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不适用于肇事逃逸认定?

律师回答
摘要:肇事逃逸的情况:1)双方事故责任无争议,已达成协议,一方反悔并报案;2)为抢救伤者前往请求救援或报案;3)将伤者送往医院后暂时离开,经伤者家属同意;4)因受伤需救治而先送伤者至医院;5)无知或未发现事故发生而离开现场;6)协商未达成一致或赔偿不足,无人员伤亡,留下相关证据后有特殊原因离开。
下列情况不认定为肇事逃逸:
1、事故双方当事人对事故性质及责任无争议,留下了真实姓名、联系方式等相关资料后,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已经达成协议,一方反悔并报案,而另一方不算是肇事逃逸。
2、如果事故当事人为了及时抢救伤者,在标明车辆和位置后驾驶车辆前往请求救援或报案的不算是肇事逃逸。
3、当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往医院后,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或其他特殊原因需要暂时离开医院的,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等资料,经过伤者家属同意后离开的不算是肇事逃逸。
4、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救治而没能及时报案的,而是采用先将伤者送往医院的方法也不算是肇事逃逸。
5、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而驾驶车辆离开现场也不算是肇事逃逸。
6、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也没有人员伤亡,留下相关证据后有特殊原因需要离开现场的,不算是肇事逃逸。
延伸阅读
肇事逃逸认定:排除的情况及相关法律依据
肇事逃逸认定是指在交通事故中,当肇事者逃离现场而被认定为肇事逃逸行为时,需要考虑是否存在排除情况。根据相关法律依据,以下情况可能被排除:1.当事人无法意识到发生交通事故;2.肇事者在逃离现场前已经采取合理措施救助伤者;3.逃逸行为是为了避免更大的危险;4.肇事者被追逐、恐吓或受到其他威胁等。这些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综合判断。在肇事逃逸认定中,法律依据包括《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根据这些法律依据,法院将综合考虑证据和相关规定,对肇事逃逸行为进行认定。
结语: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交通事故中的肇事逃逸行为需考虑排除情况。当事人对事故性质及责任无争议、及时救援伤者或暂时离开医院等情形,不属于肇事逃逸。法律依据包括《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院将综合考虑证据和规定,对肇事逃逸行为进行认定。请在实际情况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以维护交通安全和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哪些情况不被认定肇事逃逸

法律分析:如果主观上不是为了逃避法律责任或救助义务,驾驶肇事车辆或者遗弃肇事车辆,逃离道事故现场的,或者客观上没有逃离现场的行为的,那么就不会被认定肇事逃逸。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查看全文

哪些情况不被认定肇事逃逸?

律师分析: 不被认定肇事逃逸的情形如下: 1、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查看全文

哪些情况不被认定肇事逃逸

法律解析: 不被认定肇事逃逸的情形如下: 1、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查看全文

哪些情况不被认定肇事逃逸

法律解析: 不被认定肇事逃逸的情形如下: 1、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的认定情况有哪些?

律师分析: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4...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的认定有哪些情况

法律分析:肇事逃逸的认定有:_x000D_ 1、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_x000D_ 2、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_x000D_ 3、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的认定情况有哪些

法律解析: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4...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的认定情况有哪些

法律解析: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4...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的认定有哪些情况

肇事逃逸的认定有:      1、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情况有哪些不被认可?

本文介绍了不属于肇事逃逸的情况包括三种,即交通事故当事人为了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要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但未能及时报案;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伤害...查看全文

不属于肇事逃逸的情况是哪些

法律分析:不属于肇事逃逸的情况:_x000D_ 1、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_x000D_ 2、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_x0...查看全文

哪些情况不属于交通肇事逃逸

法律解析: 不属于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形有:1、虽然离开现场,但证实其主观上无逃逸的故意的行为;2、虽然驶离现场,但离开是为了设法报警的行为;3、虽在离开现场途中,但主观故意动机尚不明确的行为。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查看全文

哪些情况不属于交通肇事逃逸

这些情况不属于交通肇事逃逸:      1、虽然离开现场,但证实其主观上无逃逸的故意的行为;     ...查看全文

哪些情况不属于交通肇事逃逸

法律分析: 不属于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况:虽然离开现场,但证实其主观上无逃逸的故意的行为;虽然驶离现场,但离开是为了设法报警的行为;虽在离开现场途中,但主观故意动机尚不明确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百零...查看全文

哪些情况不属于交通肇事逃逸?

律师分析: 不属于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形有:1、虽然离开现场,但证实其主观上无逃逸的故意的行为;2、虽然驶离现场,但离开是为了设法报警的行为;3、虽在离开现场途中,但主观故意动机尚不明确的行为。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查看全文

哪些情况不属于交通肇事逃逸

法律分析:这些情况不属于交通肇事逃逸:_x000D_ 1、虽然离开现场,但证实其主观上无逃逸的故意的行为;_x000D_ 2、虽然驶离现场,但离开是为了设法报警的行为;_x000D_ 3、虽在离开现场途中,但主观故意动机尚...查看全文

哪些情况属于交通肇事逃逸?

律师分析: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情况有哪些

法律分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如果行为人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即可认定为交通事故逃逸: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行为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查看全文

哪些情况不构成肇事逃逸

法律解析: 下列行为属于肇事逃逸: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查看全文

哪些情况不构成肇事逃逸

法律解析: 下列行为属于肇事逃逸: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查看全文