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行使合同解除权

律师回答

法律分析:一、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方式关于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方法,《》第96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第九十四条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

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可见,解除权行使的方式主要可分为通知与进行批准,登记。

1、以通知解除合同。在行使解除权的方式上,中国合同法采用德国民法的立法体例,在本法条中的第一项即规定了当事人一方在约定解除事由或法定解除事由发生而欲行使解除权时,必须通知相对人,合同自通知到达相对人时发生解除的效力。此外,合同法草案曾规定以“情事变更”为由要求解除合同的,必须通过法院或仲裁机构加以裁决才能发生法律效力。但后来并未采行,主要是考虑到如何划分正常的商业风险和情势变更较为困难,掌握不好,有可能使有的当事人规避正常的商业风险,有的法官也可能滥用这项权力,甚至助长地方保护主义等不利因素。所以最终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任何情形下解除权人行使解除权都只须以意思表示通知对方即可,不必通过法院判决或仲裁机构仲裁。其次,对通知的形式,《合同法》未作特殊要求,因此它可以包括书面、口头或其他形式,如国际上惯用的声明、请求或特定情况下的传真、电子邮件等。但为了避免产生争议,最好应采取书面形式。对于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采取书面形式的合同,在合同解除时,也应采取书面通知的形式。不管采取哪种方式,只要通知送达对方即可发生合同解除的法律效力。

2、办理批准与登记等手续解除合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对市场行为仍有一定的干预。《合同法》第96条第2项规定若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需依照其规定办理。其实早在《涉外经济合同法》与《法》中,也有类似的规定。然而,《合同法》的规定显得较有弹性,所谓“依照其规定”应理解为按照相关法律或行政法规的规定,若以有关机关的批准、登记为解除的特别生效要件的,则需获得批准或办理登记后才可解除合同;若仅为行政上管理的需要,则办理该手续与否并不会影响解除的效力。这是与合同生效要件相对应的。某一合同的解除条件与程序应当与该合同的成立条件和程序保持一致。

二、行使合同解除权的程序行使解除权的程序必须以当事人享有解除权为前提,在约定解除或法定解除的条件成立以后,合同并不当然解除。

合同当事人还需要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行使合同解除权。行使解除权的程序适用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履行,当事人一方违约和约定解除的场合。中国《合同法》第96条对当事人行使合同解除权的程序做了明确的规定,当约定解除或法定解除的条件成就,一方当事人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不必与对方协商,也不必经对方同意,只要通知到达对方时,合同便告解除,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便告终止。对方当事人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而法律、行政法规定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应当依照特别程序办理批准、登记手续后,才能产生合同解除的效力。

三、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条件即指由法律直接加以规定,当一定事由发生时,一方当事人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

中国现行《合同法》在充分吸收了两大法系及国际公约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对法定合同解除条件作了较为严格的限制。根据《合同法》第94条的规定,单方当事人行使合同法定解除权的情形有下列五种:

(1)因不可抗力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现象。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只有其致使合同目的完全不能实现时,则任何一方当事人均享有合同解除权。

(2)因拒绝履行主要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这是指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对于这种情况,另一方可不进行履行催告,径直行使解除权。

(3)因迟延履行主要债务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债务人无正当理由,若对于未约定履行期限,在人催告后仍未履行的,债权人便可享有合同解除权;若在期间届满,仍未履行合同主要债务,则债权人可不进行催告即享有解除权。

(4)因迟延履行或有其他违约情形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致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的违约形态有多种,包括迟延履行、不完全履行,以及履行地点不符合合同约定等。在此情况下,债权人可不经催告而直接解除合同。

(5)法律规定的其他解除情形。

这是一个概括性的规定,当以上情形都没有出现,而法律规定其他情形合同也应该解除时,合同就解除。这实际为将来法律的发展留足了空间,同时也防止法律出现漏洞。四、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期限如前文所述,解除权的行使,是法律赋予当事人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手段。但因为行使解除权会引起合同关系的重大变化,如果享有解除权的当事人长期不行使解除的权利,就会使合同关系处于不确定状态,影响当事人权利的享有和义务的履行,因此,需要对该权利加以控制或限制。根据中国《合同法》第95条的规定,合同解除权行使的期限有两种。第一种是在法定或当事人约定期限内行使。需注意的是无论法定期限还是约定期限,在性质上都属于除斥期间,解除权于预定存续期间届满当然消灭。当事人行使约定解除权的期限,应明确地写入合同中。在有法律规定的解除期限时,当事人之间也可以通过约定解除权行使的期限来改变法定解除期限。

第二种是在对方当事人催告后的合理期限内行使。这是针对解除权的行使期限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而言的。在这种情况下,非受不可抗力影响的当事人或者违约一方的当事人为明确自己的义务是否还需要继续履行,可以催告对方当事人行使解除权。而享有解除权的当事人在催告后的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合同关系继续存在,当事人仍然要按合同履行义务。但经催告后多长期限内权利人必须行使,否则解除权消灭,《合同法》未作具体规定,只规定为“合理期限”。对此,实践中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根据合同性质、交易目的和交易习惯来确定这个合理期限。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委托合同》委托当事人行使解除权有何条件限制

委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不需要受托人同意。如果解除委托给对方造成损失,除非不可归责于自己,否则需要赔偿。受托人辞职也不需要委托人同意。...查看全文

应当如何行使合同解除权

合同解除的方式有: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当出现法定解除事由时,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解除合同;还有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其他解除方式。...查看全文

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

约定解除权的行使期限根据合同中的约定进行,若合同中没有约定,则解除权人应在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解除权。如果法律或当事人约定了解除权的行使期限,当期限届满后解除权将消失。如果没有法律规定或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的行...查看全文

合同解除权:如何行使解除权

合同解除权是合同当事人根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享有的解除合同的权利,行使该权利会导致合同权利义务消失。根据《民法典》规定,一方主张解除合同时应通知对方,通知到达时合同解除生效;若通知中载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自动解除...查看全文

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吗

法律分析: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分别有以下几种方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在制定合同时就约定了解除条件,解除条件成就时,合同解除;合同出现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等解除合同的法定事由时,可以向法院请求解除合同。...查看全文

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吗

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分别有以下几种方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在制定合同时就约定了解除条件,解除条件成就时,合同解除;合同出现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等解除合同的法定事由时,可以向法院请求解除合同。【本文...查看全文

什么是解除权人行使解除权将合同解除的行为

1、分类      单方解除和协议解除      单方解除,是指解除权人行使...查看全文

无解除权一方合同当事人能否解除合同

当事人没有解除权时,无法解除合同。根据法律规定,只有具备法定或约定解除权的当事人才能有效解除合同。没有解除权的当事人执行解除合同的行为是无效的。...查看全文

谁有权行使合同解除权

法律分析:合同当事人有权行使合同解除权。一般情况下,只有守约方才能够行使解除权。解除权主要是指解除权人享有的,在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的解除事由出现后,可以单方面提出解除合同的权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合同当事人如何行使抗辩权?

合同中当事人行使抗辩权的方式包括:1、未按顺序履行债务的一方可以拒绝履行要求;2、有先后履行顺序的一方可以拒绝未履行方的要求;3、一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等法定中止履行的,先履行方可以中止履行。...查看全文

合同解除权怎样行使

法律分析: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方式:解除权人在达到法定或约定解除事由成就之日起,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及时通知合同另一方后,可以行使解除权,并且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谁能行使合同解除权

法律分析:有权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是合同的当事人。行使约定解除权的,必须符合当事人之间的约定;而行使法定解除权的,必须具备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一方明示违约;一方迟延履行、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等情形。...查看全文

合同解除权如何行使?

法律分析:合同解除权行使的方式:若当事人提出行使解除权通知后,合同相对方没有异议的,可以自行行使解除权。若相对方提出异议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申请确认后,行使解除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

如何行使合同解除权?

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如下: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进行催告、通知对方当事人进行解约,自通知到达时依法解除,需要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进行解除。 合同解除权应该怎么行使 1、合同的一方依据法定解除权解除合同的,应当...查看全文

合同解除权如何行使?

合同解除的方式:当一方提出解除合同的通知,如果对方没有反对的意见,可以直接解除合同。如果对方有异议,需要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确认后再行解除合同。...查看全文

合同解除权如何行使

法律分析:合同解除权可以按照下列方式来行使,即通过通知对方来解除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或者通过起诉或仲裁的方式来解除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合同解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怎么行使合同解除权

法律分析:行使合同解除权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填写申请书、递交解除申请;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催告、通知对方当事人;依法办理批准、登记手续;被解约方对解约有异议的应当及时提请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合同效力。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投保人如何行使合同解除权

法律分析:投保人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方式分别有:协议解除是指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合同解除;法定解除是指在出现法定解除事由时,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解除合同的申请;约定解除是在制定退还时约定合同解除条件,解除条件成就时,合同解除。...查看全文

当事人可解除合同

本文讲述了当事人可以在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解除合同,但在某些法定条件下,当事人可以行使解除权以解除合同。这些条件包括不可抗力、拒绝履行、迟延履行和根本违约。...查看全文

非合同当事人是否有权解除合同

法律分析:根据法律规定,非合同当事人一般情形是无权解除合同的,能解除合同的只能是当事人。合同中有约定解除事由的,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有法定解除事由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第三人有权请...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