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免签入境的条件有哪些?

律师回答

中国公民如果想要享受过境免签政策的话,必须持有96小时内离境的续程机票或船票,还要同时持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德国、瑞士八国中任一国签发的签证,或持有可入境德国或瑞士的有效申根签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九条 中国公民出境入境,应当依法申请办理护照或者其他旅行证件。中国公民前往其他国家或者地区,还需要取得前往国签证或者其他入境许可证明。但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政府签订互免签证协议或者公安部、外交部另有规定的除外。中国公民以海员身份出境入境和在国外船舶上从事工作的,应当依法申请办理海员证。

新加坡是免签国家吗

新加坡对中国护照是不可以免签的,需要办理新加坡个人旅游签证。护照:护照原件及护照照片页复印件。护照有效期应在六个月以上(从入境日期开始计算),并至少有一张空白签证页。Form 14A 签证申请表格(原件):一份用英文填写完整,并有申请者亲笔签名的申请表格。彩色照片:二张(一张贴在表格上,另一张供扫描用)。照片应符合下列要求:两寸,彩色,白底 的三个月内的近照;正面免冠(如按特殊宗教或风俗要求戴帽或配饰,帽子或配饰不得掩盖申请者面部特征)。签证费: 签证费为每人30元新币。签证费一概不退。本馆指定的单位/旅行社会收取签证费额外的服务费。此附件的价钱信息仅作参考,请在申请签证前向本馆指定的单位/旅行社查询收费详情。

新加坡技术移民条件

技术移民(工作移民)条件:持有新加坡永久居民绿卡(PR)超过两年,21岁以上,也就是说想要技术移民,你得先有新加坡PR,想要申请新加坡PR,就要在新加坡工作,持有EP(新加坡就业准证),还有SP (新加坡技术准证)。

菲律宾免签条件

菲律宾对中国有条件免签的。满足以下条件可落地签证14天(免费):1、持有有效的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或申根任意签证其中之一;2、有效期大于6个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3、返程或是续程的机票;4、在移民局没有违禁的记录。以及菲律宾入境需要一张复印件,把个人护照信息页和美国或其他签证页复印在同一张纸上,提供给菲律宾入境处盖章(菲律宾拒绝在中国护照上盖章)。

白罗斯免签条件

白罗斯免签条件:(1)该公民可以免签出入白罗斯国境、经转白罗斯前往第三国时可免签。(2)在白罗斯领土临时停留不超过30天(自通过国际过境点进入白罗斯国境之日起算)可免签。(3)持普通护照:所持护照上有申根国家或欧盟成员国多次往返签证,并有持该签证入境的记录,在白俄罗斯的出入境口岸都必须是明斯克国际机场(机场三字代码MSQ)并持有往返机票,且往返航班不能途经俄罗斯联邦境内,包括转机。

格鲁吉亚免签有条件

格鲁吉亚已经取消对中国落地签了,所以不是免签的。持俄罗斯商务签证可以入境格鲁吉亚,并且香港和越南一周免签,其它国家需要另办签证。 免签证,即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到另外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不需要申请签证。互免签证通常是双边的,双方持用有效的护照可自由出入对方境。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新加坡入境有哪些标准

律师解答: 为了确保国家安全和公共卫生,新加坡对入境的人设定了许多规定。以下是一些主要规定:1.签证要求:许多国家的公民需要在入境前获得签证。新加坡还向一些国家的公民提供了免签证入境的便利,但仍需符合其他入境规定。2.检疫要求:为...查看全文

新加坡入境有哪些标准

法律解析: 为了确保国家安全和公共卫生,新加坡对入境的人设定了许多规定。以下是一些主要规定:1.签证要求:许多国家的公民需要在入境前获得签证。新加坡还向一些国家的公民提供了免签证入境的便利,但仍需符合其他入境规定。2.检疫要求:为...查看全文

新加坡入境有哪些规定

律师分析: 为了确保国家安全和公共卫生,新加坡对入境的人设定了许多规定。以下是一些主要规定:1.签证要求:许多国家的公民需要在入境前获得签证。新加坡还向一些国家的公民提供了免签证入境的便利,但仍需符合其他入境规定。2.检疫要求:为...查看全文

新加坡过境的免签政策

如果通过新加坡往返任何第三国,符合以下要求,将可能有资格获得96小时的过境免签(VFTF):1、可以通过任何交通工具进入新加坡,但只能通过空中或海上出发。2、必须在96小时内有一张有效的前往新加坡的航空/渡轮/游轮票等。...查看全文

新加坡免签条件是什么

新加坡免签条件 中国公民如果想要享受过境免签政策的话,必须持有96小时内离境的续程机票或船票,还要同时持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德国、瑞士八国中任一国签发的签证,或持有可入境德国或瑞士的有效申根签证。《中华人...查看全文

新加坡入籍条件?

律师分析: 一、获得永久居民身份后,在两年内累计住满一年,则可申请公民身份(注意,要在新加坡有纳税纪录以及没有违法等);二、获得永久居民身份后,在五年内累计住满两年,也可以申请入籍(注意,要在新加坡有纳税纪录以及没有违法等)。 ...查看全文

加入新加坡国籍的条件?

律师分析: 1、获得永久居民身份后,在两年内累计住满一年,则可申请公民身份注意,要在新加坡有纳税纪录以及没有违法等2、获得永久居民身份后,在五年内累计住满两年,也可以申请入籍注意,要在新加坡有纳税纪录以及没有违法等。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新加坡入境流程?

律师分析: 一、确认自己是否符合申请资格:中国公民持普通护照赴新加坡,应先确认自己的过去21天的旅行史,要求在前往新加坡之前的最后连续 21 天内留在中国大陆(出发地),并需要在出发前监测自身健康状况;二、申请签证和航空旅行通行证...查看全文

新加坡最新入境政策??

法律解析: 由于COVID-19疫情的影响,新加坡政府实施了严格的入境政策来控制疫情传播。根据最新政策,所有入境者都需要接受核酸检测,并在入境后进行隔离。隔离期时间根据飞行起点、国籍和出发国家的疫情水平而定,一般为7或14天。在隔...查看全文

新加坡最新入境政策?

律师分析: 由于COVID-19疫情的影响,新加坡政府实施了严格的入境政策来控制疫情传播。根据最新政策,所有入境者都需要接受核酸检测,并在入境后进行隔离。隔离期时间根据飞行起点、国籍和出发国家的疫情水平而定,一般为7或14天。在隔...查看全文

新加坡最新入境政策??

律师解答: 由于COVID-19疫情的影响,新加坡政府实施了严格的入境政策来控制疫情传播。根据最新政策,所有入境者都需要接受核酸检测,并在入境后进行隔离。隔离期时间根据飞行起点、国籍和出发国家的疫情水平而定,一般为7或14天。在隔...查看全文

新加坡最新入境政策??

法律解析: 由于COVID-19疫情的影响,新加坡政府实施了严格的入境政策来控制疫情传播。根据最新政策,所有入境者都需要接受核酸检测,并在入境后进行隔离。隔离期时间根据飞行起点、国籍和出发国家的疫情水平而定,一般为7或14天。在隔...查看全文

新加坡电子入境卡

法律分析: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从 2018 年 10 月 4 日起推出电子入境卡,外国旅客可在入境前通过网站或手机应用程序预先填写,轻松过关。电子入境卡将提供不同外语的选项,与家人同行者或小组团可统一填写入境资料,手机应用程序也可储...查看全文

新加坡电子入境卡

律师分析: 新加坡电子入境卡可以通过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官网在线填写,也可以通过官方手机应用程序进行填写。填写完毕后,系统会对申请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电子入境卡,无需再填写纸质入境卡。此举方便了旅客的办理手续,同时也减少...查看全文

新加坡电子入境卡?

律师解答: 新加坡电子入境卡可以通过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官网在线填写,也可以通过官方手机应用程序进行填写。填写完毕后,系统会对申请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电子入境卡,无需再填写纸质入境卡。此举方便了旅客的办理手续,同时也减少...查看全文

入境新加坡香烟标准?

律师解答: 新加坡海关明确规定香烟与烟草制品是不允许免税带入新加坡。带香烟可以入境新加坡,但入境时要向海关主动申报(就是所谓走红色通道申报),并交相关的消费税(税金由海关通知,有明确的金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查看全文

新加坡疫苗入境要求?

律师解答: 自2021年9月1日起,新加坡规定入境人士必须完成全面疫苗接种,并提供官方认可的疫苗接种记录或证书。同时,还需完成全球通行健康大数据平台(SGHDP)的电子登记,包括健康状况、旅行史、接触史等信息,并进行核酸检测和隔离...查看全文

新加坡疫苗入境要求

律师分析: 自2021年9月1日起,新加坡规定入境人士必须完成全面疫苗接种,并提供官方认可的疫苗接种记录或证书。同时,还需完成全球通行健康大数据平台(SGHDP)的电子登记,包括健康状况、旅行史、接触史等信息,并进行核酸检测和隔离...查看全文

入境新加坡香烟标准?

法律解析: 新加坡海关明确规定香烟与烟草制品是不允许免税带入新加坡。带香烟可以入境新加坡,但入境时要向海关主动申报(就是所谓走红色通道申报),并交相关的消费税(税金由海关通知,有明确的金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查看全文

新加坡96小时过境免签怎么办

法律分析:自2019年1月28日起,新加坡给予符合条件的中国公民,往返第三国过境新加坡96小时免签证入境待遇。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相关政策并予以公布。主要内容如下:(1)、护照有效期不少于6个...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朱玉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法律顾问、法律顾问

已服务94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