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怎么才算情节严重

律师回答

诽谤如何算情节严重
      根据2011年5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章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行为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诽谤罪,予以立案追究。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客观要件: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无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诽谤罪。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罪。
      对于诽谤罪的“情节严重”,相关的司法解释则过于机械。最高法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以上,最被常用的是第一条,但将点击次数五千或转发五百,作为“情节严重”的实质要件,是不妥的,因为点击次数或转发次数,与真正的社会传播或者实际伤害是有距离的,譬如如果是同一个人点击或者转发呢?或者转发后,无人响应呢?可见并不能真正反映出社会危害性。所以这条无厘头的司法解释,没有达到区分界限,反而经常被滥用,动不动以此上法院去自诉控告。这是一个不适当也不公平的解释,亟需修正。
      认定诽谤罪
      与治安违法行为、民事侵权行为的界限
      构成诽谤罪的诽谤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而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必须局限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民事性质的名誉侵权行为,不仅在违法程度上轻于诽谤犯罪行为以及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而且还具有以下不同:
      (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甚至叙述的事实愈真实,愈会加重侵权的程度。比如,为毁损他人名誉而揭人隐私,越揭得逼真,其侵权性质越为恶劣。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规定,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给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诽谤罪。
      (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而在名誉侵权行为中,法人、团体、组织可以成为受害者。如:散布虚假消息,诬说某工厂的产品质量如何低劣等,目的是以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搞垮对方。这种行为即使造成了严重后果,只能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而不构成诽谤罪。
      (3)主观过错要求不同。诽谤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而名誉侵权的主观过错包括过失行为。此外,即使善意的检举、揭发、批评中有不实成分的,也不应以诽谤罪论处。
      与侮辱罪的界限
      这两种犯罪所侵犯的客体,都是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不同之处主要在于:
      (1)侮辱不是用捏造的方式进行,而诽谤则必须是捏造事实。
      (2)侮辱含暴力侮辱行为,而诽谤则不使用暴力手段;
      (3)侮辱往往是当着被害人的面进行的,诽谤则是当众或者向第三者散布的。
      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
      二者都是针对特定对象,采用捏造事实的手段实施的。不同之处在于:
      (1)所捏造的事实内容不同。诬告陷害捏造的是犯罪的事实,诽谤罪捏造的是足以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事实。
      (2)行为方式不同。诬告陷害是向政府机关和有关部门告发,诽谤则是当众或者向第三者散布。
      (3)主观方面不同。诬告陷害的意图是使他人受刑事处分,诽谤则是意图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
      诽谤只要是影响了受害人的正常生活都属于情节严重,而且诽谤是无中生有,会影响受害人的身心健康,法律规定也是十分严厉的,处罚程度也是非常大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诽谤罪中怎样才算情节严重

诽谤罪中,情节严重的情形如下:(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二年内曾因...查看全文

诽谤罪情节严重?

律师分析: 诽谤罪的构成中除了具备以上要件外,还必须达到“情节严重”,但对于什么样的情况属于“情节严重”,法律和司法解释尚没有作出列举规定。对于“情节严重”,一般理解为是手段恶劣,后果严重,影响很坏的情形。 【法律依据】: 《中...查看全文

侮辱诽谤罪怎么算情节严重?

侮辱诽谤罪的严重情节包括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造成严重后果或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并再次诽谤他人等情形。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贬损他人人格,情节严重构成犯罪。构成诽谤罪的客观要件包括捏造...查看全文

诽谤罪的严重情节

法律分析:诽谤罪的严重情节为:_x000D_ 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_x000D_ 2、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_x000D_ ...查看全文

诽谤罪情节严重怎么认定

法律解析: 诽谤罪情节严重的认定,一般是看手段和影响。比如在网络上诽谤的,如果同一信息被转发五百次,或者造成受害人自杀、精神异常的,可以认定为情节严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查看全文

诽谤罪怎么判定情节严重

法律解析: 一般理解为,诽谤罪的情节严重是手段恶劣,后果严重,影响很坏的情形,例如造成被诽谤人自杀、精神失常、失去生活工作能力、神情恍惚而发生意外事故等后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查看全文

诽谤罪怎么构成情节严重

法律分析:诽谤罪构成情节严重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等情况。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查看全文

诽谤罪情节严重怎么界定

法律分析: 诽谤罪情节严重这样界定:诽谤罪的情节严重应为手段恶劣、后果严重、影响很坏的情形。犯此罪的,应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查看全文

诽谤罪怎么判定情节严重?

律师分析: 一般理解为,诽谤罪的情节严重是手段恶劣,后果严重,影响很坏的情形,例如造成被诽谤人自杀、精神失常、失去生活工作能力、神情恍惚而发生意外事故等后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查看全文

诽谤罪情节严重怎么认定?

律师分析: 诽谤罪情节严重的认定,一般是看手段和影响。比如在网络上诽谤的,如果同一信息被转发五百次,或者造成受害人自杀、精神异常的,可以认定为情节严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查看全文

诽谤罪怎么判定情节严重

法律分析:一般理解为,诽谤罪的情节严重是手段恶劣,后果严重,影响很坏的情形,例如造成被诽谤人自杀、精神失常、失去生活工作能力、神情恍惚而发生意外事故等后果。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查看全文

诽谤罪情节严重怎么认定

法律分析:诽谤罪情节严重的认定:根据《刑法》的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某些虚构的事实,足以破坏他人名誉,损害他人人格,情节严重的行为。情节严重,一般是手段恶劣,后果严重,影响很坏的情形。比如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查看全文

诽谤罪情节严重怎么界定

法律分析:诽谤罪情节严重的界定标准是:_x000D_ 1、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_x000D_ 2、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属于...查看全文

在我国诽谤情节严重怎么判

法律分析:在我国诽谤情节严重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查看全文

诽谤情节严重指的是什么

法律解析: 诽谤罪情节严重的标准:(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查看全文

诽谤情节严重指的是什么?

律师分析: 诽谤罪情节严重的标准:(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查看全文

诽谤罪的严重情节是什么

诽谤罪的主旨是:捏造事实严重诋毁他人的行为构成诽谤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处以刑罚。构成诽谤罪的条件包括:散布虚假事实对他人人格和名誉造成损害,对象必须是个人,行为人必须是直接故意,情节必须严重且造成严重后果...查看全文

诽谤罪情节严重的认定

诽谤罪情节严重怎么认定 根据《刑法》的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某些虚构的事实,足以破坏他人名誉,损害他人人格,情节严重的行为。按此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对此罪的主体、主观方面、客体要件规定得都很明确,对客观方面要件中的内容也作了...查看全文

诽谤罪情节严重的标准

诽谤如何算情节严重 根据2011年5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章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查看全文

诽谤罪情节严重的规定?

律师解答: 第一、同一条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或被浏览了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了五百次以上; 第二、导致出现被害者或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 第三、在两年内曾经由于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