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医疗事故鉴定期限的法律依据

律师回答
摘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时效为一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损害结果发生后一年,超过20年法院将不保护;再次申请鉴定的期限为收到首次结论后15日内;进行尸检的申请期限为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可延长至7日,拒绝或拖延尸检将承担责任。
一般情况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时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据此,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效为一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损害结果发生后一年。如果患者死亡的,为死亡后一年内应当提出鉴定申请;如损害结果在多年后发现,自发现后起算一年,但超过20年的法院将不保护,鉴定亦没有实质意义。
再次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期限。《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进行尸检时的申请期限。在患者死亡的情况下,进行尸检查明死亡原因是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前提!但尸体要保存患者死亡时物理、化学之状态参数受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故不能不有所时间限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尸检应当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承担尸检任务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有进行尸检的义务。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加尸检,也可以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拒绝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拒绝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要注意的是进行尸检时的申请期限是不变期间,切不可逾越,否则由拒绝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时效为一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损害结果发生后一年。如果患者死亡,鉴定申请应在死亡后一年内提出。超过20年的情况下,法院将不予保护,鉴定也失去实质意义。对于首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在收到结论后的15日内提出再次鉴定申请。进行尸检时,申请应在患者死亡后的48小时内进行,如具备尸体冻存条件,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由具备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拒绝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的责任由拒绝或拖延的一方承担。请注意申请期限不可逾越。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章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第九条 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章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第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减轻医疗事故的损害。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医疗事故鉴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如何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和注意事项。第一步是向卫生局提交申请书,第二步是向医学会申请鉴定并支付费用,第三步是撰写专业的鉴定陈述书。鉴定会上,医患双方各有20分钟的发言时间,家属可有3人出席。如有不满意,可申请二次鉴定。...查看全文

鉴定医疗事故的依据和方法

医患双方在医疗纠纷无法通过行政调解解决时,可以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方需向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并支付相应的鉴定费用。鉴定过程包括听证、取证和召开鉴定会议,鉴定委员会由专业技术专家和法医组成。鉴定意见书将在3...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鉴定依据什么?

律师分析: 专家鉴定组应当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作出鉴定结论,并制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鉴定结论以专家鉴定组成员的过半数通过。鉴定过程应当如实记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应有如下内容:(一)双方当...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鉴定依据什么

法律解析: 专家鉴定组应当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作出鉴定结论,并制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鉴定结论以专家鉴定组成员的过半数通过。鉴定过程应当如实记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应有如下内容:(一)双方当...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鉴定的依据是什么?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的主旨是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患者病情和个体差异,以专家鉴定组成员过半数通过的鉴定结论为依据,制作鉴定书。鉴定书应包括双方当事人的情况、提交的材料、鉴定过程说明、医疗行为是否违法、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鉴定的依据是什么

法律解析: 1.人大制定的涉及管理医疗事故的法规; 2.医疗相关的行政文件; 3.医疗部门自己的规章制度 4.是有关医疗事故鉴定的操作规范等。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 第九条 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鉴定的依据是什么

医疗事故鉴定的依据包括四大类:法规、文件、制度和操作规范。这些依据对于医疗事故的鉴定非常重要,其中包括人大制定的涉及管理医疗事故的法规,医疗相关的行政文件,医疗部门自己的规章制度,以及有关医疗事故鉴定的操作规范等。这些依据的具体内...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处理期限的法律法规依据

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一年,从损害结果发生时开始计算,超过20年的不受法律保护。若在诉讼前进行了医疗事故鉴定,则可以从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计算一年时效。同时,若在诉讼前进行了书面协商或行政调解,可以从协商或调解不成之日起计算一年时...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的认定规定与法律依据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医疗事故的除外情形包括: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不能防范...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司法鉴定的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南

医患双方在行政调解无法解决纠纷时,可以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者需递交书面申请,支付鉴定费用。鉴定过程包括听证、取证和召开鉴定会议,委员会由相关专业技术专家及法医组成。鉴定意见书将在规定期限内送达当事双方,如不服可向上级委员会申...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法律法规依据是什么?

医鉴办的主要职责是接受医疗事故的委托,并组织专家鉴定,最终形成鉴定结论。双方当事人可以共同委托或由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医学会进行鉴定。鉴定过程中,专家组进行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并制作鉴定书。若任何一方不服鉴定结果,可以申请再次鉴定。医...查看全文

确定医疗事故责任程度的依据

医疗事故责任程度划分及责任认定条件。医疗事故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对赔偿数额有重要影响。医疗事故责任认定需要考虑行为人的资格、过失行为、发生在诊疗护理工作中、造成严重危害结果以及直接因果关系等条件。公...查看全文

鉴定告知期限法律依据?

法律解析: 用作证据的鉴定意见,直接关系到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对刑事诉讼主体各方而言意义重大,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更是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对经审查作为证据使用的鉴定意见,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鉴定意见之日起5日内将鉴定意见复印件送达违法...查看全文

鉴定告知期限法律依据?

法律解析: 用作证据的鉴定意见,直接关系到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对刑事诉讼主体各方而言意义重大,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更是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对经审查作为证据使用的鉴定意见,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鉴定意见之日起5日内将鉴定意见复印件送达违法...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鉴定期限的相关规定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满意,可以在15天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申请;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应提出书面申请,包括基本情况、事实、请求和理由;当事人发现身体健康受损后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鉴定申请的期限限制

医疗事故鉴定应在45日内完成,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当事人提交相关材料后,负责鉴定工作的医学会有责任组织鉴定并出具鉴定书。同时,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的时限也有规定,病员家属应在一年内提出申请,对于病员死亡的情况则有特殊规定。若...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罪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医疗事故认定标准: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导致就诊人员死亡或严重损害身体健康,构成医疗事故犯罪。医务人员必须是经过考核和卫生行政机关批准或认可的资格人员。因果关系必须直接。...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鉴定的期限是多久

法律分析:医疗事故鉴定的期限为1年。其中涉及到尸检的申请期限为48小时,具备尸体冷冻条件的可延长到7天。如果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果不符的话,可以在收到鉴定15日内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鉴定的期限是多久?

医疗事故鉴定期限:1.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员及其家属有权在发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发生后1年之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2.病员死亡的,其家属应当在病员死亡后或收到尸检报告单后15天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其中尸检的申请,...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鉴定的期限是多少?

医疗事故鉴定的期限:1.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员及其家属有权在发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发生后1年之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2.病员死亡的,其家属应当在病员死亡后或收到尸检报告单后15天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其中尸检的申请...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