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规定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民法典》规定了监护人的选择和撤销,意定监护制度有助于提前安排监护事宜,避免纠纷。根据《意见》,未成年人的其他监护人、亲属、朋友、村(居)民委员会、父母所在单位等有权撤销监护权。法定监护范围包括父母和其他亲属,被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时,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可担任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的监护问题,法律予以重视。
一、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规定是什么?
关于监护权的规定是《民法典》第二十九条规定,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第三十三条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协商确定的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以上两项规定通过意定监护制度,使得监护事宜可以提前得到安排,避免了日后发生纠纷的风险。《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下列单位和人员(以下简称有关单位和人员)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我国《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未成年人的其他
监护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未成年人住所地的村(居)民委员会,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等有权撤销监护权。
(一)未成年人的其他监护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
(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村(居)民委员会,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
(三)民政部门及其设立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
(四)共青团、妇联、关工委、学校等团体和单位。
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一般由前款中负责临时照料未成年人的单位和人员提出,也可以由前款中其他单位和人员提出。
二、法定监护的范围包括哪些?
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法定监护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担任。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大多数是对于法定监护这个问题并不是特别的了解,实际上我们国家对于监护这个问题是非常的重视的,因为未成年孩子的身心发展的是不健全的,这种情况之下需要由法定监护人来进行监护,父母是其法定监护人。
延伸阅读
结语:法定监护是指由法律明确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方式。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当父母已故或无监护能力时,监护权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等有监护能力的亲属按顺序担任。如果亲属不具备监护能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可以申请,并需经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同意。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以及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可依次担任监护人。法定监护确保了未成年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和照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七十三条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法院和有关部门,对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申诉、控告和检举,应当依法及时受理,不得推诿、拖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六章政府保护第九十三条对临时监护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可以采取委托亲属抚养、家庭寄养等方式进行安置,也可以交由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或者儿童福利机构进行收留、抚养。
临时监护期间,经民政部门评估,监护人重新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民政部门可以将未成年人送回监护人抚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家庭赡养与扶养第二十六条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自己关系密切、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个人、组织中协商确定自己的监护人。监护人在老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依法承担监护责任。
老年人未事先确定监护人的,其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确定监护人。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能通过什么指定监护人

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死亡或无监护能力,则祖父母、兄姐或其他人可以担任监护人,但需要经当地民政部门同意。无民事行为能力或受限成年人的监护人可以是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或经当地民政部门同意的个人或组织。父母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查看全文

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什么指定监护人

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被指定的监护人不服指定,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异议。经审理,认为指定并无不当的,裁定驳回异议;指定不当的,判决撤销指定,同时另行指定监护人。一、遗嘱...查看全文

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什么指定监护人

法律分析: 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被指定的监护人不服指定,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异议。经审理,认为指定并无不当的,裁定驳回异议;指定不当的,判决撤销指定,同时另行指定监护人...查看全文

父母担任监护人的资格是什么?

根据《民法典》第二十六条规定,父母有责任照顾、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而成年子女则有义务赡养、扶助和保护父母。此外,根据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也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故或无法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将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查看全文

父母无监护能力由什么担任监护人

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无法担任监护人,则可以由祖父母、兄姐或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担任监护人。成年人的父母无法担任监护人时,可以由配偶、子女、其他近亲属或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担任监护人。但是需要得到当地居委会、村委会...查看全文

父母无监护能力的监护人可以由什么人担任

未成年子女的父母无监护能力时,监护人可以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其他同意的个人或组织。成年子女的监护人应为配偶,若没有则由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或同意担任的个人或组织担任。需经住所地委员会或民政部门同意。...查看全文

担任监护人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担任监护人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 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四条 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查看全文

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遗嘱的受益人可以吗

法律解析: 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遗嘱受益人是否可以:遗嘱执行人可以是与受益人有利害关系的人,也可以是继承人。所以被监护人父母也可以是监护人的遗嘱受益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公民可以...查看全文

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遗嘱的受益人可以吗

法律解析: 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遗嘱受益人是否可以:遗嘱执行人可以是与受益人有利害关系的人,也可以是继承人。所以被监护人父母也可以是监护人的遗嘱受益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公民可以...查看全文

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遗嘱的受益人可以嘛?

律师解答: 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遗嘱受益人是否可以:遗嘱执行人可以是与受益人有利害关系的人,也可以是继承人。所以被监护人父母也可以是监护人的遗嘱受益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公民可以...查看全文

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遗嘱的受益人可以吗?

律师分析: 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遗嘱受益人是否可以:遗嘱执行人可以是与受益人有利害关系的人,也可以是继承人。所以被监护人父母也可以是监护人的遗嘱受益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公民可以...查看全文

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遗嘱的受益人可以吗?

法律解析: 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遗嘱受益人是否可以:遗嘱执行人可以是与受益人有利害关系的人,也可以是继承人。所以被监护人父母也可以是监护人的遗嘱受益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公民可以...查看全文

父母不能担任监护人时什么人有监护资格

未成年人失去父母或监护人时,监护人可以是祖父母、兄姐或其他关系密切的亲友。如有争议,可由单位或居民委员会指定,不服可提请法院裁决。若前一顺序中无监护能力者,可从后一顺序中择优确定。若无监护人可担任,则由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查看全文

父母无监护能力由谁担任监护人

如果是未成年人子女的父母无监护能力,则其监护人可以由下列人员担任:(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查看全文

父母无监护能力由谁担任监护人

未成年人父母无法监护时,监护人可由祖父母、兄姐或其他愿意担任的人担任,需获当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同意。成年人父母无法监护时,监护人可由配偶、子女、其他近亲属或其他愿意担任的人担任,需获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同意。...查看全文

父母无监护能力由谁担任监护人

法律分析:父母无监护能力可以担任监护人的人有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父母是当然的监护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_x...查看全文

父母无监护能力的哪些人可以担任监护人

如果是未成年人父母无监护能力的,则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查看全文

父母无监护能力监护人是什么

未成年子女无监护能力时,祖父母、兄姐或其他同意担任监护的人可以担任监护人。成年子女应由配偶担任,没有配偶或配偶无监护能力时,父母或其他近亲可担任,或由同意担任监护的个人或组织担任,需获得住所地的同意。...查看全文

父母的法定监护人?

律师分析: 老年人在法律上不需要有人进行监护。监护只针对两种人,分别是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或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退化,只是行动和生活上有一定的不方便,只要老年人不是精神病人的,只需要子女履行赡养义务而...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