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饰隐瞒600万情节严重,对应量刑区间在3年以上7年以下,不符合缓刑的条件,因此犯罪分子会被法院判实刑。当事人明知道财产是违法犯罪所得,还帮助不法分子隐瞒掩饰的,数额达到5千元即构成立案标准,会被追究刑责。 一、掩饰隐瞒600万会判缓刑不?掩饰隐瞒600万是情节特别严重情况,对应判刑在3年以上,不在缓刑的执行条件中,因此法院不能对嫌疑人适用缓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犯罪情节一般的,可以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情节严重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犯罪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二、缓刑的执行条件有哪些?1、被判处拘役或者短期有期徒刑;2、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法院认为暂不执行所判刑罚也不致再危害社会;3、罪犯不属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也就是说,适用缓刑是在犯罪分子已经被判处刑罚的前提下,再考虑犯罪分子的悔罪表现,认定其放在社会上是否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决定是否执行刑罚。如何准确把握适用,关键在于怎样来认定已被判刑的罪犯“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三、对缓刑如何执行?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缓刑判决从依法确定之日起,人民法院就应当立即交付执行。由于缓刑是把犯罪分子放在社会上考察改造,不予关押执行,犯罪分子享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权,并且这种权利是从判决确定之日起开始的,即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开始计算。因此,对宣判前关押的罪犯,在宣判后予以“释放”,即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不应再继续关押。综上所述,帮助他人隐瞒掩饰非法所得,数额较大的构成犯罪,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对于隐瞒犯罪所得几百万的情况,是数额特别巨大,当事人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这种情况就不符合缓刑的条件,法院会对犯罪分子判实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