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中抚养费过高的处理方式

律师回答
摘要:离婚协议中抚养费约定的有效性及调整问题。离婚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受法律保护。抚养费数额可根据实际需要、负担能力和生活水平确定。离婚协议具有约束力,但抚养费数额可根据双方收入变化或子女状况调整。只有当请求调整方的健康状况和收入相比协议签订时有明显变化时,才可适用情势变更原则调整抚养费金额。
1、一般来讲,离婚协议中关于抚养费的约定是夫妻双方综合考虑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后作出的,该约定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在无相反证据证明该意思表示作出时有夫妻一方有受到胁迫或欺诈,原则上夫妻间订立的离婚协议受法律保护。
2、在离婚协议中对抚养费的数额约定偏高时,能否后续进行调整?
解决该问题可以从法律对抚养费的相关规定以及离婚协议的性质入手。
(1)依据《民法典》,双方离婚时可自行约定抚养费的多少和负担期限的长短。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抚养费的确定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2)从性质上来看,离婚协议属于契约的范畴。在达成离婚协议的过程中,实际隐含着双方处理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一系列问题的考虑。最终达成的离婚协议,是双方妥协商定的结果。当协议离婚的双方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内容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背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时,所达成的协议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因此,若要否认离婚协议对抚养费约定的效力,需举证证明自己对该问题的表述并非真实意思表示。但这并非意味着双方对抚养费作出约定后,抚养费的数额就是一成不变的,应当依双方的收入变化或子女的现实状况而定。例如,被抚养人的父母突发重大疾病造成收入骤减或子女随着升学及年龄增长所需费用显著增加,此时依据情势变更原则,可以主张对抚养费的数额和支付方式作出相应调整。
3、因此,只有在主张抚养费金额过高的一方在提出请求调整抚养费金额这一时间点的身体健康状况和收入情况较离婚协议签订时相比,有着明显变化时,才可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对之前约定的抚养费金额进行调整。
延伸阅读
结语:离婚协议中对抚养费的约定是夫妻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受法律保护。若抚养费数额偏高,可根据子女实际需要、父母负担能力及生活水平确定调整。离婚协议属于契约,双方妥协商定的结果,具有约束力。要否认约定效力需证明不是真实意思表示。但抚养费数额并非固定,可根据双方收入变化或子女情况调整。只有请求调整方身体健康和收入与签订协议时相比有明显变化时,可适用情势变更原则调整抚养费金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处理离婚协议中抚养费过高问题的方法

协议离婚抚养费可变更,需另行起诉。变更需符合法定事由,父母可协商解决或诉请法院。抚养费不包括私立学校、择校费、赞助费等,父母可拒绝支付子女购买电脑手机、旅游、商业保险等费用。大病医疗费应由社会医疗保险报销,父母道义上负责,但无法律...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中抚养费过高的解决方法

协议离婚时抚养费过高可按公平原则调减,可通过法院调解或诉讼解决。抚养费根据子女实际需要、父母负担能力和当地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按月收入的20%-30%支付,无固定收入可参考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抚养权变更失败后,符合特定情形...查看全文

协议离婚抚养费过高的怎么处理

离婚时,若抚养费过高,支付方可协商降低或向法院起诉;如果费用超出实际需要且支付方无力承担,也可适当降低。抚养费应根据实际需要、负担能力和生活水平确定。...查看全文

协议离婚抚养费过高如何处理

离婚后支付抚养费的一方如经济情况变化,无法负担原定数额,则可协商降低或向法院起诉。抚养费数额应根据实际需要和父母负担能力确定。若支付方经济困难,可请求减少给付。...查看全文

协议离婚抚养费过高如何处理?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另一方应负担抚养费。费用多少和期限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由法院判决。未成年或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权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费用应考虑实际需要、生活水平、收入、支出、负担等因素。...查看全文

协议离婚抚养费过高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根据法律规定,协议离婚抚养费过高可以协商,协商不成的向法院起诉。抚养费确定的方式是:首先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有固定收入的一般占月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法律依据:_x...查看全文

协议离婚抚养费过高怎么处理

离婚后支付抚养费的一方负担能力降低,可以协商降低抚养费或向法院起诉。抚养费数额应根据实际需要、负担能力和生活水平确定。如支付方长期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可请求减少支付。...查看全文

协议离婚时抚养费过高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协议离婚时抚养费过高应该和直接抚养方协商处理,如果对方不同意,当事人确负担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法律依据:_x00...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中子女抚养费过高的解决方法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子女抚养费的数额应根据实际需要、父母负担能力和当地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一般按月收入的20%至30%给付。负担多个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不得超过月总收...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上的抚养费过高?

律师分析: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起诉,要求调低抚养费。 根据规定,子女抚育费应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如果父母双方在离婚或者同居关系解除后就子女抚育费的约定过高,明显超过子女的实际需要、不直接...查看全文

协议离婚后抚养费过高的该怎么处理

协议离婚后抚养费过高的支付抚养费的一方可以与对方协商适当降低抚养费,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申请降低抚养费。抚养费的约定过高,明显超过子女的实际需要、超过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经济条件的,可以适当降低。【本文关...查看全文

处理协议约定的过高抚养费的方法

协议约定的抚养费过高的处理方式:双方协商降低,若不同意可提起诉讼,法院判决。根据最高法院解释,抚养费应考虑子女需求、父母负担能力和当地生活水平。固定收入者一般按月总收入的20%-30%支付,负担多个子女可适当提高但不超过总收入的5...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中抚养费的争议处理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离婚而消除,父母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不满两周岁的子女由母亲直接抚养,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协议不成时,由法院根据最有利于子女的原则判决。已满...查看全文

未在离婚协议中明确抚养费问题的处理方式

协议离婚未约定抚养费,可协商或起诉要求支付。根据《民法典》规定,离婚后,未约定抚养费的一方应负担部分或全部费用。协议不成可由法院判决,子女可提出合理要求。离婚协议未写抚养费,可协商或向法院提起诉讼。父母仍有抚养义务,抚养费是为未成...查看全文

协议离婚抚养费过高应该怎么处理

离婚后支付子女抚养费应根据实际需要和负担能力确定。如一方经济情况变化,无力支付原数额,可协商降低或向法院起诉。若支付一方长期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经济困难,可请求减少给付。...查看全文

离婚后未履行抚养费协议的处理方式

协议离婚后抚养费纠纷,可协商解决或诉诸法院。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子女有权要求抚养费。如拒绝执行,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无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的父母可用财物抵押抚养费。...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约定的抚养费过高?

律师分析: 如果父母双方在离婚或者同居关系解除后就子女抚养费的约定过高,明显超过子女的实际需要、超过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经济条件,而且又没有提供对方的收入证明的,可以按照公平原则予以调减。如果双方就抚养费用问题协商不成的,可以到法...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中子女抚养费的支付方式

协议离婚子女抚养费支付方式及标准解析:抚养费包括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固定收入方支付比例为20%-30%,负担多个子女费用可适当提高但不超过50%。无固定收入者可根据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确定数额。支付方式分为一次性和定期给付,...查看全文

协议离婚后抚养费过高应该怎样处理

协议离婚后抚养费过高的支付抚养费的一方可以与对方协商适当降低抚养费,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申请降低抚养费。抚养费的约定过高,明显超过子女的实际需要、超过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经济条件的,可以适当降低。一、离婚后孩子改姓还...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中的异议处理方式

夫妻如何解除婚姻关系?只有当一方不同意离婚时,需要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如果一方要求离婚,可以通过调解或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应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无效且感情确已破裂,应准予离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