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补偿不合理,信访有用吗

律师回答
摘要:土地征收补偿不合理时,被征收人可以通过信访解决纠纷,需提交相关材料;土地征地补偿分配对象包括集体经济组织、股东和农民,具体分配标准根据情况而定。
一、土地征收补偿不合理,信访有用吗
如果通过其他的方式不能解决土地征收补偿不合理的问题,被征收人是可以通过信访的方式解决纠纷的,信访时要提交相关的材料。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
第十四条信访人对下列组织、人员的职务行为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不服下列组织、人员的职务行为,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信访事项:
(一)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
(三)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四)社会团体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派出的人员;
(五)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及其成员。
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信访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二、土地征地补偿分配对象有哪些
1、补偿给集体经济组织的
(1)征收、征用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其他方式承包的果园等土地,可以分配的土地补偿费分配对象为该集体经济组织。
(2)实行统一安置的,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归该集体经济组织。
2、补偿给股东的
已经实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可以分配的土地补偿费分配对象为该土地股份合作制组织的全体股东。
3、补偿给农民的
(1)放弃统一安置的,实行安置补助费支付给被征地农民,可以分配的土地补偿费分配对象为被征地农民;实行平均分配,分配对象为该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
(2)农村土地没有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仍然实行统一经营的,其分配对象为该集体经济组织的全体成员。
(3)征收、征用集体经济组织的机动地,可以分配的土地补偿费分配对象为该集体经济组织具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新增人口。
延伸阅读
结语:信访或可解决土地征收补偿不合理问题,需准备相关材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信访人可向有关行政机关反映不服职务行为。土地征地补偿分配对象包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股东。具体分配对象取决于征收方式和土地所有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修正):第十一章 执法监督 第八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执法人员履行执法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说明情况,提供有关文件、证照、资料;
(二)责令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停止违反本法的行为,履行法定义务。
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应当向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出示行政执法证件,遵守执法程序。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配合农业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不得拒绝和阻碍。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018修正):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本法,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第七章 特定问题调查 第四十一条 调查委员会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组成,由委员长会议或者主任会议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提名,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调查委员会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加调查工作。
与调查的问题有利害关系的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其他人员不得参加调查委员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拆迁补偿不合理,信访有用吗

拆迁补偿不合理,信访有用吗?拆迁补偿问题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解决时,申请信访是一种有效的方式。相关法律规定,被征收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来对抗房屋征收决定。信访条例规定,信访人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投诉反映问题。对于应当通过法定...查看全文

征收土地补偿不合理不签字

法律分析:《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简称《征补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一款和第三款、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查看全文

征收土地补偿不合理不签字?

律师解答: 在土地征收过程中,政府需要向被征收人支付相应的土地补偿款。如果被征收人认为补偿不合理,可以拒绝签字。此时,征收方需要重新进行补偿协商,并提供更为合理的补偿方案。如果双方无法协商达成一致,被征收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查看全文

征收土地补偿不合理不签字?

法律解析: 在土地征收过程中,政府需要向被征收人支付相应的土地补偿款。如果被征收人认为补偿不合理,可以拒绝签字。此时,征收方需要重新进行补偿协商,并提供更为合理的补偿方案。如果双方无法协商达成一致,被征收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查看全文

征收土地补偿不合理不签字

律师分析: 在土地征收过程中,政府需要向被征收人支付相应的土地补偿款。如果被征收人认为补偿不合理,可以拒绝签字。此时,征收方需要重新进行补偿协商,并提供更为合理的补偿方案。如果双方无法协商达成一致,被征收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查看全文

征收土地有补偿吗

征收土地有补偿。征收土地应当补偿土地征收费、安置补助费、农村村民住宅补偿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和青苗补偿费,一并安排集体土地被征地人群的社会保障费用。一、拆迁新生儿可以获得赔偿拆迁过程中新生儿能否获得补偿,应...查看全文

征收土地补偿不合理怎样办

法律分析:征收土地补偿不合理可以向当地县级以上政府举报,经政府协调后双方仍未达成合意的可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对裁决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律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查看全文

国有土地征收土地有补偿吗

有补偿,国有土地征收的补偿有对被征收的土地的经济损失支付补偿;对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毁损,向种植该青苗的单位和个人支付补偿;对被征用土地上的附着物,如房屋、其它设施,因征地被毁损向该所在人支付补偿;对被征地单位安置因征地所...查看全文

农村土地征用与补偿土地征收与补偿

1、农村耕地征收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有关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补偿标准以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确定,前3年平均年产值按当地统计部门审定的最基层单位统计年报和经物价部门...查看全文

征收土地必须合理补偿

《土地征收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规定》概括为:土地征收补偿费包括土地、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安置补助费针对被征收农民的住宅和社会保障。标准由地方政府参照耕地征收标准制定,但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征收方案需公告...查看全文

国有土地征收有补偿吗

法律分析: 国有土地征收依法享有征地补偿。国有土地征收时,当地政府会根据已经出让土地的建设开发情况和土地利用的情况,再加上国有土地的使用权期限,做出一个整体的补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查看全文

国有土地征收有补偿吗

法律分析:国有土地征收有补偿:国有土地征收时,当地政府会根据已经出让土地的建设开发情况和土地利用的情况,再加上国有土地的使用权期限,做出一个整体的补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查看全文

划拨土地征收对土地有补偿吗

1、如果原有土地在划拨时是无偿划拨的,没有支付征地成本,那么在拆迁时也是不予补偿的。2、如果原土地使用权人取得划拨土地时,已经支付征地成本的,应当参照被收回地块所在地当前征用土地的成本给予补偿。3、是指原土地使用权人取得划拨土地时...查看全文

土地征收和征用如何补偿?

法律分析:土地征收和征用应当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补偿: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一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划拨土地征收有补偿吗

法律分析: 划拨土地征收有补偿,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条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查看全文

划拨土地征收有补偿吗

法律分析:划拨土地征收有补偿有补偿。对划拨土地进行征收时,其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和青苗补偿费,一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查看全文

农村土地征收有补偿吗

法律分析:农村土地征收有补偿。征收土地应当补偿土地征收费、安置补助费、农村村民住宅补偿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和青苗补偿费,一并安排集体土地被征地人群的社会保障费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查看全文

划拨土地征收有补偿吗

划拨土地征收有补偿有补偿。对划拨土地进行征收时,其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和青苗补偿费,一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查看全文

土地征收对租赁合同有补偿吗

有,征收土地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三部分。土地补偿费是指,因国家征用土地对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因对土地的投入和收益造成损失的补偿,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安置补助费是指,为了安置以土地为主要生...查看全文

有关土地征用补偿款的信息

土地被征地补偿款需在三个月内全额支付;征地补偿款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等;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相关所有者所有;安置补助费根据安置情况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安置单位,个人同意后可用于支付保险费用。...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