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立即执行的概念与特点

律师回答
摘要:死刑立即执行是指对罪行极其严重的罪犯,立即执行死刑判决的程序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直接判决或核准,高级人民法院可直接核准缓期执行。程序包括最高人民法院签发执行命令,一审法院交付执行,执行方法为枪决或注射,可在刑场或指定场所执行。执行前需验明正身,询问遗言,若有错误发现可暂停执行。执行后需公布但不示众,书记员记录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通知罪犯家属。
死刑立即执行
死刑立即执行即我们平时说的死刑,而并非比死刑更严厉的刑罚。该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罪犯,死刑立即执行除由最高人民法院直接判决的外,依法都应当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于被判死刑缓期执行的各高级人民法院有权直接核准,无需上报。
执行死刑立即执行判决应当遵循以下程序性规定:
1、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死刑执行命令。
2、原一审人民法院在接到由上级人民法院移交的死刑执行命令后,应当在7日以内交付执行。
3、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4、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
5、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6、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
7、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8、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延伸阅读
死刑立即执行的合理性和争议
死刑立即执行的合理性和争议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支持者认为立即执行死刑可以确保公正和效力,对犯罪分子起到威慑作用,保护社会安全。他们认为,对于严重罪行的犯罪分子,迅速执行死刑可以给受害者家属以安慰,同时减少对社会资源的浪费。然而,反对者认为死刑立即执行存在着严重的人权和公正问题。他们指出,判决可能存在错误,无法挽回的错误执行将导致无辜人的死亡。此外,死刑立即执行也无法解决犯罪根源,更多的关注应该放在犯罪预防和改造上。因此,死刑立即执行的合理性和争议是一个需要深入讨论和审慎权衡的问题。
结语:死刑立即执行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支持者认为,立即执行死刑可以确保公正和效力,对犯罪分子起到威慑作用,保护社会安全。然而,反对者认为死刑立即执行存在着严重的人权和公正问题。他们指出判决可能存在错误,无法挽回的错误执行将导致无辜人的死亡。因此,对于死刑立即执行的合理性和争议,需要进行深入讨论和审慎权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五节 死刑 第四十八条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五节 死刑 第四十九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五节 死刑 第五十条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缓刑执行的概念及特点

缓刑执行是对犯罪分子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刑罚,通过考验期限内的表现来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缓刑分为缓刑和死刑缓期执行两种形式,前者是给予犯罪分子一定时间的考验期,若期间没有违规则不再执行刑罚;后者是在死刑判决后给予犯罪...查看全文

行政强制执行的概念与特点

行政强制执行是以行政主体和法院为执行主体,以已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为执行内容,旨在迫使相对人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最终确保行政法上秩序的实现。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包括加处罚款、划拨存款、拍卖或处理查封财物、排...查看全文

民事强制执行的概念与特点

强制执行是指法院使用国家强制力,采取措施迫使当事人履行义务的诉讼行为。扣缴、提取被申请人收入是常见的执行措施,拘留和回避是紧密联系的两种执行措施,拘留是临时措施,逾期不履行可收取税款交付申请人。...查看全文

服务型行政执法的概念与特点

服务型行政执法旨在将执法转变为一种服务,构建管理、执法和服务三位一体的模式,实现行政执法与服务人民群众的有机统一,以进一步改进和提升行政执法水平。...查看全文

行政执法的概念和特点

法律解析: 行政执法,是指在实现国家公共行政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法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得到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定程序实施行政法律规范,以达到维护公共利益和服务社会的目的的行政行为。 行政执法不同于行政立法,也不同于行政司法,特点...查看全文

执行和解的概念及特点

执行和解是指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协商、互谅互让的基础上,就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义务达成协议,结束执行程序。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执行员应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签名或盖章。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查看全文

行政执法的概念和特点?

律师分析: 行政执法,是指在实现国家公共行政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法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得到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定程序实施行政法律规范,以达到维护公共利益和服务社会的目的的行政行为。 行政执法不同于行政立法,也不同于行政司法,特点...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的概念与特点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从而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它对保障...查看全文

缓刑制度的概念与特点

缓刑是指对犯罪分子先行宣告定罪,但不立即执行刑罚,而是给予一段考验期。如果考验期满后没有犯新罪或发现其他未判决的罪行,原判的刑罚将不再执行。...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的概念与特点

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涉嫌侵犯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为追究其刑事责任而进行立案侦察、审判并给予刑事制裁的案件,具有直接侵害形态、明显犯罪现场、复杂因果联系和阶段性突发性等特点。...查看全文

刑事犯罪的概念与特点

刑事犯罪的特点及要件。刑事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危害性不一定都构成犯罪。犯罪行为包括违法行为、违反社会道德和破坏纪律的行为。只有危害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被认定为犯罪。刑事犯罪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犯罪主...查看全文

各自的概念与特点

商标和专利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客体、保护期限、保护内容和申请程序。商标保护商标本身,保护期限为10年且可续展,不得在同类商品上注册相同商标。专利保护技术内容,保护期限为20年或10年,不得制造、使用、销售相同或相似产品。商标申请需经过...查看全文

犯罪的概念与特点

《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了一系列危害国家和社会的行为,包括颠覆政权、破坏秩序、侵犯财产和人身权利等,这些行为根据情节的轻微程度决定是否构成犯罪。...查看全文

死刑与立即执行死刑的区别

死刑立即执行和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是两种不同的死刑执行制度。死缓是对应判处死刑但不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的刑罚制度。死缓执行期满后,根据犯罪情况可以减为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死刑立即执行适用于严重罪行,需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缓执行期间从判...查看全文

死刑与死刑立即执行的差异

死刑包括立即执行和缓期执行,缓期执行是对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宣告缓期二年执行的制度。在缓期执行期间,犯罪分子有机会减为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但如果再次故意犯罪,会被执行死刑。立即执行适用于极其严重的罪行,而缓期执行由高级法院直接核准,...查看全文

概念、特点与区别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职工医保将迎来重大改革,逐步将部分门诊慢特病和多发病纳入统筹基金支付,意味着医保能报销更多门诊费用。门诊统筹是医疗保险待遇的一种形式,将参保人的门诊费用纳入报销范围,由统筹基金支付部分费用。目前门诊统筹可分为门诊...查看全文

概念、特点与分类

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双方行为、无权代理行为、无权处分行为以及债权同意欠缺的债务转移行为。这些行为在作出后是否生效尚不能确定,需要有关民事法律行为进行确认。...查看全文

概念、特点与影响

股权转让是指股东将股权转让给第三人,但需经过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未得到回复即视为同意。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的,应购买该股权;未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经同意转让的股权,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按出资比例行使。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以章...查看全文

收益权的概念与特点

财产收益权是通过财产占有、使用、经营、转让而获得的经济效益,包括经营性和非经营性收益。经营性收益必须是合法权利下的收益,而在民法上主要指孳息。...查看全文

双定户的概念与特点

双定户是指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业户。定期定额征收是税务机关核定纳税人在一定经营时期内的应纳税额的一种方式。个体工商户一般按照区域、地段、面积、设备等标准核定月度纳税额。户口迁移需要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并提供相应的...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黄先月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合同纠纷、合同纠纷

已服务105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