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审限的法律规定?

律师回答

律师分析:

(一)对于一审刑事案件:1、如果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2、如果是普通程序审理的,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二)对于二审的刑事案件。法院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的审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第二百二十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法院审理期限延长的规定

我国法律规定了不同案件的审理期限,简易程序应在20日内审结,有期徒刑超过3年的案件可延长至一个半月。在特殊情况下,为保证案件正常进行与公正公平审理,公安机关、法院或检察院可依法向上级报批。...查看全文

延长审限的法律标准?

律师解答: (一)对于一审刑事案件:1、如果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2、如果是普通程序审理的,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查看全文

延长举证期限的法律规定?

律师分析: 延长举证期限的理由第一是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这是举证期限的延长的必备条件。第二是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延期举证之申请,此谓举证期限的延长的形式要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查看全文

延长举证期限的法律规定

一、延长举证期限的情形 (一)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这是举证期限的延长的必备条件。 所谓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指当事人及其律师因客观的、无法克服的困难,不能在法院确定的举证期限内收集和向法院提交证据。其困难可能是...查看全文

延长立案期限的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十四条规定了公安机关在接受经济犯罪线索后的立案期限。根据规定,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应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对于重大、疑难、复杂的线索,可以延长至三十日;而对于特别重...查看全文

刑事立案延长审查期限法律规定

延期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已经确定开庭审理日期后,或者在开庭审理过程中,由于出现某种法定事由,使开庭审理不能如期进行,或者已经开始的庭审无法继续进行,从而决定推延审理的一种诉讼制度。延期审理只能发生在开庭审理阶段,延期审理前已进行的诉...查看全文

延长审限的法定情形

一、民事案件延长审限的适用情形 (一)民事简易程序延长审限的情形分析 适用简易程序,不仅是快速及时实现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法院解决当前案多人少问题的良好措施。一般情况下,法官会根据诉状内容决定案件的难易程度,依据民事...查看全文

民事二审延长审限规定

民事二审的审限规定为: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在第二审立案后三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可延长,由院长批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在第二审立案后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查看全文

民事案件延长审限的规定

根据民诉法的规定,普通程序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六个月,特殊情况下可延长六个月,若还需延长,需报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最多再延长三个月。简易程序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三个月。特别程序的审限为三十日,若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可经本院院长...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期限延长的规定

取保候审期限不可延长,需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最长不超过12个月。取保候审到期,若无需追究刑事责任,解除取保候审;若需继续侦查,可变更强制措施。保证金形式的取保候审,起点数额为1000元,具体数额根据案情、经济状况、社会危害性等综合...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延长审限都有哪些法律规定?

律师分析: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延长审限都有什么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刑事诉讼法延长审限的法律规定有: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应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查看全文

法律如何规定办案期限的延长

《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对被拘留人的逮捕审查批准期限,一般为七日,但对于特殊情况下的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延长至三十日。犯罪嫌疑人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两个月,但对于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延长一个月。同时,边远地区的重大...查看全文

延长审查起诉期限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据此,延长审查起诉期限必须符合法定条件。但是,在司法实践中,随意延长审查起诉期限的现象比较严重...查看全文

延长审查起诉期限规定

法律分析: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据此,延长审查起诉期限必须符合法定条件。但是,在司法实践中,随意延长审查起诉...查看全文

延长审查起诉期限规定

延长审查起诉期限规定如下: 1.审查起诉时间,1个月; 2.重大、复杂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3.改变管辖的,改变后的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 4.退回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每次1个月; 5.被害人对不起诉决定的申诉,在7日以内...查看全文

案件审理期限延长规定

法院立案后过期不开庭需等法院传票,保障当事人起诉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法院应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被告收到起诉状应在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法院应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参与人。普通程序案件应在六个月内审结,...查看全文

延长审查起诉期限规定

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在十日之内作出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查看全文

延长审查起诉期限规定?

律师分析: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据此,延长审查起诉期限必须符合法定条件。但是,在司法实践中,随意延长审查起诉期限的...查看全文

延期审理的法律规定

延期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已经确定开庭审理日期后,或者在开庭审理过程中,由于出现某种法定事由,使开庭审理不能如期进行,或者已经开始的庭审无法继续进行,从而决定推延审理的一种诉讼制度。延期审理只能发生在开庭审理阶段,延期审理前已进行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