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警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一旦玩忽职守,也是构成渎职罪的。
一、刑法渎职罪的认定
渎职罪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刑事犯罪,而是其中分为了很多具体的刑事罪名,一般来说我们对渎职罪的认定,其实就是指对渎职犯罪主体的认定。《关于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扩大了通常理解的渎职罪主体范围,确定了三类渎职罪的主体,即:(1)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2)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3)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上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日常生活中,不论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是什么,我们所在的岗位都要求我们有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果不履行自己应该做的事,其实都构成了渎职罪。不过对于政府工作人员来说,构成渎职的后果则更为严重。生活中我们每个公民都有监督权,如果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到相关部门进行检举和揭发。
二、失职渎职罪怎么处罚
失职渎职罪的处罚:构成滥用职权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渎职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三、玩忽职守罪犯罪主体是什么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和各级司法机关,因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
玩忽职守行为与造成的严重危害结果之间有必然因果联系的行为,否则,一般不构成玩忽职守罪,而是属于一般工作上的错误问题,应由行政主管部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