同,对待效力待定合同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取得追认人的追认,二是效力待定合同的解除也就是撤销,那么效力待定合同的解除要怎么做呢?. ...查看全文

效力待定合同能否解除

法律分析:效力待定合同需要代理人追认之后才能生效。因为效力待定合同属于当事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法律...查看全文

效力待定合同能解除吗

法律解析: 如果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超过自己民事行为范围之外与他人签订了合同,就是效力待定合同,对待效力待定合同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取得追认人的追认,二是效力待定合同的解除也就是撤销,那么效力待定合同的解除要怎么做呢?. 下面找...查看全文

效力待定合同能解除嘛?

律师解答: 如果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超过自己民事行为范围之外与他人签订了合同,就是效力待定合同,对待效力待定合同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取得追认人的追认,二是效力待定合同的解除也就是撤销,那么效力待定合同的解除要怎么做呢?. 下面找...查看全文

效力待定合同能解除吗?

律师分析: 如果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超过自己民事行为范围之外与他人签订了合同,就是效力待定合同,对待效力待定合同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取得追认人的追认,二是效力待定合同的解除也就是撤销,那么效力待定合同的解除要怎么做呢?. 下面找...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效力待定合同如何解除

《民法典》中的效力待定合同通常会被撤销,没有解除的规定。撤销效力待定合同的方式是:善意相对人在法定代理人追认之前通过通知的方式真实地表示撤销意愿。...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效力待定合同可否解除

《民法典》规定了效力待定合同的解除权、撤销权和追认权。只有经过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追认后,效力待定合同才会生效。相对方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接到通知后的三十天内进行追认。如果法定代理人没有作出表示,则视为拒绝追认。在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