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财产能否在离婚时转移?

律师回答
摘要:离婚后夫妻共同财产无法转移。根据法律规定,如果一方转移共同财产,双方可以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诉至法院,请求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另外,《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和第一千零六十六条也明确规定了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方式和相关规定。
离婚后夫妻共同财产无法转移。根据法律规定,如果一方转移共同财产,双方可以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诉至法院,请求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一、夫妻共同财产一个人可以卖吗
夫妻共同财产一方不可以自行出售。法律规定在婚姻存续期间,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如果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二、被起诉后多久能恢复夫妻共同财产
离婚前不管多久都不可以转移夫妻财产,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六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
(一)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
(二)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
延伸阅读
破坏了夫妻共同财产怎么办
毁坏夫妻共同财产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并且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可以申请少分或者不分给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的一方。
夫妻共同财产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由民法典规定的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结语:离婚后夫妻共同财产无法转移。根据法律规定,如果一方转移共同财产,双方可以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诉至法院,请求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同时,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另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七十条
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
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夫妻离婚时能否转移共同财产

离婚时不得转移夫妻共同财产,否则将面临法律后果。根据《民法典》第1092条规定,如果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以侵占另一方财产,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减少或不予分割。离婚后,发现...查看全文

离婚夫妻共同财产是否能转移?

夫妻离婚时,不能转移共同财产,否则会在分割时受到惩罚。如果发现有侵占行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再次分割财产。...查看全文

离婚夫妻共同财产是否能转移

离婚财产不可转移,否则会影响分割。如有侵占行为,可向法院提起再次分割诉讼。...查看全文

离婚时是否可以转移夫妻共同财产

法律分析:离婚时是不可以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离婚时,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行为的,另一方可要求该方少分或者不分共同财产,离婚后发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查看全文

夫妻离婚后能否再起诉共同财产转移?

离婚后转移夫妻共同财产是否可再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离婚后另一方发现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财...查看全文

夫妻共同财产能否非法转移?

夫妻非法转移共同财产损害他人利益是不允许的。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受害一方可以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在婚内,另一方可以要求分割共同财产;离婚后,另一方可以起诉要求重新分割共同财产;如果夫妻转移共同财产逃避债务,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财产...查看全文

离婚时可以转移夫妻共同财产吗

法律分析:离婚时不可以转移夫妻共同财产。否则,另一方可以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请求对转移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发现转移行为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法律依据:_x0...查看全文

夫妻一方在离婚时转移共同财产怎么办

法律分析:夫妻一方在离婚时转移共同财产的,另一方当事人应当及时保存证据,起诉至人民法院,必要的可以申请财产保全。根据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方不得不经另一方同意擅自处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离婚夫妻共同财产是否可以转移

离婚时不能转移共同财产,否则会影响分割财产及侵犯另一方权益。如发现此类行为,可向法院起诉请求再次分割财产。...查看全文

是否可以转移离婚夫妻共同财产?

离婚时不得转移共同财产,否则会受到惩罚,包括减少或不分配。如果发现违法行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重新分配共同财产。...查看全文

夫妻共同财产能转移吗

法律分析:夫妻共同财产不能转移。离婚时,一方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属于违背夫妻忠实义务的情形,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法律依据:《中...查看全文

夫妻共同财产能转移吗?

离婚时不能转移财产,如有侵占行为,可在分割财产时惩罚该方。离婚后发现侵占行为,可以起诉请求再次分割财产。...查看全文

丈夫能否擅自转移夫妻共同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被转移的处理方式有三种:1)配合法院积极调查取证以保护自己的财产权益;2)证实转移行为后,法院可以少分或不分财产;3)离婚后发现转移行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根据《民法典》第1092条,隐藏、转...查看全文

离婚时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怎么办

法律分析: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法律依据:《中华人...查看全文

离婚的时候怎样转移夫妻共同财产

法律分析: 离婚的时候私自转移夫妻共同财产是违法的。一般表现为设立新的账户,转移存款。利用股权代持,隐匿夫妻共同财产、以借款方式“出资”。将拥有的房产信息、私自将房产过户到他人名下,套取现金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

离婚时转移夫妻共同财产怎样处罚

法律分析:离婚时转移夫妻共同财产一般处罚转移财产方少分或者不分夫妻共同财产。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转移财产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查看全文

离婚时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怎么办?

律师分析: 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查看全文

离婚的时候怎样转移夫妻共同财产

法律分析: 离婚的时候不得私自转移夫妻共同财产。转移夫妻共同财产一般表现为设立新的账户,转移存款。利用股权代持,隐匿夫妻共同财产、以借款方式“出资”。将拥有的房产信息、私自将房产过户到他人名下,套取现金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离婚时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怎么办

法律分析:离婚时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办法: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可以收集对方转移共同财产的相关证据,请求分割共同财产时,对该方不分或少分。若离婚后发现的,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再次分割共同财产。法律依据:_x000...查看全文

离婚时转移夫妻共同财产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离婚时转移夫妻共同财产一般处罚转移财产方少分或者不分夫妻共同财产。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转移财产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