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毒物品犯罪既遂的处罚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罪既遂的处罚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制毒原料的,应以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罪定罪。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罪的立案标准包括一定数量的各种制毒原料。
一、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罪既遂的处罚
1、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罪既遂的处罚: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生产、买卖、运输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配剂,或者携带上述物品进出境,情节较重的,应当以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罪定罪。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三百五十条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生产、买卖、运输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配剂,或者携带上述物品进出境,情节较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明知他人制造毒品而为其生产、买卖、运输前款规定的物品的,以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二、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罪的立案标准
违反国家规定,非法运输、携带制毒物品进出国(边)境,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1-苯基-2-丙酮五千克以上;
2、麻黄碱、伪麻黄碱及其盐类和单方制剂五千克以上,麻黄浸膏、麻黄浸膏粉一百千克以上;
3、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去甲麻黄素(去甲麻黄碱)、甲基麻黄素(甲基麻黄碱)、羟亚胺及其盐类十千克以上;
4、胡椒醛、黄樟素、黄樟油、异黄樟素、麦角酸、麦角胺、麦角新碱、苯乙酸二十千克以上;
5、N-乙酰邻氨基苯酸、邻氨基苯甲酸、哌啶一百五十千克以上;
6、醋酸酐、三氯甲烷二百千克以上;
7、乙醚、甲苯、丙酮、甲基乙基酮、高锰酸钾、硫酸、盐酸四百千克以上;
8、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剂相当数量的。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条的规定,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罪既遂的处罚一般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生产、买卖、运输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配剂,或者携带上述物品进出境,情节较重的,应当以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罪定罪。立案追诉的标准包括一系列物品的数量超过一定限度。以上是对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罪的相关规定和处罚的简要介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九条 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禁毒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一)包庇、纵容毒品违法犯罪人员的;
(二)对戒毒人员有体罚、虐待、侮辱等行为的;
(三)挪用、截留、克扣禁毒经费的;
(四)擅自处分查获的毒品和扣押、查封、冻结的涉及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财物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一章 总则 第八条 国家鼓励开展禁毒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的缉毒技术、装备和戒毒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章 毒品管制 第二十八条 对依法查获的毒品,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毒品违法犯罪的非法所得及其收益,以及直接用于实施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设备、资金,应当收缴,依照规定处理。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走私制毒物品罪既遂的刑罚规定

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条,非法生产、买卖、运输毒品原料的犯罪嫌疑人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刑罚和罚金,情节越严重,刑罚越重,单位犯罪将对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员分别处罚。...查看全文

制毒物品罪既遂刑罚的法律规定

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罪既遂的处罚和立案标准。根据刑法规定,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制毒物品的原料、配剂,或携带这些物品进出境,情节较重者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者将受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查看全文

犯了走私制毒物品罪既遂怎么处罚?

法律分析:走私制毒物品罪既遂处罚: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非法运输制毒物品罪既遂处罚如何规定?

行为人犯非法运输制毒物品罪既遂的,一般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醋酸酐、乙醚、三...查看全文

非法运输制毒物品罪既遂的刑罚规定?

非法运输制毒物品罪既遂的处罚标准:情节较重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单位犯罪者,对单位判罚金,并对直接负...查看全文

走私制毒物品罪既遂的处罚措施

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条规定,走私制毒物品罪既遂,根据情节轻重,可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单位犯罪时,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处罚。...查看全文

走私制毒物品罪既遂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走私制毒物品罪既遂的处罚是,如果情节较重的,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如果情节严重的,处三到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则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查看全文

走私制毒物品罪既遂怎么处罚?

法律分析:走私制毒物品罪既遂的处罚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法律依据:《《中...查看全文

走私制毒物品罪既遂如何处罚?

走私制毒物品罪既遂的处罚是,如果情节较重的,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如果情节严重的,处三到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则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文关联的相关...查看全文

走私制毒物品罪既遂如何处罚

走私制毒物品罪的处罚标准:1、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生产、携带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物品进出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查看全文

走私制毒物品罪既遂处罚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分析:走私制毒物品罪既遂处罚标准是:构成该罪,情节较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查看全文

中国对非法运输制毒物品罪既遂的处罚规定?

律师解答: 非法运输制毒物品罪既遂的量刑: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如果情节严重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一般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查看全文

中国对非法运输制毒物品罪既遂的处罚规定?

法律解析: 非法运输制毒物品罪既遂的量刑: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如果情节严重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一般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查看全文

刑法对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罪既遂的处罚规定?

法律分析:刑法对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罪既遂的处罚规定是:_x000D_ 1、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_x000D_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_x000D_ 3、单位犯...查看全文

走私制毒物品罪既遂处罚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走私毒品罪处罚标准:轻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及罚款;重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及罚款;特别严重罪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及罚款或没收财产。...查看全文

走私制毒物品罪既遂定刑规定?

法律解析: 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生产、买卖、运输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配剂,或者携带上述物品进出境,情节较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走私制毒物品罪既遂定刑规定?

律师解答: 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生产、买卖、运输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配剂,或者携带上述物品进出境,情节较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罪既遂的处置规定?

法律解析: 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罪既遂的定罪: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生产、买卖、运输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配剂,或者携带上述物品进出境,情节较重的,应当以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罪定罪。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罪既遂的处罚:一...查看全文

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罪既遂的处置规定?

律师解答: 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罪既遂的定罪: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生产、买卖、运输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配剂,或者携带上述物品进出境,情节较重的,应当以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罪定罪。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罪既遂的处罚:一...查看全文

毒品犯罪既遂规定?

律师解答: 通常情况下贩卖毒品的既遂与否,应以毒品是否进入交易环节为准。以贩卖为目的实施了购买毒品的行为,或者有证据证明以贩卖目的而持有毒品,或者有证据证明以贩卖为目的购进或持有毒品的行为人与购毒者已达成毒品交易意见并正在交易而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