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共同犯罪,如何认定共犯?

律师回答
摘要:共同犯罪和共犯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法定概念,后者是相对于个人犯罪而言的,指有组织有目的的犯罪团伙。判案时会区分主犯和从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共同过失犯罪则不以共同犯罪论处,根据犯罪的性质分别处罚。
共同犯罪和共犯的区别:共同犯罪指的是法定概念,而共犯则不是,可以说在一定语境下共犯是共同犯罪的简称。但是共同犯罪和共犯二者绝不完全是一个意思。共犯是相对于个人犯罪而言的,一般是指两个人或两人以上有组织有目的的进行犯罪的犯罪团伙,在判案时有主犯从犯之分。【本文所涉及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延伸阅读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及法律责任
共同犯罪是指两个或多个人共同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形。其构成要件包括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主观要件是指共同犯罪参与人的故意或主观上的共同意图,即共同犯罪的共同意图必须是共同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客观要件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行为方式、手段和结果。共同犯罪的法律责任由参与犯罪的各方共同承担,即各方对犯罪行为的犯罪结果负有连带责任。在认定共犯时,法院将根据案件事实和证据,综合考虑各方的行为、意图和实际参与程度进行判断。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及法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正义。
结语:共同犯罪和共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共同犯罪是法定概念,而共犯则是在特定语境下对共同犯罪的简称。共犯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犯罪的犯罪团伙,与个人犯罪相对应。在判案时,会对主犯和从犯进行区分。共同犯罪是指两个或多个人共同实施犯罪行为,其构成要件包括主观和客观要件。参与犯罪的各方对犯罪行为及其结果负有连带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和法律责任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正义。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八条 恶意透支,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的情形之一,数额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百分之八十的,可以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敲诈勒索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三)被害人谅解的;
(四)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如何认定为共同犯罪

法律分析:我国《刑法》中对于共同犯罪的认定标准为:二人以上共同的故意犯罪,对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都抱有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刑法》规定,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中如何认定为主犯?

共同犯罪中可以都认定为主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属于共同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属于共同犯罪,应分别处罚。在共同犯罪中组织、领导犯罪集团或起主要作用者为主犯,三人以上组成固定犯罪组织为犯罪集团。对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全部罪...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共同犯罪中的共同行为

法律分析:   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共同犯罪中的共同行为的认定:   (一)共同犯罪...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共同犯罪

法律分析: 认定共同犯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共同犯罪中,行为人有共同犯罪的故意的心态,客观上实施了共同的犯罪行为;其次是犯罪主体条件要求必须是在二人以上。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共同犯罪

法律分析: 认定共同犯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共同犯罪中,行为人有共同犯罪的故意的心态,客观上实施了共同的犯罪行为。其次,犯罪主体条件要求必须是在二人以上,且都达到了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法律依据: 《刑法》 ...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共同犯罪

法律分析:认定共同犯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共同犯罪中,行为人有共同犯罪的故意的心态,客观上实施了共同的犯罪行为;其次是犯罪主体条件要求必须是在二人以上。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如何认定?

认定为共同犯罪首先必须要有二人以上,其次必须有共同犯罪故意,共同犯罪的故意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各个共同犯罪人对该罪都有故意。第二层意思是共同犯罪人之间存在着意思联络,意识到了在协同犯罪。最后必须要有共同犯罪行为。 共同犯罪犯罪...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共同犯罪认定: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的为共同犯罪。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在...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共同犯罪?

法律分析: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或者辅助作为的,是从犯。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六条_x0...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共同犯罪?

依照我国《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关于共同犯罪的认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犯罪客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即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是指向同一的目标彼此联系,互相配合,结成一个有机的犯罪行...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共同犯罪

法律分析: 认定共同犯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共同犯罪中,行为人有共同犯罪的故意的心态,客观上实施了共同的犯罪行为。其次,犯罪主体条件要求必须是在二人以上,且都达到了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法律依据: 《刑法》 ...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如何被认定为职务犯罪

这段内容讲述的是针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时的认定方式。根据内容可以得知,如果单位内中国家人共同实施该犯罪行为,则可定罪处罚;而单位中国家工作人员与单位以外的其他人共同实施职务犯罪时,则需要分别定罪处罚。另外,如果是不具备国家工作人...查看全文

犯罪共犯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犯罪共犯的认定:共犯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应当认定为一般共犯;而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应当认定为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从犯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认定为共同犯罪中的从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如何认定主犯

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共同犯罪需满足两人以上具有犯罪能力,有共同故意和行为。主犯需承担全部责任,从犯可从轻或免除处罚。主犯条件包括:在犯罪集团中组织、策划、指挥或在聚众闹事中起作用。...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中如何认定诈骗罪共犯?

一是共同实施诈骗行为,即多人共同策划、组织、实施诈骗活动;二是共同分工明确,即各个共犯在诈骗行为中具有明确的分工和责任;三是共同犯罪意图,即共犯之间存在共同的犯罪意图和目的。认定共犯的程序一般包括刑事侦查、起诉、审判等环节,其中包...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共同犯罪中止行为

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1、应该是及时的,共同犯罪的暂停可以发生在犯罪准备阶段和犯罪实施阶段,也可以发生在犯罪行为已经实施,犯罪结果尚未发生之前;2、所有共犯在犯罪过程中,出于自己的意愿,可以停止可以继续下...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从犯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 共同犯罪的从犯这样认定:行为人在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应为从犯。《刑法》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如何认定主从犯

法律解析: 共同犯罪怎样认定主从犯: 1、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而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亦属...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共同犯罪的从犯?

律师分析: 从犯是相对于主犯而言的,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1、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杨萌

北京市-北京市-东城区

专职律师刑事辩护、刑事辩护

已服务207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