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犯罪预备的刑罚原则?

律师回答
摘要:犯罪预备处罚原则及犯罪预备的表现形式。犯罪预备行为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我国刑法规定对预备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并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犯罪预备的表现形式包括准备犯罪工具和制造犯罪条件的行为,如调查犯罪场所、排除障碍、追踪被害人等。犯罪工具的危害程度反映了预备行为的危害程度。准备犯罪工具包括制造、寻求和加工犯罪工具。其他预备行为包括调查、练习技术、制定计划等。
一、犯罪预备处罚原则是什么?
犯罪预备行为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形态则是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预备阶段的停止形态。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根据,犯罪预备行为也有其犯罪构成,它是一种具备修正的构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态。这是追究犯罪预备行为的刑事责任的法理根据。犯罪预备行为虽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而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犯罪预备行为同样具有可罚性。我国刑法第22条第2款认可了这一学说,规定对于预备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考虑到犯罪预备行为毕竟尚未着手实行犯罪,还没有实际造成社会危害,刑法又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二、犯罪预备的表现形式
1.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犯罪预备行为最常见的形式
所谓犯罪工具,是指犯罪分子进行犯罪活动所用的一切器械物品。其中包括:
(1)用以杀伤被害人或者排除被害人反抗的器械物品,如枪弹、刀棒、毒药、绳索等;
(2)用以破坏、分离犯罪对象物品或者破坏、排除犯罪障碍物的器械物品,如钳剪、刀斧、锯锉、爆炸物等;
(3)专用为达到或逃离犯罪现场或进行犯罪活动的交通工具,如汽车、摩托车等;
(4)用以排除障碍、接近犯罪对象的物品,如翻墙爬窗用的梯子或绳索等;
(5)用以掩护犯罪实施或者湮灭罪证的物品,如作案时戴的面罩、作案后灭迹用的化学药品等。犯罪工具本身危害性和复杂性可以反映出预备行为不同的危害程度。
所谓准备犯罪工具,包括制造犯罪工具、寻求犯罪工具及加工犯罪工具使之适合于犯罪的需要。
2.其他为实施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这类犯罪预备行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为实施犯罪事先调查犯罪场所、时机和被害人行踪
(2)准备实施犯罪的手段,例如为实施入户盗窃而事先练习爬楼入窗技术
(3)排除实施犯罪的障碍
(4)追踪被害人、守候被害人的到来或者进行其他接近被害人、接近犯罪对象物品的行为
(5)出发前往犯罪场所或者诱骗被害人赶赴预定犯罪地点
(6)勾引、集结共同犯罪人,进行犯罪预谋
(7)拟定实施犯罪和犯罪后逃避侦查追踪的计划,等等。
延伸阅读
结语:犯罪预备行为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根据我国刑法第22条第2款,对于预备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虽然犯罪预备行为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此,对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惩罚可以参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预备行为的表现形式包括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的行为和为实施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是为了实现犯罪目的,对社会秩序造成潜在威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六节 减刑 第七十九条 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是什么

法律分析: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是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预备犯罪的行为是,行为人为准备实施犯罪而事先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该预备犯罪行为在主观上需要具有故意的心态。法律依据:《中华人...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是什么

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是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预备犯罪的行为是,行为人为准备实施犯罪而事先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该预备犯罪行为在主观上需要具有故意的心态。...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是什么

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是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预备犯罪的行为是,行为人为准备实施犯罪而事先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该预备犯罪行为在主观上需要具有故意的心态。...查看全文

针对犯罪预备的刑罚原则

犯罪预备行为在我国法律中被定义为犯罪分子为犯罪做准备的行为。虽然没有直接侵害法益,但仍具有一定的社会危险性。根据处罚原则,犯罪预备行为可以比对既遂犯罪从轻、减轻甚至免于处罚。...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有什么

犯罪准备行为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和创造条件的行为,犯罪准备形式是因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停留在准备阶段的停止形式。虽然犯罪准备尚未直接侵犯犯罪对象,但犯罪对象也面临着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此也具有社会危害。因此,犯罪预备行为...查看全文

预备犯的处罚原则是

预备犯的处罚原则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预备行为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形态则是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预备阶段的...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的认定原则是什么?

律师分析: 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1、行为人已经实施犯罪预备行为。 2、犯罪预备行为必须在着手实行犯罪前停顿下来。 3、犯罪预备行为停顿在犯罪预备阶段必须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的认定原则是什么

法律分析: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1、行为人已经实施犯罪预备行为。2、犯罪预备行为必须在着手实行犯罪前停顿下来。3、犯罪预备行为停顿在犯罪预备阶段必须...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的认定原则是什么

法律分析:犯罪预备的认定原则是:_x000D_ 1.在认定犯罪预备时,必须把犯罪预备与犯罪的预备阶段区别开来。_x000D_ 2.在认定犯罪预备时,必须把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区别开来。_x000D_ 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查看全文

预备犯的相关处罚原则是什么

法律分析:预备犯的相关处罚原则为: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阶段可以分为预备阶段和实行阶段。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查看全文

预备犯的相关处罚原则是什么?

律师分析: 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犯罪预备行为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形态则是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预备阶段的停止形态。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根据,犯罪预备行...查看全文

预备犯的相关处罚原则是什么

法律分析: 预备犯的相关处罚原则: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阶段可以分为预备阶段和实行阶段。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的刑罚是什么?

犯罪预备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分子具有犯罪目的、进行准备工具和制造条件的行为以及被意外原因阻止在预备阶段。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有哪些

法律解析: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犯罪预备是指,犯罪分子为了犯罪而着手准备犯罪工具、为犯罪创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行为虽然没有直接侵害了相关法益,但是已经使相关法益面临将要实现的现实危险,故仍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危险性,但考虑到并未造...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有哪些

法律分析: 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为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预备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既可以是作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为的形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三条 犯罪概念 一切...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有哪些?

律师分析: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犯罪预备是指,犯罪分子为了犯罪而着手准备犯罪工具、为犯罪创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行为虽然没有直接侵害了相关法益,但是已经使相关法益面临将要实现的现实危险,故仍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危险性,但考虑到并未造...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的特征与处罚原则

法律解析: (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即为犯罪的实行和完成创造便利条件的行为。(2)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即犯罪活动在具体犯罪实行行为着手前停止下来。处罚原则: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的特征与处罚原则?

律师分析: (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即为犯罪的实行和完成创造便利条件的行为。(2)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即犯罪活动在具体犯罪实行行为着手前停止下来。处罚原则: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查看全文

犯罪预备的特征与处罚原则

法律解析: (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即为犯罪的实行和完成创造便利条件的行为。(2)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即犯罪活动在具体犯罪实行行为着手前停止下来。处罚原则: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查看全文

预备犯的相关处罚原则?

律师分析: 1.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2.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3.犯罪预备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4.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造条件,并希望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