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扭送对象是谁?

律师回答
摘要:《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扭送的对象和性质,公检法对扭送的处理权力包括接受、讯问、移送管辖和采取紧急措施。扭送的人应接受讯问,对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对紧急情况应先采取措施再移送。扭送不具备紧急逮捕和暴力制止的权力。
刑事诉讼中扭送的对象是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84条规定,对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
(一)正在实行犯罪或者正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通缉在案的;
(三)越狱逃跑的;
(四)正在被追捕的。
一、扭送性质:
1.扭送是法律赋予公民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手段;
2.扭送并非强制措施的种类【有学者认为扭送是一种刑事独立强制措施】。
二、公检法对于扭送的处理:
1.四项权力:
a.接受权;
a.讯问权;
c.移送管辖权;
d.采取紧急措施权。
2.对于扭送来的人:
a.都应当接受。
b.应当立即讯问。
c.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
d.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①扭送应不得拥有国家机关紧急逮捕时的附带搜查权。
②未赋予扭送时使用枪械器以暴制暴的权力。
延伸阅读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扭送对象及其权利保障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扭送对象是指被侦查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扭送对象包括被逮捕、被取保候审、被监视居住、被拘留等情况下的犯罪嫌疑人。对于扭送对象的权利保障,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一系列保护措施。这包括扭送对象享有知情权、辩护权、申诉权等,同时也规定了对扭送对象的限制措施必须合法、合理,并且要保障扭送对象的人身权、财产权等基本权益。此外,扭送对象还享有法律援助的权利,如有需要可以申请律师提供法律帮助。总之,刑事诉讼法对扭送对象的权利保障提供了明确的规定,旨在确保扭送对象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结语:扭送对象是指被侦查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刑事诉讼法为扭送对象的权利保障提供了明确规定,包括知情权、辩护权、申诉权等。限制措施必须合法、合理,保障扭送对象的人身权、财产权等基本权益。同时,扭送对象享有法律援助的权利,可申请律师提供帮助。刑事诉讼法旨在确保扭送对象在诉讼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九章 执行刑罚 第四节 对又犯新罪罪犯的处理 第三百一十六条 被剥夺政治权利、管制、宣告缓刑和假释的罪犯在执行期间又犯新罪的,由犯罪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对留看守所执行刑罚的罪犯,因犯新罪被撤销假释的,应当根据侦查、审判需要,由犯罪地看守所或者原执行看守所收监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罚的执行 第四节 减刑、假释 第二十九条 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根据监狱考核的结果,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四条 国家安全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与公安机关相同的职权。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依刑事诉讼法规定,扭送的对象包括"

法律分析:(一)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通缉在案的;(三)越狱逃跑的;(四)正在被追捕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二条 对于有下列情...查看全文

"依刑事诉讼法规定,扭送的对象包括"

法律解析: (一)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通缉在案的; (三)越狱逃跑的; (四)正在被追捕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二条 对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扭送对象包括哪些?

扭送是一种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并强制送到公检法部门接受调查的行为。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扭送的对象包括现行犯、通缉犯、越狱逃跑者或被追捕者。扭送是公民的普遍权利,旨在保护自己、帮助他人,并体现了国家支持的社会正气。扭送具有强迫性,但...查看全文

依刑事诉讼法规定扭送的对象包括哪些?

扭送是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并强制送到公检法部门的行为,扭送对象包括现行犯、通缉犯和越狱犯。扭送是公民的普遍权利,体现了正义和国家支持的社会正气。扭送具有强迫性,但需要公民首先控制住扭送对象才能将其送交公安、司法机关。扭送是一种特定对象...查看全文

依刑事诉讼法规定,哪些对象可以作为扭送人?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了任何公民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处理的情形,包括正在实行犯罪或犯罪后即时被发觉、通缉在案、越狱逃跑和正在被追捕。...查看全文

扭送的对象包括谁

法律分析: 扭送的对象为犯罪嫌疑人和已经判刑的罪犯,包括: 1、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犯罪嫌疑人; 2、通缉在案的犯罪嫌疑人; 3、越狱逃跑的罪犯; 4、正在被追捕的犯罪嫌疑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查看全文

依我国刑事诉讼法,扭送的对象包括哪些?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规定,公民可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处理以下情形的人:正在实行犯罪、犯罪后即时被发觉、通缉在案、越狱逃跑、正在被追捕。...查看全文

刑事起诉书的送达对象是谁

法律分析:刑事起诉书应该送达给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起诉书是检察院向法院就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提起公诉的文书,一般在决定开庭审判后,会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此期间,被告人和辩护人应该准备辩护词。法...查看全文

刑事起诉书的送达对象是谁

法律分析: 刑事起诉书送达的对象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起诉书是检察院向法院就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提起公诉的文书,一般在决定开庭审判后,会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此期间,被告人和辩护人应该准备辩护词。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查看全文

扭送罪行的法律规定是谁?

中国法律赋予公民在紧急情况下协助司法机关同犯罪作斗争的权利,即扭送。公民当场抓获犯罪分子后,应立即送交司法机关处理,司法机关有责任接受并讯问。如不构成犯罪或非通缉在案者,应立即释放;需要进一步审查处理的,移送主管机关;需要拘留或逮...查看全文

群众扭送的对象是哪几种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3条关于扭送的规定以及公检法对扭送的处理权力。扭送是一种法律赋予公民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手段,但并非强制措施的种类。在扭送过程中,要注意不能随意扩大范围,也要注意扭送的方法。对于犯罪嫌疑人,扭送后公检...查看全文

什么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起诉对象是谁?

附带民事诉讼的主旨是明确了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群,包括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和近亲属。可以起诉的对象包括犯罪嫌疑人、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以及其他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共同致害人。根据相关法律解释,人民法院应受理原告的再次起诉,除...查看全文

扭送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对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一)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通缉在案的;(三)越狱逃跑的;(四)正在被追捕的。扭送是中国法律赋予公民在紧急情况下协助司法机关同犯...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

法律解析: 1.从表层看,其调整对象是刑事关系。 2.从中层看,其调整对象是刑事责任关系。 3.从深层看,其调整对象是政治关系。刑事关系和刑事责任关系是对刑法调整对象的法学认识,政治统治关系是对刑法调整对象的社会认识。 【法律依...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

法律分析: 刑事诉讼法调整刑事关系和刑事责任关系。也有观点认为调整的是政治关系。主流观点为广泛社会关系说,即刑事诉讼法的调整对象为涉及统治阶级利益的所有社会关系。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

律师分析: 1.从表层看,其调整对象是刑事关系。 2.从中层看,其调整对象是刑事责任关系。 3.从深层看,其调整对象是政治关系。刑事关系和刑事责任关系是对刑法调整对象的法学认识,政治统治关系是对刑法调整对象的社会认识。 【法律依...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

法律分析:刑事诉讼法调整刑事关系和刑事责任关系。也有观点认为调整的是政治关系。主流观点为广泛社会关系说,即刑事诉讼法的调整对象为涉及统治阶级利益的所有社会关系。法律依据:_x000D_ 《刑事诉讼法...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

法律解析: 1.从表层看,其调整对象是刑事关系。 2.从中层看,其调整对象是刑事责任关系。 3.从深层看,其调整对象是政治关系。刑事关系和刑事责任关系是对刑法调整对象的法学认识,政治统治关系是对刑法调整对象的社会认识。 【法律依...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

法律分析: 刑事诉讼法的调整对象一般为刑事关系和刑事责任关系。也有观点认为调整的是政治关系。主流观点为广泛社会关系说,即刑事诉讼法的调整对象为涉及统治阶级利益的所有社会关系。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

刑事诉讼证明对象包括实体法事实和程序法事实。案件的判决必须依赖于充分的证据和调查研究,而不是轻信口供。如果只有被告人的供述而没有其他证据,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并处以刑罚;而如果没有被告人的供述,但证据确实充分,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并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