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探视权规定是否允许带走宝宝

律师回答
摘要:离婚后探望孩子时不能随意带走孩子,否则将侵犯对方的抚养权。根据法律规定,离婚后应遵守离婚协议或法院判决中关于孩子探望和抚养的规定。探望权只能中止在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况下,由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向法院提出请求。双方只有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才不会侵犯对方权益。
一、离婚后探视权规定可以带走宝宝吗
不能。按照法律规定,孩子的抚养权由夫妻协商确定或者法院判决确定,也就是说,离婚时抚养权归谁,离婚后抚养权就归谁。抚养权是一种权利,是权利就不能随意侵害。离婚后探望孩子时把孩子带走的行为,就侵犯了对方的抚养权。如果情节严重,甚至以后连探望孩子的机会都没有。因此,离婚后探望孩子时不能把孩子带走。
离婚后探望孩子时把孩子带走的行为,属于侵犯另一方抚养权的行为。按照法律规定,夫妻离婚后应当遵守离婚协议书或者法院判决书中关于孩子探望权和抚养权的规定。如果离婚探望孩子时把孩子带走,那么另一方就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中止探望权。
二、探视权中止的情况
1、探望权的中止以出现法定的中止事由为条件。中止探望权行使的法定事由,民法典并未具体列举,而是概括的规定为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一般而言,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主要有:
(1)、探望权人是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
(2)、探望权人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可能危及子女健康的;
(3)、探望权人在行使探望权时对子女有侵权行为或者犯罪行为,损害子女利益的;
(4)、探望权人与子女感情严重恶化,子女坚决拒绝探望的;
(5)、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中止探望权的惟一条件是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至于其他原因,如父母之间相互关系恶化,或探望权人未及时给付抚养费等,都不能成为中止探望权的理由。
2、关于提出中止探望权的请求权人。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担抚养、教育义务的法定监护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请求。
3、中止探望权须经人民法院裁定,其他任何机关、任何人包括父母双方都不能中止未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探望子女的权利。
探视权和抚养权都是双方的权益,并且双方都不可以随意的侵犯对方的权益,有抚养权的一方不可以阻止对方行使探视权,有探视权的一方不可以随意的将孩子带走侵犯对方的抚养权。总之双方只有在协商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才不算侵权。
延伸阅读
结语:离婚后探望孩子时不能随意带走孩子,这是根据法律规定的。抚养权归属于离婚时协商或法院判决确定的一方,是一项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如果在探望孩子时擅自带走孩子,将侵犯对方的抚养权,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探望权被中止。根据法律规定,探望权的中止必须满足法定的中止事由,主要是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其他原因如夫妻关系恶化或未及时支付抚养费等,不能作为中止探望权的理由。提出中止探望权请求的权利由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拥有,并需经过法院裁定。双方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行使探视权和抚养权,才不会侵犯对方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收养 第三节 收养关系的解除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条 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是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八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
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收养 第三节 收养关系的解除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条 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但是,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可以协商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三节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第五十二条 被宣告死亡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其子女被他人依法收养的,在死亡宣告被撤销后,不得以未经本人同意为由主张收养行为无效。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离婚后探视权规定可以带走宝宝么?

律师分析: 离婚后一方行使探视权一般是不可以带走孩子的,但是经过对方同意一般是可以的。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查看全文

离婚后探视权规定可以带走宝宝吗

法律分析:离婚后探视权规定一般不可以带走宝宝。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探望权的具体行使方式、时间等内容,由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的,由人...查看全文

离婚后探视权标准可以带走宝宝么?

法律解析: 离婚后一方行使探视权一般是不可以带走孩子的,但是经过对方同意一般是可以的。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查看全文

离婚后探视权标准可以带走宝宝么?

律师解答: 离婚后一方行使探视权一般是不可以带走孩子的,但是经过对方同意一般是可以的。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查看全文

离婚后探视权标准可以带走宝宝么?

法律解析: 离婚后一方行使探视权一般是不可以带走孩子的,但是经过对方同意一般是可以的。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查看全文

离婚后如何行使探视权并带走宝宝

离婚后,探视权人不得擅自带走孩子。如有违反,另一方可申请法院采取强制措施,要求执行判决。根据法律规定,对拒不履行子女抚养义务的人,可申请法院采取强制措施。...查看全文

探视权离婚后可以带宝宝吗

离婚后,父母一般不能带走孩子,但可以根据约定。根据相关法律,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有探视权,另一方有协助义务。具体探视方式和时间由双方协商,协商不成可由法院判决。...查看全文

探视权是否允许带走孩子?

离婚后,不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的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探望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法院判决。幼儿阶段适用探望性探望,儿童阶段可适用探望性探望和逗留性探望。对儿童阶段的子女,不需要征求他们的意见来确定探...查看全文

探视权是否允许接走孩子?

探视权并不只是让父母看孩子,还包括与未成年子女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探视方式可以是带走孩子,但需遵守约定的时间和方式。违反探视权是违法行为,可通过协商、调解、起诉解决。探视时间、地点应从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出发,父母双方应达成一...查看全文

孩子的探视权是否允许拒绝对方带走?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享有探望权,可以根据约定暂时带走孩子,但不能违背约定私自接走。探望权是离婚后父母对子女的法定权利,基于血缘关系而形成的情感不会因离婚而改变。探望权的行使应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探望权的特征包括权利主体为离...查看全文

探视权是否允许过夜?

父母离异后,探视权只是一种可以与孩子进行接触的权利,不包括成为孩子监护人的权利。父母一方想要带孩子外出玩耍也需要征得对方同意,否则是违法的。双方可以通过约定孩子的时间分配来解决问题,但不能长时间带走孩子或违反约定。随意改变计划并不...查看全文

探视权是否允许带小孩回家居住?

离婚后,父母争夺孩子抚养权是常见问题。为争取抚养权,律师建议收集有利证据,包括双方基本条件、父母基本条件、孩子生活环境等方面。孩子的意见也很重要,法院通常会听取8周岁以上孩子的意见。...查看全文

探视权允许接走过夜吗?

探视权的约定是双方必须遵守的,可以暂时带走孩子,但不能一直带走,私自接走孩子是违法的。违反探视权可协商调解起诉,不能侵犯对方抚养权。探视权的期限由双方协商或法院判决。起诉流程包括在两年内提起诉讼,向直接抚养方所在地法院起诉,并准备...查看全文

离婚后探视权规定可以带走孩子吗

离婚后探视孩子时不能带走孩子,否则侵犯了对方的抚养权。探视权可以被中止,如果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如犯罪行为、吸毒赌博、暴力等恶习。已经形成法律婚姻的需要通过离婚登记解除婚姻关系,但事实婚姻仍然存在,例如在刑法中的重婚罪中。...查看全文

离婚后孩子的探视权有何规定?能否在探视时带走孩子?

离婚后孩子的探视权频率没有明确规定,需要双方协商或由法院判决。探视时能否带走孩子取决于孩子的意愿和对方的异议。探视权可能会中止,条件包括探视人无行为能力、患有严重疾病、侵害子女利益等,只有人民法院才能裁定中止探视权。未直接抚养子女...查看全文

探视权是否允许对方收取?

我国法律规定,探望权可以不允许对方接走。当事人可协商行使探望权,协议不成由法院判决。如父母探望子女对子女的身心健康不利,法院可中止探望,待情况改善后恢复。...查看全文

探视权是否允许孩子过夜?

离婚后,父母只有探视权而无监护权,不能独自带孩子回家过夜。探视权行使应尊重孩子意见,如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可申请停止探视。探望权行使可协商并作为协议离婚一部分,法院可审查协商内容。已生效判决未涉及探望权可另行起诉,法院应受理。法院通...查看全文

离婚后是否可以单独带走探视权一天?

离婚后的探视权应遵守离婚协议或法院判决,如未约定,擅自带走孩子属于侵犯抚养权;探视权在子女成年前无具体时间限制,成年后子女有自主选择权;离婚后的探视权不能剥夺,但如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可向法院申请中止探望。...查看全文

探监的规定是否允许携带手机?

探监不可带手机,但可携带衣物、日用品、书籍、讯息等。会见对象需提供身份证及有效证明,经监狱批准亦可会见其他人。探监过程受监视,行为需规范,以免影响刑期。服刑期间的罪犯有权享受应有待遇。...查看全文

宿康宝是否允许重新注册?

宿康宝可以重新注册,但每人只限一次注销账号。注册流程是打开“亮码”或“我的”,选择“注销账号”按钮注销后即可重新注册。为保障数据安全和连续性,注册信息目前不允许更改,用户注册时务必如实填写身份信息。场所码是宿康宝的子模块,实现了与...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