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集资诈骗的赔偿问题

律师回答
摘要:受害人的损失由犯罪分子赔偿,公安机关追缴违法所得。集资诈骗罪的构成特征包括特殊的诈骗手段、特殊的行为方式以及公众性和广泛性的被骗对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集资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和罚金的制裁。
一、集资诈骗应该如何赔偿
1、集资诈骗罪受害人的损失由集资诈骗罪的犯罪分子进行赔偿,公安机关负责对集资诈骗违法所得进行追缴。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四条
【犯罪物品的处理】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第一百九十二条
【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集资诈骗罪的构成特征
1、诈骗手段具有特殊性。最高人民法院在1996年12月16日《关于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曾规定,集资诈骗罪的诈骗方法是指“行为人采取虚构集资用途,以虚假的证明文件和高回报率为诱饵,骗取集资款的手段”。“虚构集资用途”一般表现为行为人虚构客观上并不存在的企业或者企业发展计划,而且是对投资者具有诱惑力的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所谓项目。“以虚假的证明文件”一般表现为行为人往往以所谓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资信证明等欺骗投资者,“以高回报率为诱饵”,往往表现为行为人许诺的利益往往远远高于国家限定的利息标准。
2、行为方式具有特殊性。集资诈骗罪在行为方式上必须以“非法集资”的形式出现。根据《解释》的规定,非法集资是指“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未经有权机关批准向社会公众非法募集资金的行为”,一般表现为以吸引公众投资入股或者高息吸收公众存款等方式向社会筹集款项,具有明显的融资性。
3、被骗对象的公众性和广泛性。集资诈骗行为人为非法占有尽可能多的资金,一般事前不会设定具体的、不变的欺骗对象,而是采用大张旗鼓、较大规模、甚至是通过新闻媒体大造舆论的方式,将其虚构的事实向社会广为传播,以便让更多的公众或者单位受骗。因此,集资行为面对社会公众是集资诈骗罪的重要特征。如果行为人仅指向具体的特定个人或者单位的,一般不构成本罪。
延伸阅读
结语:集资诈骗罪的受害人损失应由犯罪分子赔偿,公安机关负责追缴违法所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犯罪分子的违法所得应追缴或责令退赔,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财物应予没收。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根据数额的大小和严重程度,可处以不同的刑罚和罚金。集资诈骗罪的构成特征包括特殊的诈骗手段、特殊的行为方式以及公众性和广泛性的被骗对象。如果集资行为仅针对特定个人或单位,一般不构成该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第一百八十七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吸收客户资金不入帐,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第一百七十九条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第一百七十四条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设立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伪造、变造、转让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集资诈骗罪导致的损失赔偿问题

根据法律规定,集资诈骗罪定罪后,通常需要五个月左右进行退赔程序。犯罪分子所得的非法财物应当被追缴或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归还;违禁品和犯罪所用的财物应当被没收。被没收的财物和罚金都应上缴国库,不得挪用或私自处理。...查看全文

2023年拖欠工资的赔偿问题

拖欠工资应如何赔偿?用人单位克扣或无故拖欠工资需支付25%的经济补偿金。若违反劳动合同约定或未支付劳动报酬、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不支付加班费、未支付经济补偿,需支付赔偿金。如遇拖欠工资情况,可协商解决或通过投诉、劳动仲裁、诉讼等法律...查看全文

集资诈骗资金的追回问题

集资诈骗的钱是否能追回,取决于案件具体情况。如果受害人众多且线索丰富,有机会追回。被告人非法占有并处置被害人财产,应追缴或退赔。附带民事诉讼不受理,但可提起单独的民事诉讼。根据规定,个人集资诈骗达10万元以上、单位集资诈骗达50万...查看全文

2023集资诈骗应该如何赔偿

集资诈骗罪的主要特征是使用特殊诈骗手段和非法集资行为,针对公众进行欺骗,以达到非法占有的目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犯罪分子应对受害人的损失进行赔偿,公安机关负责追缴违法所得。集资诈骗罪的构成要素包括诈骗手段的特殊性、行为方式的特殊性...查看全文

集资诈骗罪的死刑问题

我国刑法规定,集资诈骗罪不适用死刑,但犯罪情节严重时可判处无期徒刑。执行死刑需要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在刑场或指定场所执行,执行前需通知检察院派员监督。执行时需验明正身,询问遗言、信札,若发现错误可暂停执行。执行后需写成笔录,并报...查看全文

2023年合同诈骗案:民事赔偿问题探讨

合同诈骗案件可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在刑事过程中需赔偿物质损失。附带民事诉讼无需支付费用,被告家属积极赔偿可获谅解。国家、集体财产受损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院可查封或扣押被告财产。犯罪分子非法占有被害人财产需追缴或退赔,法院...查看全文

2023年房屋质量问题的赔偿问题

合同约定赔偿房屋质量问题,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可退房。法律依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和《民法典》。投诉可向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申请认定,委托资质单位鉴定问题,并可提起仲裁或诉讼。...查看全文

2023年消费者维权要求赔偿的诈骗构成问题

消费者要求商家赔偿金额超过三千元可能构成诈骗或敲诈勒索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定了不同金额范围的数额标准,各地法院、检察院可结合本地经济社会情况确定具体数额标准。...查看全文

集资诈骗案资金处理问题

被告人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应依法追缴或退赔,不予理会附带民事诉讼。如不能弥补损失,被害人可另行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可受理。审结的案件赃款赃物上缴国库,移送公、检、法三机关的原因。...查看全文

集资诈骗罪款退还问题

集资诈骗罪的款项可以归还,犯罪分子所违法所得的财产应当采取措施予以追缴或者要求退还,同时对于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及时返还。若集资诈骗数额较大,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会被判处七年...查看全文

电信诈骗的赔偿问题

电信诈骗受害者可报警挽回损失。立案条件下,警方可立案调查,因取款时间限制,受害者可及时报警提供关键信息。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者,可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者,可判3-10年有期徒刑并罚金;...查看全文

2023集资诈骗银行贷款怎么赔偿

诈骗案件中,被害人可要求罪犯退还被骗款项。被害人可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另外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刑法》第192条规定了集资诈骗的追诉标准。...查看全文

集资房拆迁的赔偿问题

集资房的拆迁赔偿标准根据多个因素确定,包括个人建造集资房的成本、信贷、建材供应和税费等。拆迁补偿可以以货币补偿、房屋产权调换或两者结合的方式进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了对被拆除房屋的人给予的补偿。...查看全文

2023年诈骗罪立案后如何处理资金退赔问题?

诈骗罪立案后主动退款可能减轻处罚,但具体处理取决于犯罪情节和退款行为的具体情况。网络诈骗罪中,主犯通常是提出犯意者、策划者,从犯通常是随声附和、被动接受任务者。从犯的行为强度较小、技巧不熟练、对犯罪结果影响较小。...查看全文

淘宝诈骗赔偿问题

淘宝三无产品购买者有权要求赔偿和退货,可通过协商、投诉调解、行政申诉或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权。学校被辱骂可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和道歉,如构成侮辱罪可提起刑事自诉。...查看全文

2023集资诈骗由谁赔偿受害人损失

集资诈骗罪受害人的损失由犯罪分子赔偿,公安机关追缴违法所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和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犯罪分子应赔偿受害人损失并返还合法财产,同时追缴违法所得。根据案件情节不同,犯罪分子可能面临不同的刑罚和罚金。...查看全文

2023年的企业裁员赔偿问题

公司裁员需支付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裁员方案需提前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并听取意见,经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实施。裁员时应优先留用长期合同员工和家庭需要扶养的员工。经济补偿按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月工资高...查看全文

2023年失火损失的赔偿问题

失火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由责任人负责赔偿,赔偿数额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关于办理失火和消防责任事故案件的若干规定》规定了重伤标准和直接财产损失的统计方法。...查看全文

2023年关于恶意拖欠工资的赔偿问题

恶意拖欠工资需赔偿,包括全额支付工资报酬和加发25%经济补偿金。劳动行政部门可限期要求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和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法院可发出支付令。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用人单位需支付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和赔偿金。农民工可通过投诉、仲裁或...查看全文

2023年集资诈骗案怎样判刑

集资诈骗罪是一种针对自然人和单位集资诈骗行为的特殊诈骗罪。自然人犯此罪时,若数额较大,判处3年至7年有期徒刑,罚款;若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罚款或没收财产。单位犯集资诈骗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