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潜在风险?

律师回答
摘要:并购重组前积极进行税务尽职调查,规划税务架构与交易方式,提升税务风险管理水平,以避免企业并购重组潜在的法律风险,包括税务风险、财务风险和职工安置的风险。
1、在并购重组前积极进行税务尽职调查,及时识别并购公司隐藏的致命税务缺陷。
2、规划并购重组税务架构与交易方式。
3、提升并购重组税务风险管理水平。
企业并购重组潜在的法律风险
1、税务风险
在股权收购的情形下,被收购公司的所有历史遗留税务问题都将被新股东承继,实务中,可能存在的历史遗留税务问题通常包括:假发票、纳税申报不合规、偷税、欠缴税款等。
2、财务风险
主要是被并购方在并购过程中对提供给并购方的财务报表及财务状况进行虚假陈述,以增加其谈判的筹码,在并购的谈判中被并购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是并购双方最关心的问题,财务风险一般集中在虚列资产或隐瞒负债方面,隐瞒负债的主要作法是银行贷款和各种应付款应列而未列,虚增资产是指被并购企业对固定资产高估或少提折旧。
特别是对于已经停产的企业,按照税法等规定有些生产设备可以不提折旧,但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却在下降,被并购企业通过少提或不提坏账准备从而增加了应收账款净值或者通过高估存货价值,对无形和递延资产摊销期延长和长期投资权益虚增等。
3、职工安置的风险
并购方往往会在接管目标企业后面临职工安置的问题,并购方将代替被并购方履行几乎所有的原始雇佣合同中的义务,包括薪金、补偿金、退休金等由雇佣关系所产生的一切债务。
延伸阅读
结语:并购重组是企业发展中常见的战略选择,然而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潜在的法律风险。税务风险是其中之一,包括历史遗留税务问题的承继和不合规纳税等。财务风险则涉及虚假陈述和资产负债的隐瞒。此外,职工安置问题也需要被并购方认真对待。因此,在并购重组前,积极进行税务尽职调查、规划税务架构与交易方式以及提升税务风险管理水平,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充分了解并应对这些风险,企业才能顺利进行并购重组,实现可持续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二章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 第十二条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权利。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或者参与制定国家出资企业的章程。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对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级人民政府规定须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重大事项,应当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二章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 第十五条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对本级人民政府负责,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情况,接受本级人民政府的监督和考核,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有关国有资产总量、结构、变动、收益等汇总分析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二章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 第十四条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履行出资人职责,保障出资人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损失。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应当维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除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外,不得干预企业经营活动。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企业并购重组需要警惕哪些潜在风险?

企业并购重组存在风险,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法律风险、违反法律规定的风险以及可能产生的纠纷。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交易后的不利后果,违法规定可能导致收购失败,而纠纷可能涉及产权、行政干预、欺诈和员工安置等方面。...查看全文

企业并购重组需要注意哪些风险?

在我国企业法人并购和重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进行税务调查,以避免偷税漏税的情况发生; 2. 查阅并购各方的财务报表,调查财务状况,以防止出现资产负债状况; 3. 制定职工安置方案,以避免职工安置所带来的风险。 以上是...查看全文

企业并购重组要注意哪些风险

法律分析:企业并购重组要注意以下风险:_x000D_ 1、企业并购重组应当进行税务调查,避免出现偷税漏税的情形;_x000D_ 2、应当查看并购各方的财务报表,调查财务状况,避免出现资产负债情形;_x000D_ 3、制定职...查看全文

企业并购重组应注意哪些风险?

企业并购重组的风险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法律风险和企业的资产债务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80条,公司解散的原因包括营业期限届满、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解散、公司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依法被吊...查看全文

企业兼并的形式有哪些?并购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风险?

企业兼并的方式有整体收购目标公司、收购目标公司资产和收购目标公司的股权。企业并购中的风险包括估价风险和融资与支付风险。估价风险由于评估技术不成熟和虚假评估报告可能导致误差。融资与支付风险涉及资金来源和支付方式不合理,可能导致企业财...查看全文

企业并购的潜在风险

公司收购需注意:1、被收购公司的资产、经营状况;2、收购协议是否合法合理;3、签订协议的主体是否合法代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合并需签订协议、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并通知债权人并公告。债权人应在30日内要求清偿债...查看全文

企业并购与重组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律师解答: 一是历史遗留的税务问题;二是税务框架不合理;三是交易方式缺少税务的规划;四是未按照规定申报纳税;五是特殊税务处理不当;六是间接股权转让未能规避好纳税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百七十四条 公...查看全文

企业并购与重组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法律解析: 一是历史遗留的税务问题;二是税务框架不合理;三是交易方式缺少税务的规划;四是未按照规定申报纳税;五是特殊税务处理不当;六是间接股权转让未能规避好纳税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百七十四条 公...查看全文

企业并购重组要注意的风险有什么呢

第一、在全部资产中,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具体比例需要分清。 第二、需要厘清目标公司的股权配置情况。 第三、有担保限制的资产会对公司的偿债能力等有影响,所以要将有担保的资产和没有担保的资产进行分别考察。 第四、要重点关...查看全文

并购重组对企业来说存在哪些风险?

第一、在全部资产中,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具体比例需要分清。 第二、需要厘清目标公司的股权配置情况。 第三、有担保限制的资产会对公司的偿债能力等有影响,所以要将有担保的资产和没有担保的资产进行分别考察。 第四、要重点关注公司的不良资...查看全文

房屋过户需要注意哪些潜在风险?

在房屋过户时需要注意的主要思想是:房屋过户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双方当事人的信息不属实、房屋产权不明确、房屋质量不合格或与合同要求不一致、存在定金不退的霸王条款以及房屋被限制交易或已列入拆迁范围等。其中,查封的房子存在权利限制,...查看全文

企业并购重组的风险具体有哪些

法律分析:企业并购存在的风险有:_x000D_ 1、被并购和并购企业信息的不对称而导致的法律风险,特别是被并购方的债务和财务风险;_x000D_ 2、企业的资产和债务风险,如果企业对外有担保、负有债务等的有较大风险。...查看全文

企业并购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有哪些?

公司收购需注意的风险包括资本、资产、财务会计制度、税务和诉讼等方面,如注册资本、公司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财务会计制度、税务合规以及员工社会保险缴纳等。...查看全文

并购重组需要经过哪些审核过程?

1、受理。中国证监会受理部门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证监会令第66号)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77号)、《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73号)等规则的要求,依法受理上市公司并...查看全文

购房过户需警惕哪些潜在风险

房屋买卖中,未办理过户手续会带来法律风险。风险包括房屋遭法院查封、房屋遭恶意出售和房屋无权处分。买受人可能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也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违约赔偿。买受人应审查代理人权限,否则签订的合同可能无效,需返还财产或补偿损失。...查看全文

企业并购的潜在风险与防范措施

公司收购注意事项:1、收购部分股权需排除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2、收购控股权需了解目标企业财产和债务情况。3、收购特定资产需了解权利瑕疵。4、在意向书中设置保障条款。...查看全文

企业并购存在有哪些风险

法律分析:企业并购存在的风险有:_x000D_ 1、因为两个企业之间情况不同会导致信息的不对称,并购后重新组建企业股东和管理层有较大的变动和不确定性;_x000D_ 2、企业并购,涉及资产和债务的合并,资产上的不一致会导致...查看全文

买卖商品房需要注意哪些潜在风险?

本文主要讨论了迟延付款违约责任、解除权消灭、贷款风险、催款函要求和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效力等问题。最重要的信息是买卖双方在迟延付款责任、解除权消灭和贷款风险方面应明确约定,催款函应满足特定要求,而商品房买卖合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存在...查看全文

企业并购存在主要有哪些风险

法律分析:企业并购存在主要有以下风险:_x000D_ 1、违反法律规定的法律风险,例如,信息披露、强制收购、程序合法等;_x000D_ 2、违约引发的法律风险;_x000D_ 3、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法律风险;_x000D_ ...查看全文

企业并购整合过程中要求注意哪些模式呢?

律师解答: 企业并购整合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模式如下: 1、吸收式整合模式。 2、共生式整合模式。 3、保护式整合模式。保护式是指被并购企业的组织独立性需求较高的同时,双方在战略.上的依赖性不强,不能破坏被并购企业的战略能力、保持其相...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