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主体的范围及分类

律师回答
摘要:本文讲述了刑法中关于刑事责任年龄和共同犯罪的规定。年龄在14周岁以下的公民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特定罪行承担刑事责任,而16周岁以上的人则需对所有上述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在共同犯罪中,主犯和从犯的区分主要根据他们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定。从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对从犯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从犯的刑事责任比主犯轻。
在刑法中,未满14周岁的人如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则不会被视为犯罪行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若犯下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则需承担刑事责任;而16周岁以上的人则需对上述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2、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构成犯罪的人必须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或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如果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的,则不能追究刑事责任。另外,共同犯罪本身而言,必须是共同故意犯罪,如果是过失犯罪的,不能构成共同犯罪。
一、共同犯罪怎样量刑
根据法律的规定,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的,是共同犯罪。共同犯罪中可能全是主犯,也可能有主犯和从犯,主要根据他们在共同犯罪中的不同地位和不同作用分别处罚。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而从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对于从犯,应当从减轻、从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从犯的刑事责任是同主犯应负的刑事责任相比较而言,比主犯应受到的刑罚处罚要轻。
二、共同犯罪构成条件有哪些
1、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数人共同实施犯罪,但如果其中只有一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也不能构成共同犯罪。
2、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1)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故意的参加实施共同犯罪,而且还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和他一起参加实施犯罪。
(2)共同犯罪人对犯罪结果的发生,都抱着希望或者放任的故意态度。共同的犯罪故意使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结合成为一个统一的犯罪行为,共同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
3、共同犯罪人在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是为了达到同一犯罪目的,指向相同目标,紧密相联,有机配合,各自的犯罪行为都是整个犯罪活动的组成部分。
4、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客体。即共同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必须指向同一犯罪客体,这是共同犯罪的成立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的必然要求。
延伸阅读
结语:刑法规定了不同年龄段的人对犯罪行为的责任承担,同时也明确了共同犯罪中不同成员的刑事责任能力及量刑原则。共同犯罪需要满足四个构成条件,即两个或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共同故意犯罪,主观上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客观上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具有共同的犯罪客体。对于共同犯罪,主犯和从犯的刑罚会有所不同,从犯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法律依据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的情形之一,数额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百分之八十的,可以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敲诈勒索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三)被害人谅解的;
(四)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八条 对犯敲诈勒索罪的被告人,应当在二千元以上、敲诈勒索数额的二倍以下判处罚金;被告人没有获得财物的,应当在二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判处罚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共同犯罪中的主体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共同犯罪的主体情形,包括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构成的共同犯罪、两个以上单位构成的共同犯罪以及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与单位构成的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共同过失犯罪则不以共同犯罪论处,根据所犯...查看全文

法律主体的范围与分类

法律关系的主旨是指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在中国,法律主体包括公民、法人和国家。法律关系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主体是指参与法律关系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客体是指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是法律关系形成的中介。内容是指法律关...查看全文

简要说下该罪的犯罪主体及范围

刑事案件犯罪有什么主体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案件犯罪的主体包括有刑事责任承担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其他合法的单位等。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具体分类

共同犯罪的主旨: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根据犯罪类型分别处罚。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要件、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主体要件要求共同犯罪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和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客观要件包括共同作为、共同直接实施犯罪和存在分工的...查看全文

信息公开义务主体范围及分类概述

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和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包括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等途径主动公开,也可以由个人或单位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涵盖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查看全文

渎职罪犯罪主体的范围

渎职罪主要包括滥用职权型、玩忽职守型和徇私舞弊型三类犯罪。其中滥用职权型包括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等罪名;玩忽职守型包括玩忽职守、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等罪名;徇私舞弊型包括徇私枉法、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等罪名。共有35个罪名被列入刑...查看全文

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及分类有哪些?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与处理在离婚案件中是一个疑难问题。除非符合特定情形,否则以下债务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1)夫妻双方约定由个人承担的债务;2)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义务的亲朋所负的债务;3)一方未经对方同意,个人...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主从犯的成立范围是什么

法律分析: 主犯包括两类:一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即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二是其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即除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以外的在共同犯罪中对共同犯罪的形成、实施与完成起决定或重要作用的犯罪分...查看全文

撤销权的主体及具体适用范围分析

撤销权主体是指在法定可撤销权合同中可以进行撤销的主体。法定可撤销合同分别有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签订的合同;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签订的合同;一方实施欺诈行为签订的合同;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法...查看全文

知识产权犯罪主体的范围

侵犯知识产权罪的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不受所有制或经营形式的限制。自然人包括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合伙的人,单位包括法人和非法人单位,如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非法人单位指不具备法人资格但依法登记核准的社会团体、经...查看全文

刑事犯罪范围及种类概述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介绍了刑事犯罪的十种类型,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军人违反职...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分类

法律分析:   共同犯罪分为两种: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   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共同犯罪人的主要分...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分类

法律解析: 从结构上分为任意共犯、必要共同犯罪。 从作用上来看,共同犯罪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 从分工上来看,共同犯罪分为帮助犯,教唆犯,实行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六条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查看全文

罪犯保外就医范围及疾病伤残分类

严重疾病、罪犯刑期、身体残疾、年老多病等情况下,保外就医应从严控制,但对病情恶化有死亡危险、改造表现较好、少年犯、老残犯、女犯等特殊情况,可适当放宽。...查看全文

发明专利的分类及范围

发明专利属于《专利法》中规定的三大专利类型之一,同时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类专利,法律规定对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年。发明专利分为产品专利和方法专利两种。 产品专利,指的是利用发明人所提供的解决暂定的问题的技术方案的生产的产品,如电灯...查看全文

单位犯罪主体范围包括

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哪些 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五种,分别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其中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既包括国有、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查看全文

渎职罪犯罪主体范围汇总?

律师分析: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严格意义上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就是按照宪法的规定,属于国家机构序列的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及监狱。这些机关,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属于国家...查看全文

渎职罪犯罪主体范围汇总

法律解析: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严格意义上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就是按照宪法的规定,属于国家机构序列的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及监狱。这些机关,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属于国家...查看全文

渎职罪犯罪主体范围汇总

法律分析: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严格意义上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就是按照宪法的规定,属于国家机构序列的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及监狱。这些机关,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属...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不同类型及划分方式

共同犯罪分为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任意共犯是一个人可以单独实施的犯罪,但当多人共同实施时构成共同犯罪;必要共犯是刑法规定只能由两人以上共同行为构成的犯罪。...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