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不动产的放弃继承是否需要公证

律师回答
摘要:本文介绍了民法典中不动产的放弃继承是否需要公证以及房屋的继承程序。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继承人放弃继承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否则视为接受继承。而房屋的继承程序则包括房屋评估、继承公证、房屋测绘和继承登记等步骤。在办理继承登记时,申请人需要提供房地产权证、继承公证书、房屋测绘等证明,涉及法院判决等事项也需提交相关文件。
一、民法典中不动产的放弃继承是否需要公证
放弃遗产继承不必须要公证,是否进行公证全凭继承人个人意愿,法律没有强制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继承的接受和放弃】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二、房屋的继承程序
1、房屋评估:首先必须通过评估公司对房屋进行市值评估。评估公司会根据房屋所处的路段、坐向、楼层、楼龄等重要因素,作出专业的价格分析和楼价评估,定出准确的物业市值价格。
2、继承公证:申请人应当到房屋所在地的公证处办理继承公证,领取继承公证书。在办理公证时,必须提供房屋权属人的死亡证明书、合法机关出具的合法继承人名单证明,以及原房屋权属人立有的遗嘱(如有遗嘱),亦应提交遗嘱原件。若部分合法继承人自愿放弃继承权,必须出具放弃财产承诺证明。
3、房屋测绘:申请人须到房地产测绘部门申请办理房屋面积测绘或转绘手续,领取测绘成果或者附图,以便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4、继承登记:申请人持房地产权证、继承公证书、房屋测绘等证明到房地产交易中心申请继承登记手续。填写《房地产产权登记申请书》,并递交上述资料后,办案人员将收件立案受理,并核发回执。待一切资料审核后,即发放已更改权属人的房产证明。
5、规定需递交的其它资料:如涉及该房屋权属等事项是法院判决、裁定或调解的,必须缴交法院判决书、裁定书或调解书等。如该房屋经实地测绘,发现已经改建或存在违法建设的,必须提交规划部门的报建审核书或处理决定书。
延伸阅读
结语:民法典中不动产的放弃继承是否需要公证,全凭继承人个人意愿,法律没有强制规定。而房屋的继承程序则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包括房屋评估、继承公证、房屋测绘和继承登记等。若部分合法继承人自愿放弃继承权,必须出具放弃财产承诺证明。因此,在办理不动产继承时,继承人应当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进行公证,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手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法定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一)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
(二)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者受遗赠人丧失受遗赠权;
(三)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或者终止;
(四)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五)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一条 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法典中放弃继承是否公证?

放弃继承不需要公证,需要书面表示;没表态则视为接受。受遗赠人知道后60天内需书面接受或放弃,没表态则视为放弃。...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放弃继承是否公证

法律分析:放弃继承需要公证,若是房产,只有办理放弃公证后,其余继承人才能办理不动产变更登记。《民法典》规定若是有公证遗嘱,则继承人可以凭借公正遗嘱直接进行变更登记。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十...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放弃继承权是否要公证

法律分析:放弃继承权不是一定需要公证的。即法律并不强制,具体按当事人自由意愿确定是否需要公证。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继承前,作出放弃继承的明确的意思表示即可,不需要公证,但应当以书面形式...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放弃继承需要公证吗

法律分析:放弃继承不需要进行公证。我国法律规定,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委托、声明、赠与、遗嘱等公证事项。放弃继承的声明公证是当事人申请才办理的,不属于法定公证事项。法律依据:《《中...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不动产继承是否需要公证

法律分析:不动产继承并不是必须要公证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十一条的相关规定可知,不动产继承的公证并不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公证的事项。经公证之后只是具有更强的法律效力。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不动产继承是否需要公证

房产继承公证不是必须的,但需要提交亲属、身份和财产信息。同一顺位所有继承人有权继承,但若只有一人继承,其他继承人需办理放弃继承手续。...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放弃遗产继承要公证吗

法律分析:放弃遗产继承不要公证,但要作出书面表示。法律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放弃遗产继承要公证吗

继承人可以自行放弃继承权,无需公证或他人同意。放弃继承权是指在继承前表示不再享有继承地位和应继份额的权利,是单方面的法律行为。被继承人有权自由放弃继承权。...查看全文

民法典放弃继承权是否要公证

法律分析:放弃继承权需要公证,只有公正后不动产中心才会进行过户。有遗嘱遗产继承需要向公证处提供财产证明、亲属关系证明以及继承人的身份信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证之后应当向不动产权中心申请变更登记。遗嘱可以指定不具有亲属关系...查看全文

《民法典》放弃继承权是否要公证

放弃继承权需公证,公正后不动产中心才可过户;遗嘱继承需提供财产证明、亲属关系证明及身份信息,公正后应向不动产权中心申请变更登记;遗嘱可指定非亲属继承遗产。...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放弃继承公证吗?

民法规定:放弃继承不需公证,需书面表示;未表示视为接受。受遗赠人需在60天内书面表示接受或放弃,未表示视为放弃。...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放弃继承公证吗?

放弃继承不需要公证,必须书面表示;没有表示则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在60天内书面接受或放弃,到期未表示则视为放弃。...查看全文

民法典放弃遗产继承声明书是否需要公证

放弃遗产不需公正,只要书面形式。符合法律规定的声明书有效,继承人放弃继承应在遗产处理前作书面声明,否则视为接受。...查看全文

民法典规定放弃财产继承是否要公证

法律分析:放弃财产继承不一定需要公证,但是必须做出书面形式的表示。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法律依据:《《中华...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放弃继承公证能否撤销

放弃继承公证一般不可撤销,但有证据可以推翻。出具公证书的机构应复查错误,如内容违法或不实,应撤销并公告其无效。...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公证放弃继承权能否撤销

法律分析:公证放弃继承权可以撤销。但是需要同时满足在遗产处理前放弃以及其余全部继承人同意这两个条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放弃继承需要进行书面声明。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查看全文

在民法典中是否开放放弃继承权?

《民法典》中放弃继承应当进行书面声明且应当在遗产处理前进行放弃。 放弃继承,又称“继承的抛弃”。是指继承人不接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意思表示。是单方法律行为。继承人有权放弃继承,继承人作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余后即丧失了继承权。放弃继承必须...查看全文

是否需要公证放弃遗产继承

根据《民法典》规定,放弃遗产继承一般不需要公证,只需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表示放弃继承即可生效。根据法律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继承人必须在遗产处理前书面表示放弃继承,否则将被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查看全文

放弃遗产继承是否需要公证?

放弃遗产是否需公证,取决于继承者意愿,但未公证可能导致遗产纠纷。为避免纠纷,建议办理公证,更具法律效力。...查看全文

民法典放弃遗产继承声明书需要公证吗

放弃遗产继承的声明书可以生效,不需要公证,但公证可以增强其法律效力。放弃继承权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都具有法律效力。根据《民法典》和《公证法》规定,放弃继承权的书面声明应在遗产处理前作出。办理公证时需确保当事人身份真实、意愿真实合法...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